本帖最后由 wyfmx 于 2013-9-18 02:36 编辑
胸部尚书 发表于 2013-2-24 15:12 ![](http://bbs.5imx.com/bb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只要改变里面的电位器的阻值就可以了。
真是这样吗?
你是试验(应用)过的呢?还是凭空想象的呢?
请拿出具体的实例或电路分析出来以正视听。
否则就别怪我怀疑你不懂电子、电路,更别怪我的口吻不中听了……
不懂没人怪你,这不是你的错,没学过电子电路不知道而已,以后好好学就是了!!
但是,不懂装懂、乱点“江山”、指鹿为马式地误导别人,这就大错特错了!!!
舵机里的电位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舵臂转动角度和位置的,然后将检测到的位置信号变成电压信号反馈给相应的控制电路,去控制舵机马达是转动还是停止,以及是正转还是反转。标准情况下其阻值常为5K欧姆,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也常为两端的引脚分别接正(常规舵机是﹢5V)、负电源,中间的引脚为输出端接控制电路。
1、当舵臂处于中立状态时,电位器的接触刷也处于中间位置。此时,由接触刷位置往两侧测量的电阻值将是2.5K和2.5K(电阻体的总阻值不可能改变),电阻值之比是1:1。按欧姆定律计算将得到输出端的电压为2.5V(繁琐的计算公式这里就暂免展示了,直接给出数值结果)。
2、当舵臂依据控制信号往某一方向转动了30度(假设)后停止,那么电位器内的滑动刷也将随之转动了30度。这时候由滑动刷位置往两侧测量的电阻值会变为2K和3K,电阻值之比是1:1.5。同样按欧姆定律计算,此时输出端的电压是2V或3V(这电压值依据转动方向而定)。
当更换为阻值是10k的电位器后,参照上述的分析可得到的结果是:
1、舵臂处于中立时,阻值是5K和5K,比值1:1,输出电压将仍旧是2.5V。
2、转动30度后,阻值是4K和6K,比值还是1:1.5,自然,输出电压依旧是2V或3V。
当换上一个阻值为1K的电位器后,最终结果还是同上(有兴趣的自己推算)。
什么也没改变不是?
结论是:换不同阻值的电位器对于增大舵臂转角无效!
你以为舵机制造商都是缺心眼的啊?
只要换个其他阻值的电位器就能制成大转角的舵机(如收索舵机)之法,他们会不想到?想到了而不采用?非得在舵机里另外增加一组齿轮后与反馈电位器连接,才搞成所谓的收索舵机……。
题外话
为啥舵机常选用阻值是5K(也有4.7K的)的电位器而不用其他值的?
这应该是:
1、为了与控内操控杆的电位相匹配;
2、5K阻值的电位器其碳膜层有合适的厚度,相对比较耐磨;
3、在舵机里用5K的电位器,相对于其他阻值的电位器有更好的反馈精度(位置检测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