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53899|回复: 2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手开箱 Compass WARP 360,及详细测评,机身完成,最后更新1.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2: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aiserLiu 于 2013-1-13 13:04 编辑

第一次让我有机会有兴趣深入了解Compass这家公司的应该就是WARP 360这个机子了。曾经在2012年上海展会有看过这台,当时并没有驻步留意,以为又是另一家山寨工厂,后来才了解到这台直机的独特之处,还有被这家是DFC的鼻祖所惊讶。10月下单后历经一个多月的等候,在今天中午终于等来了她。期间多次延期,有马达的,有头罩的,有各种的,希望这次拿到的机子是值得这么多次的延期。昨天还说要如果要小礼包就要今天发的,居然最后一步了还要来个延期。。没想到他们这么给力的昨天包好了,也没想到顺丰这么给力的今天给送到了!完了,我又开始话多了,为了不像上一个贴,这就来图。

顺丰航空到付。。



看到正面心想保护的真好,赞一个,翻过来就忍不住开骂了。。



当当当!来了!



来来来出来给我瞧瞧~ 箱子左边贴的小袋子就是期待的小礼包。。真TM小。。。



特点介绍以及各种参数。



固定的很好,基本不会有大晃动。



好了~ 开箱到这~

------------------------------


开什么玩笑!开箱真的只把箱子打开啊!当然不会。。下面来看看箱子里都有些什么。

送了一根尾管~还有那小包里有送的一根主轴,一根尾轴,一对尾桨。



开始我还想说这机子的东西真少,打开那个小盒子后,这么多包,总共31包零件向我扑来!!
第一个飞向我的就是那个小USB,猜猜那是什么?



-------------------------------------------------------------

开箱之后是什么内,当然是开苞拉!咳,是开包。。

侧板看着受力部位很单薄,但厚度有1.6mm,也还比较放心了。



大齿盘以及皮带直驱主动轮。



都为注塑件。。



这有点心寒啊,不知精度和强度如何。



上下主轴座,上主轴和ELE导轨一体。



很有意思的单项轴承座。



和大齿盘是三点连接,一,轴承里面好像有东西。



拿近点看看,原来是颗葡萄干!这也太那啥了吧,为什么不用好一些的单向轴承油,或者干脆不要用。



马达座,还有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圆柱体。特别注意了一下,这几个螺丝上有打YFS,其他除了2.0mm的没有打以外都打了。希望那些2.0mm的也是芳生的,那就可以放心了~



尾波箱部分,波箱壁是碳纤加法兰轴承。。。



以后应该叫一字盘?全机都是分体球头。



皮带导轮压轮。



尾中联及主轴,哦不!是中联。。。



主要的部分来了,主旋翼夹。之前以为是像尾桨结构,结果真的是一个尾旋翼加个摇臂。。
这碳纤夹估计是一次性的。。尽管2.1mm厚。不过这个设计的好处在于!我个人理解的,欢迎探讨。在于它让DFC变的合理!不需要中联当活动的铰链平衡两翼的受力不平衡,它本身的弹性可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DFC的两球头不再受到相抗衡的力!再说这个配件应该便宜。。


------------------------------
休息休息,继续。


太让人惊讶的,居然是塑料的。。。加上碳纤波箱壁,这是想要尾巴有多轻啊。



独立的尾管座。



准备把尾管座收起来的时候掉出来这么一个小家伙。。是什么呢。。



有塑料滑套。



作为DFC的始祖,怎么能少这么标志性的拉杆呢。



延期的祸首之一,第一次见这样的线。。



KV 1320,这转速不会太低吗,等会要看看齿比。



单线绕。



看样子是做了平衡,不过CNC的还需要平衡吗?平衡胶水?



