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164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司机教你如何给攀爬车配重【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7: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特拉米舒 于 2017-3-21 18:01 编辑

说到配重这个就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了,总感觉的个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
所以就我这些年撸车的经验给大伙分析一下配重的效果,希望大伙在配重上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闲云帝注:闲云的一家之谈难免个别会说的不到位,欢迎指正共同提高!)



下面就【车架配重-轮毂配重-车桥配重-转向杯配重-轴下配重】

这5种常见的配重方式来分析一下各钟配重的利弊。


首先来看一下各种常见材质的密度表,配重这东西最好的就是又小又重这样起到的作用越明显。

锇剧毒,金太贵,铅中毒,银太亮(贵)。。。

那么剩下来的基本就是铜和钢铁了,至于铝合金那就呵呵呵了,铝材主打轻,你却要用他来配重,
同等体积的铝材和铜差3倍多的质量。

车架配重篇:


这个是常见的配重块,一买一大把,简单的就是贴那重那,实际这样的配重在攀爬车上用处不大,
我也看过个别大神把TF2车架上都贴满这个配重块,然后说他车的行走姿态很好。。。。。
车架上的配重在漂移和跑速度的车上会用到很多,但是在攀爬车上说实话真没啥好用的地方。
我也就不细说了,关键字-那里不重贴那里!
轮毂配重篇:

推荐程度:★★★
配重总量:★★★★
重量调整:★★★★
不利影响:★★★


除了贴车架上,这个配重快最多的都被用到轮毂上了,在轮毂里面贴了一圈,然后再装上胎。
因为轮毂内径个家不同,基本很难贴准。很难分布好平均量,一但转起来,动态基本无法平衡了。
轻的话贴一圈,重的话再贴一圈,最后发现海绵装不进去了。。。。


如何要在轮毂内配重的话最好的办法应该就是缠绕保险丝了,保险丝的话要越细越好,
因为这样缠绕起来的话总量分布是最平均的。
当然还有厂家生产的一下所谓配重轮毂,确实也够重。保险丝也省掉了不少。




我还试过在在轮毂内侧里面塞轴承和铜套,还有固定在轮毂结合器的效果也是和保险丝这些类似的。




早期的XR10轮毂还提供了,左轮手Q式的配重,6发子弹看你怎么塞,塞多塞少可以更方便的控制。
当然这样的轮毂配重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首先你增加了轮毂的传动重量,
在个别路段对于需要瞬间爆发力上去的路段,重的轮毂会显的很拖沓,反映不灵敏。
还有就是增大重量后的轮毂,在翻车后对车轴的压力非常大,


本人就试过从30cm石头上翻下来断轴的经历。。。


还有的厂家出了个摆锤轮毂,类似效果就是钟摆,原理很好有类似轴下配重的效果。
前提是轴承顺滑转速慢些还好,一但轴承锈蚀进沙,速度快点,分分钟就是一个甩干机啊。

车桥配重篇


推荐程度:★★
配重总量:★★
重量调整:★★
不利影响:★★

我们先排除贴配重块那个没有技术含量的
目前的车桥配重有两大类,一个是车桥桥壳上的,一个是桥壳内的。




车壳上的就比较简单,直接固定在车桥上,但是缺点就是重心过于集中,
没能分布到轮毂两侧,在斜坡上进行侧行时的效果会差些。
但是纯粹是爬陡坡的话,效果还是蛮明显的。


桥壳内的配重就比较尴尬了,主要是桥壳内空间有限能做的配重也没办法太大,
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铜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尝鲜,其实总量没达到的话这种配重就没多大意义了。


对于车桥配重一个更方便的理解就是,你把原厂的尼龙车桥OP成金属车桥了,这个就算的配重了。
照片上的这个据说是SCX10一代的钢车桥,估计重量有的一拼了。


当然还有些比较讨巧的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电池车桥前置,除了不仿真别的都挺好。

转向杯配重篇

推荐程度:★★★★
配重总量:★★★
重量调整:★★
不利影响:★


最近看了很多厂家出的转向杯OP件,都增加了转向杯配重这块,
按商家的思路,你买了我的转向杯还能捎带来对配重块何乐不为呢?
不过话说回来,转向杯的配重效果还是很好的!




