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uyan 于 2018-5-27 23:04 编辑
最近搞了款老款盐城捷力双64台风,这款机子我很喜欢,真机推重比达到1.2:1的空对空战斗载荷推重比,而且也是唯一具备不开加力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三代半战机。不仅飞机整体布局阻力小,而且装备欧洲EJ200中推发动机,技术水品毫不逊色美帝的 通用动力GE 和 普惠 发动机,作为欧洲联合研发中型三代半战机,拥有强大发动机的作战最大载荷已近达到30多吨重型战机水品,而且与美帝实战演习对抗中击败F-22的惊人战绩。
作为小模型这款EPS材质硬刚度及好,由于设计年代久远不适合现在普遍的66MM-68MM外径的64涵道,但是非常适合55.4MM外径的50涵道安装喷口位置处,考虑到这样做可以大幅度做到减小涵道动力损失,64机的进气面积推进效率更高。整个改造工程完毕后起飞重量达到1116克,比原设计重了近300多克,不过翼面积足够大翼载荷也低不担心这个问题。
这款机鸭翼是固定的,很多人喜欢活动鸭翼,我是保持反对态度,因为真机是静不安定面重心气动,鸭翼主要起到配平和制造涡升作用,整个动作非人为控制完全依赖飞控计算机配平,否则人为无法控制安定性。而模型静安定面鸭翼纯粹只是分配点太头升力,活动的徒增攻角不仅升阻比效果更差,还无形中制造更多阻力。所以还不如直接固定,就像瑞典JAS-37那样也是静安定布局,固定鸭翼但巧妙设计鸭翼半联动的抬十布局非常适合短距起降,包括以色列的幼狮战机也是在幻影3基础上设计固定鸭翼改善性能。所以静安定面的飞机更适合固定鸭翼或抬式布局,气动操纵面还跟三角翼一样,并不会影响机动性,还有一定的涡升气流下洗主三角翼,增加大仰角时的升力,跟边条或涡流发生装置的作用类似
配置为:两个天行者4S版40A电调
俩暴风50涵道4S版
电机三项线改焊为18#硅胶线和2.5MM插头,双电调用16#线并联焊接到一对14#硅胶总电源线,
舵机为银燕9G舵机4个,分别为起落架转向一个,俩升降舵混控用,一个方向舵
3个25G收放舵机,3MM自折钢丝腿及旧机上发泡机轮;
电源插头XT60,测试电流为单个涵道38A,双涵道并联为70A电流不到(存在内阻因素),
电池为2544133尺寸的 4S 3200MAH 25C电池(怀疑标3300 35C为虚标),
整机配的双电调BEC 5V3A 并联,电流足够,总连接也是两对三芯线并联一根三芯线上
这款机原本是白板机,机翼和背脊用的是以前买过的台风炸机件利用起来的,待首飞成功后再考虑完善涂装
[media=x,500,375][/media]
这款机子对暴风50涵道55.4MM外径尺寸兼容性很好,俩模合并几乎严丝合缝,而且留给唇口空间也足够,固定起来我直接沾死,涂一层泡沫胶+环氧树脂胶,考虑到涵道机寿命远比涵道寿命短
俩50涵道制作套管及导线整流片,尽可能较小阻力,套管内径也涵道内径一样,曾经试验过的结论,毕竟是涵道动力不是喷气动力,涵道的静压值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喷口过小过大有损实际推力,实际上不大不小直桶最好,而且不易过长,我的经验是不要超过涵道长度3倍
这款机设计很方便排线,舵机位置改靠后反装考虑到拉杆过长导致拉杆弹性形变导致舵面虚为大影响操纵精度,舵机线和收放线直接在机身开槽贴边安装,电调安装位置只能改到垂尾下面,顺便开通气口减小电调在气道内的寄生阻力
收放起落架制作,支撑板为椴木夹板,聚碳脂PC材料耐力板代替原装收放机塑料板(注意:不是那种硬脆的透明PVC有机玻璃),这种材料抗冲击能力超强,一般用于防爆盾牌,战斗机座舱罩等。当然切割起来还是很费劲的,起落架制作在进气道内,由于条件有限做不了流线型的内衬皮托管,因此只能尽量做到更小截面积简小进气阻力
主起落架及开槽预埋碳管,起落架支撑受力板依然是PC材料
注意,此款机原来设计辅助进气口很丰富,开机身的轮子收纳槽势必会造成此处应力增加,于是也预埋碳罐增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