为了拍射,把LEGO备用的小盒子也都搬出来了。



刚刚射过的零件都可以装进去。



忘了。。还有大桨来一张~ 豪克的350MM桨。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收起 理由
weiger + 2 赞一个!
飞行英雄 + 2 很给力!
ewuy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aiserLiu 于 2012-12-6 01:19 编辑

昨天半夜装了一部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侧板开孔精度很好,除了个别部位,稍后会有说明。不多说,上图。

大家都猜对了,那就是说明书。



先来热热身,我并没有按照说明书顺序来先装旋翼头再装尾巴。



大齿盘用9颗M2×6的螺丝和螺母对锁。



尾主动轮和单向轴承轴同样用三颗M2×6的杯头固定。希望这些没打YFS的也都是YFS的啊。。全机看到现在除了马达固定用了圆头,其他的都为杯头。



还在庆幸精度还不错的时候,这个导轮就歪了。。



之前的不明圆柱体是干嘛的呢?



用来方便固定马达座的~!



将它压下马达座,然后再锁紧螺丝,保证了同心。马达座有正反,像上面两张图就会和导轮座干涉,需要像下图中这个。



全机侧板孔位都非常好,除了这里。导轮的空间部分还有上面前后可调螺丝孔部分都有几个丝的错位,三个孔应该上移几个丝。经过用砂纸打磨过后好基本好了。不过导轮的上下空余空间还是很小,有点担心实际使用中的干涉。马达座以及导轮座都是前后可调的,达到调整皮带紧张的作用。机身左右侧板有分,一边可以装微型尾舵机,一边可以装迷你尾舵机,这个设计赞一个!



这边的导轮空间也有问题,也经过打磨才可正常装入。马达座和导轮座部分由于做了前后移动的长孔,所以都有与机身同样厚度的加强条。前面掉出来的一小家伙就是用于加强导轮座的。



全机皮带驱动,为这些导轮的轴承捏把汗。而且精度需要加强,三个导轮,两个小的都需要垫片调整,正好之前买的450尾轴调隙垫片可以用~



叫小TDR怎么能少了这个脚架固定方式!让换脚架再方便不过,直接松螺丝,拔下,再插入锁紧就好。




不过有点难上,要先将塑料开口部分砂纸打磨,撑开才能塞进1.5MM厚的脚架。



萌萌 站起来!站起来!



装上大齿盘看看~ 装的时候发现怎么大齿盘装不上,这要怎么装,根本位置不够啊。仔细再看,原来是半夜装的脑子晕了,居然把单向轴承座装反了。。



正面来笑一个~



叫小TDR怎么能少了这标志性的角度。



前面忘了拍非常特别的导轮座,它其实也是马达轴座。





---------------------------
楼主没太监没太监,之前一直都忙于其他事情,这些照片也拍了一些时间了,都没有机会发上来。
还剩最后一楼了,我会尽量在这几天完结。但是很多人期待的首炸视频近期内应该是看不到了,因为电池是个很大的问题,6S用于这个级别的电池本来就很不靠谱,在加上360配重的问题,应该需要1600或者1800的电池,那根本就找不到。

好了,继续:



一早收到个包裹,我昨天没买东西嘛。原来是Compass寄来的,难道寄稿费来了?



打开一个轴承盒,难道随机的轴承不过关然后自觉送新的来了?(虽然只是一个盒子,但是后来看到尾桨夹轴承上侧面的激光字也是这个,相信都是这个牌子的轴承。)



打开一看,是一包球头扣和推力轴承油。哦!想起昨天论坛一魔友发过的帖子,讲球头扣爆掉的,然后他有收到Compass寄来的新的球头扣,当时我还在想我怎么没有呢,不过那时候我也没装到球头扣的部分,所以就想等到装爆掉再说。没想到主动寄来了新的,赞一个。



还送了骚到爆的推力轴承油。



先把他们放一边,把机身拿出来。我所有机身的螺丝都没有上胶,准备等到所有电装,还有小问题解决后再重新上胶。如果你直接上胶也可以,但是马达座的四颗螺丝不能先上胶,最后要卸下马达座装皮带。



之前有魔友说这个主轴的螺丝很难上,拍了几张多角度的,给大家看看。正常位置时,不可能有工具能伸入侧板。



没装尾舵机时可以讲主轴固定环取下,下移主轴,在此进行固定,在实际使用应该不可能这样做。



或者将主轴再下移到最底端,在此似乎是实际使用中可行的办法。



在从底部看,这时候我有点担心,如果装的是迷你尺寸的尾舵机,那摇臂会不会挡住。




将大齿盘拆出,侧板的下主轴承座的位置有点紧,会有点卡住单向轴承座。




让大家清楚的看到机身内部空间。非常好玩的布局,不知道如果把电池放上面的设备板上,重心更加靠近旋翼中心会有多灵活,不过HF上说它飞起来很有大机的感觉,可能这么做太灵活也不是很好。