这个是大VP家的转向杯配重,VP加持价格自然少不了。




SSD的配重,比较简单直接。




这个是B2车桥上的配重块,可以简单的把两个配重块都改到轴下。


当然还有HR,直接做了一个铜的转向杯。。。。。。重量是铝合金的3倍哟



还有自制的转向杯,这个是歪果仁撸出来的,沉甸甸的一块,价格也是沉甸甸的。

轮毂配重的好处:

首先他将配重的中心分散到了轮毂的两侧,在倾斜路面的抓地效果会比车桥配重好很多,而且重心稳定不容易晃。对传动轴的影响不大,唯一要求就是你的舵机推力要够,按舵机推力买大不买小,比方用了45kg的舵机后,再用20kg的舵机你会觉的很不干脆、很娘炮。


对于仿真攀爬轮上配重影响不大,重点是不要失去仿真。对于强爬可能要苛刻一点,相对而言强爬的重量轻100g的重量对重心分布影响都会比较大。当然把配重放在转向杯上面是最理想了,至于放在桥管或者之前你看的那种HR的在桥上面的,我不如考虑金属桥,一样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图片上我提供的配重图片,相对仿真攀爬来说是处于轮上配重,增加轮胎转动质量,对重心作用有一定负面效果。这种的转向杯我目前知道的是属于反阿克曼转向,仿真攀爬用的话,行走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难受。不过,这种转向杯对追求性能的玩家有帮助,只是外观上就得减分了。

PS:关于车身的重量分布


轴下的配重,指的是车桥的传动轴以下也就是图片上两个色块的分界线。
你的配重所在位置,越像上越红-尽量能越轻越好,越像下越绿-尽量能重些越好。



在一代车桥时候的90022大伙都认为很会爬,我们扣除那些车胎,电池前后放置的各钟因素,
你会发现他的优势就是他的车壳的轻便。如果说还能再提升一点性能的话,我觉得备胎也可以拿掉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半卡的车型普遍比较能爬的原因,
同理软壳的车比硬壳的车能爬,尼龙管架的车比金属管架的车能爬。




比方我现在的两个不锈钢金属猪笼架,一个8.5斤,一个9斤,你说我要配重吗?
哈哈,基本上就可以告别性能了,怎么好看怎么打扮把,配重基本也不用了,
因为那些配重的重量对金属猪笼架完全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很多新手们一味的OP 重以为能提高性能,结果OP过来了,发现还没有原厂车好爬。
配重的关键的是车要轻,配重才有意义,太重的车再怎么配说实话,心理的作用大于实际的作用了。

轴下配重篇

推荐程度:★★★★★
配重总量:★★★
重量调整:★★
不利影响:★


我们说说最后的轴下配重,其实简单的理解轴下配重就是转向杯配重把传动轴以上部分切掉。
这样重量就移到了轴以下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轴下配重。


上图就典型的轴下配重块




针对配重重量的调整大伙的思路都比较统一,基本都是在配重块上做文章,做成各自可调的配重块,像砝码一样 加一片减一片。








要多少克补多少,虽然比较麻烦还是不错的。


这个是厂家研发出来的MST 门桥配重块,设计啥的都没问题,位置也是轴下。唯一遗憾的就是材料用了铝合金。。。


17g的配重表示不够用啊。如果换成铜的话可以达到50g+的效果,配重还是很客观的!

看到这大伙会觉的好像轴下配重好屌啊,我要买买买啊!赶紧给我链接!!!

不好意思市面上现成的轴下配重还真不好找,为啥呢?
因为大伙的轮毂内径都不大一样,厂家也没有办法做出适合的标准。

轴下配重制作教程

下来我们来学习个简单的轴下配重制作方法:


首先你要有个打孔的转向杯,什么你的是尼龙原厂的,那赶紧OP吧,这个不用舍不得了!
当然能买到有打孔的转向杯最好,没有的话用铝合金的打孔再攻丝也行!