换个角度。



装上大齿盘看看剩余空间。



之前说了我第一次装的时候居然把那三角的单向轴承座装反了,这才是正确的。。



开始装舵机!机身所有舵机都是以螺丝加塑料件的对锁方式固定。这是左侧板升降舵机的固定零件,那三个孔的小碳纤垫片既是舵机压片,又是调隙垫片。但在这里它只是垫片。



这塑料件真的很难上,很难用手拿住。在那么小的空间内上这个不用尖嘴钳真是太痛苦了。不过我就没有尖嘴钳。。上之前还得稍微拓孔,用M1.5的内六角伸入转动即可。



之前就觉得这螺丝怎么这么长,装好后长出来一截,不过还没有装调隙垫片。



从上面看,担心会不会和升降舵机臂干涉。



貌似不会有太大问题,



觉得上面那张不能说明情况,刚刚又去补拍了一张。



副翼和螺距舵机的固定座。两个舵机先固定要这个碳纤片上,再锁定到主轴座上。舵机固定座的厚度和机身一样为1.6MM。



那小垫片到了这就是压片。



其实可以只用一颗螺丝,用颗M2的螺丝加自锁螺母就非常好了。



总共八颗螺丝太麻烦了,不过还是先按说明书的装好,先感受一下原本的设计。舵机安装片下面的两个小凹槽相信是方便走线的。感觉这样的设计是很好的,又有连接上下主轴座的加强作用,还可以像易损臂一样保护舵机。



试试走线,我将左侧的副翼(螺距)舵机的线向后绕过升降舵机再回到前面,他们两之间实在没有间隙可以走线。。



走线还是非常方便的,副翼螺距两个舵机包围了主轴,本来以为可以从两舵机中间走,然后和升降一起三根线走到舵机座的右边,左边留出来给电调马达用,可两舵机中的空间非常紧凑的除了主轴已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走线了。



升降舵机的走线位置已经预留出来了,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副翼和升降两个舵机离的有多近。



所以不能像右侧的舵机直接绕下去,得从升降舵机绕一圈。



副翼螺距舵机几乎是夹着主轴了,重心很紧凑。



本来要拆下马达从后面拍一下主轴位置,结果发现不能单独拆马达。。一颗螺丝被挡住了,看来以后要拆马达座才能进行马达维护了。



这边的位置就可以给电调马达走线。



这里可以勉强看到主轴和舵机的间隙。



装上电调假装一下走线,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电调和接受还有三轴安排的这么近。只靠一个碳纤板能阻隔干扰吗?



尾舵机的塑料锁紧件,有准备了两个尺寸,开始没有发现,因为差别真的不大。。



一个是迷你的,一个是微型的。但是准备给迷你舵机的孔径也是2.0MM的。。



就先用M2的螺丝加压片锁紧。



右侧板合上。



现在来看看开始担心的主轴更换问题,这雪花舵机盘看来是肯定要切了。。现在按照说明书的方式安装,不过相信会有解决办法的。



从后面看看,只能用一字的舵机臂。然后更大的问题是,装上迷你舵机后,主轴无法下移,这换主轴真是大问题了。



舵机输出轴似乎和主轴中心在同一条线上。。



说不定把雪花切了后有位置可以让主轴下移。



看着还是差那么一点点,雪花切太多会影响强度。不过!如果将尾舵机耳朵移到侧板外面,即从外面安装尾舵机,那就能解决问题了,而且这样也方便维修。



尾轮部分,又是注塑部件。。



本来想先装好轮子在插入尾轴,但那两个小塑料根本不想到一起去,太紧了,不能平整装入。试着用尾轴将他们固定到同心会好很多。



手压肿,桌子压凹后。



皮带轮和尾轴用插销固定。。



插销看着像塑料的,但其实是金属的。。非常硬。。。



好不容易让他们几个孔对上了。。真心不容易。。差点掀台子。



怎么样都塞不进这个插销,说明书是说如果用台钳会很有帮助,但我真心没那么多工具啊,不知道我工具少?看看这个~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1507




我把它开口夹的合上了都没塞进去,最后用砂纸打磨了才勉强。



说明书强调要塞到中心。


用一把M1.5的内六角,来来回回好多次后终于将左右空余调至一样。



把厚达2.2MM的波箱壁装上后,让人惊讶的是虽然有这么多组装问题,但居然没有一点矿量。。。







尾管那是非常轻,后果就是管壁非常薄,从袋子里拿出来就发现折了一角。。



有多薄?只有0.3MM!!用手指加上很大很大很大的力后。。



板东皮带,这种黑皮带会不会起毛。。



用尾拉杆抵入皮带,因为拉杆比较长,这点比450方便。。。



因为没有尾波壁后部的锁定,和尾波座的上下开口的设计,上尾波那自然是再爽不过了。



这样的尾波锁定方式让尾管几乎不变形,TDR似乎也是这样的,还是Diablo?忘记了。。



尾垂翼单薄的就和尾管一样,只有1MM。塑料件和尾波一起锁住尾管壁,让尾波不会有任何位移。



前几天寄来的球头扣包里有些液体,我以为是油,还想说真细致,还做了防锈。这天来看原来是水!增锈的啊!
清理好,做好防锈放到一边去了。。



这一楼又像往年一样不知不觉地满了,下楼继续~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aiserLiu 于 2013-1-13 13:19 编辑

接上

之前看朋友说尾巴装好非常涩,希望下面的内容能有所帮助。

-----------------------------
尾翼部件一览。基本能用塑料的就用的是塑料。。这对桨是我见过最软的尾桨。。。
可能由于尾翼夹是塑料了,所以准备了两个塑料片,上下将尾桨夹住。但是一想到又有这么多洞要一起插入,头就开始痛了。



将轴承(4×9×4)套入尾中联。



再利用尾中联抵入轴承。



两桨夹装好轴承后,我习惯先给洞上胶,防止外露到轴承上。用的是M1内六角,牙签也可以。



尾中联装入抵紧后高出轴承一点点。。



上紧螺丝后尾桨夹其实可以在中联上左右滑动0.6mm~0.8mm左右。但是转起来甩开后不会有影响。
下图左边桨夹位于最外侧,抵着螺丝,右边位于最内侧,抵着中联。



也像尾轮一样,插了好久,那只有两个洞,但这有五个洞!屌爆了!



8字逼是球头扣型的,分体球体有一好处就是球头本身可以活动,这里我留了一点没有上紧,让球头可以轻易转动。



尾旋翼部分完成。



变距部分。8字臂这端是靠插销,但是没有限位卡簧。



同样先给洞里面给湿了。



又到了这一年一度上滑套的时候了!不过这次我找到好工具了!而且我会先套入尾轴了!!不会再像上次一样了!!!哦?你不知道上次怎么了?看这里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1507



似乎这设计师很喜欢用台钳,上这台钳说明书上说台钳将会是很好的帮手。但是。。你知道的。。



而且要保持插销两边一样。装好后,要将8字臂稍微撑开一些,这样才会顺滑,而且能非常顺滑。



看张高清无码大图。能看到那微微的一点间隙吗?顺滑到8字臂能自由垂下。



装上这里的球头扣有个技巧,就像装X7的旋翼头一样,两个扣要同时扣入。装上后固定好滑套发现有点点虚位,原来是球头扣的螺丝在摇摆,看来得要把那颗螺丝上紧才行。上紧后就有点涩了,原来球头扣很紧,刚刚的顺滑是因为球头自身在转动。在用自制的球头刀修过又变回了丝般顺滑。想知道怎么自制球头刀?看这里~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0689



L臂的部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那两个小垫片。我开始就错误的将小垫片装在了球头扣的部位,它的作用其实不是像我想的那样让螺丝不和尾波箱摩擦,它是为了限位。