简单的根据你转包的孔位画好图到时方便固定


安装上确认没有问题


铜柱切片钻孔,孔位锁在转杯上的支撑座即可。


根据配重的多少来增加铜片的数量


成品效果是不是感觉萌萌哒。

当然重要的还是要和你自个的轮毂兼容,做小了起不到作用,做大了塞不进去。

也许有些人要问了,为啥说的配重都是在前桥?后桥需要配重吗?
答案是:“你看的办吧!”

在攀越陡坡和障碍时,前桥的配重会更利于攀登,而在后桥的配重后对通过个别障碍会显得很拖沓。
当然在前桥配重后,大伙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车在下坡或者下障碍时车很容易出现前空翻。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就是在后桥上适当的配重一下,不容易出现空翻的场面,二是手法的操作,比方在下坡快到底时,油门可以适当的再给点,这样能缓解很多。
就解决方案的话,我还是比较偏向后者。






这个是比较机智的后桥配重方案,没有了转向杯只能是固定在车桥上。


比方现在的蜘蛛桥的配重,我们也能看出他的后桥上也做了适当的配重,整体上基本也是前桥重后桥轻的思路。
蜘蛛桥提升了桥蛋距离,提高了通过性,但是又增加了轴上的重量,所谓是鱼刺熊掌不能兼得。
当然攀爬车的好玩之处就在于此,各种纠结各种权衡各种利弊。
最后一句话就是 : 没有最厉害的攀爬车,只有最适应场地的攀爬车。

转自:RCFans《关于攀爬车配重的那点事》  作者:闲云帝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点击查看详情
沙发
发表于 2017-3-21 19:13 | 只看该作者
玩啥想玩精了都是门学问   顶
3
发表于 2017-3-25 16:43 | 只看该作者
...
4
发表于 2017-3-26 08:23 | 只看该作者
到位。真透彻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5
发表于 2017-3-27 09:2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问
6
发表于 2017-3-28 10:5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7
发表于 2017-3-29 09:53 | 只看该作者
170331-5iMX纪念品手电筒抽奖
http://bbs.5imx.com/plugin.php?id=addon_promotion&tid=1269997&uid=163957
来自:www.5iMX.com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8
发表于 2017-6-13 17:43 | 只看该作者
我靠,好专业啊。
9
发表于 2017-12-25 16:36 | 只看该作者
真透彻
10
发表于 2017-12-26 09:22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8-5-11 14: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再设计个配种块的位置可以通过舵机移动.再进一步升级成电子自动控制.^_^
12
发表于 2018-5-11 19:4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轮毂上直接贴了2圈配重块
13
发表于 2018-5-17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专业!
14
发表于 2018-5-21 10:20 | 只看该作者
真车是拼命想减轻车桥下的重量,大家可以查查。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关系。为什么汽车发展到今天,车轮毂不用钢质而用铝合金呢?
15
发表于 2018-5-24 00:52 | 只看该作者
atcguy 发表于 2018-5-21 10:20
真车是拼命想减轻车桥下的重量,大家可以查查。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关系。为什么汽车发展到今天,车轮毂不 ...

这是攀爬 不是平跑 单电机结构的重心太高 下盘不稳 容易翻车  双电机的强爬 能爬80度的岩石





16
发表于 2018-8-14 14:5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教材。謝謝。
17
发表于 2018-8-15 20:40 | 只看该作者
向大神学习
18
发表于 2019-1-9 19:52 | 只看该作者
大神们后桥和前桥怎么制作啊
19
发表于 2019-6-17 07:38 | 只看该作者
atcguy: 真车是拼命想减轻车桥下的重量,大家可以查查。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关系。为什么汽车发展到今天,车轮毂不用钢质而用铝合金呢?

这个其实攀爬车性能与仿真两条路,二者不可兼得,仿真就要车身重,弹簧上负载重量大,走起来弹簧才有真车减震的感觉。攀爬追求的是性能,弹簧上重量太大导致的就是重心太高,斜坡容易侧翻,上坡容易翘头,还是翻车。大神说的是攀爬能力的提高,将重心尽量降低,桥下配重确实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

20
发表于 2019-6-20 09:1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可以这样,我的车也可以试试铅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