应该用大的 2.2×5×0.3 垫片上在螺丝和球头之间。



要装上球头后才能装垫片和螺丝,垫片稍微比球头扣口大一点。这样的设计应该让球头扣即使滑出也不会脱落吧。但是为什么不把球头扣反过来就好了。。反正都要卸球头。。


好了~ 尾巴完成! 刚装上L臂的时候非常顺滑,可稍微上螺丝就涩了,开始以为用的轴承的问题,锁紧了就卡住了。但仔细看着却有不是,因为根本还没有锁紧,还只是把螺丝装上而已就开始涩了,既然不是这个部位,那就是另外的活动部分了。那就只剩球头部分了,单独装入球头后果然如此。由于塑料的球头套部分太紧导致了变距不顺,用自制球头刀打磨后好了一些,但在尾轴两端部分还是有点卡。原来那个球头会绕尾轴有点点活动,在滑套位于尾轴中间的时候球头位于球头套的中间,滑套位于尾轴两端时,球头会在套中有点上下活动加转动,所以整个球头套从上到下都要打磨。注意一次不要打磨过多,会导致有虚位。全部调整好后,整个尾部活动像丝般顺滑,而且虚位那是惊人的小!仅有的是由于8字臂的部位,但是相比450的塑料8字臂已经是非常小了!自制球头刀,请看这里哈哈~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0689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余下的部分我会争取这几天完成。

-------------------------------------------------
以下部分由Kaiser的宝宝代写,因为楼主为接下来的部分准备了整整一夜,等到要写帖子的时候太累出现出身体不适,所以根据楼主的口述由我来完成。


很抱歉距离上次更新过了一个多月,虽然机子已经装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部分也很少,但一直忙于其他事情没有将它完成。这几天下定决心一定不能再拖进度,所以为此准备了好几天来完成最后的部分。其实装机是最简单的部分,最耗时的是照片的拍摄和编辑的部分。

旋翼头的部分,第一次见这么散的主旋翼。。



第一次摆好之后觉得效果不是那么好,把他们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猜是哪里。















看出来了吗~ 话说说明书上特意说了一下这个中联,为什么做成坡状而不是台阶,这样受力的情况会更好!



其中一个旋翼夹的轴承有点小问题,内圈的尺寸有公差,在塞入一部分之后不能完全通过。不过话说这个中联的尺寸可是非常扎实!6MM和主轴一样!本来想上点他们送的推力神油,不过拆外轴承太困难了。。心想还是先装起来,以后再上烤箱吧。。



从这个角度能看的更清楚。中联卡在那个部分。



在用蛮力敲打之后终于插了进去。不过此处的过盈配合说不定也是件好事。



我习惯用牙签或者这个从亚托随机工具里拿的小扳手上螺丝胶,防止上螺丝时溢出或沾到其他部件。



在上螺丝之前可以用纸巾包住螺丝转动,进行清洁。当然也可以用酒精或者清洗剂。不过我工具这么少的人自然也没有这些东西。



四颗螺丝像上轮胎一样十字锁定,先上螺丝再按十字顺序锁紧。螺丝胶先置入孔中这时就不会弄脏碳纤板。



中联螺丝更需要用这种办法上胶,而且上胶后用纸巾或者棉签擦去多余的。如果胶溢出,会让轴承变得不顺。



这个尴尬了。。



中联螺丝垫片太大了。。怎么样都塞不进,斜着也不行。



那个桨夹的小缺口是预留来塞垫片的吗?不过我是从那里上的。。



螺丝的清洁还是很有必要的。和中联一样扎实的螺丝!M3!



两边都装上了还真像尾旋翼啊。。



可以装DFC的标志了!



想起来之前收到的小包裹,里面有易爆球头的备用方案~不过我一直不知道球头会怎么爆。。



上次除锈上油后,这又有锈了。。用蓝色螺丝胶除锈~



沾上螺丝胶先将螺帽上入。话说这个尺寸可比亚托的DFC连杆扎实多了!!!



说明书上的尺寸是整只连杆的长度,这个非常好,比空间距方便多了。不过要先将球头扣的小尾巴给修了。



有扳手会好上一些,不过我只有球头扣哈哈,为了几个丝夹来夹去,把连杆夹伤了。。最后两个终于39MM而且是在相对垂直的位置。不过比亚托好的是这个连杆没有正反,所以不会有差半圈的尴尬!!特别是如果你会纠结这半圈的话。



注意两个厚度不同的垫片的顺序,连杆中的轴承之间有个铜套,可以先用M1.5内六角先摆正了。同样粗壮的一颗M3的螺丝!!



这里不仅先将螺丝胶先上入孔内,因为它是通孔,所以可以从另一段上胶,这样保证胶水不会有一点点的溢出。像之间装尾桨夹之类的对顺滑和锁紧都有很高要求的地方都是用这种办法,螺丝不会像以往一样,一上胶水就被挤出,而是会开始不接触胶水,后来越来越多~



两边上好啦~



放上去看看~



还是分体球头~



线条很美~十字盘的下盘比较一般的来的大,应该是有考虑为DFC的舵机省力,及增加分辨率。



装上尾轴,哦不,是主轴~ 螺丝同样像其他尺寸一样比450大一号,M2.5的。



插入十字盘~



准备像上X7头一样同时扣入。



上之前突然想起尾巴的情况,有魔友说不顺滑,后来装发现是球头太紧。。心想还是先用十字盘的下球头试试这个扣吧,一试,果然很紧。。找出自制的功臣开始修整~



后来仔细看说明书之后发现有写到球头都需要用球头刀修的。。由于这个扣实在太紧了,无法同时上两只球头。。卸下球头单独上。



完成!



换个角度看看~


下来机身的组装。还是用连杆将皮带顶入。



将尾管螺丝锁紧靠后两颗。没工具的苦逼又找到工具了哈哈。



上主动皮带要先将马达座卸下,所以之前有说这里不要上胶。



主轴环有正反,突起的一面朝轴承。



最烦的就是这个小垫片,因为这个小家伙我差点又暴走,差点把整台机子砸了。在此的装机建议就是先不要装旋翼头,只用主轴穿过,然后要仔细看说明书。。上面有写先将主动皮带上到大齿盘上再装入马达。。结果我没有看到这条,在大齿盘的时候又要顾及这小垫片,还有两条皮带,着实把我搞疯了。



忍住准备砸机的双手后终于装入。



接下来上单向轴承套。



之前的担心多余了。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将扳手或镊子伸入固定螺帽。



look~螺丝刀可以从这里伸入~



像我没有工具的又用球头钳完成任务了。



在第一步装尾管皮带的时候就要注意皮带的方向,否则飞机会倒飞噢!瞎说的~在将皮带旋转90度之后记下字的正反,这样装大齿盘时就不需要来回尝试。




不知不觉预留的最后一楼也被我废话满了。。还剩一点,请移步177楼~




4
发表于 2012-11-22 12:42 | 只看该作者
抢              
5
发表于 2012-11-22 12:4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有大戏要上演了!
6
发表于 2012-11-22 13:13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啊,让我流口水了
7
发表于 2012-11-22 13:14 | 只看该作者
速发装机贴啊 楼主
8
发表于 2012-11-22 13:17 | 只看该作者
等装机,好的考虑下
9
发表于 2012-11-22 13:20 | 只看该作者
我正想買這架機...
头像被屏蔽
10
发表于 2012-11-22 13:35 | 只看该作者
速发装机图
11
发表于 2012-11-22 13:36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广告位
12
发表于 2012-11-22 13:40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11-22 13:53 | 只看该作者
此机变形完毕一定超帅!!!:)
14
发表于 2012-11-22 13:54 | 只看该作者
这玩意没见过,等更新
15
发表于 2012-11-22 14: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顶下。想买。但这个不可以做熄火降落的吧
16
发表于 2012-11-22 14:03 | 只看该作者
赶紧上图上图。。。。。 一直等到现在才看到360的装机贴。
17
发表于 2012-11-22 14:04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11-22 14:10 | 只看该作者
等待大戏
19
发表于 2012-11-22 14:11 | 只看该作者
新手上路请发一些装机帖子,谢谢!很想学!
20
发表于 2012-11-22 14:31 | 只看该作者
等待出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