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yberusa 于 2015-9-20 14:00 编辑
[size=18.018px]先组到主轴座并上侧板与旋翼头总成 [size=18.018px]但是接下来发现
这次错误的第一步
因为这样CCPM 舵机会超难装的啦
所以又拆下
重新再组装一次
所以各位不要跟我一样
记得在装主轴总成时
舵机要先装上吧 [size=18.018px]接下来把所有机身组件先装上单边侧板
螺丝孔与机身组件的公差控制得相当准确
整个组装上简单且容易上手
跟X3相同的是
第三主轴座设计一样保留下来 [size=18.018px]这个第三主轴座与尾前伞齿固定座的轴承要安装之前
个人的喜好都会先涂上薄薄一层的螺丝胶 [size=18.018px]确认组装没问题后
在上另一边侧板
整个机身大致组装完成
记得此时先用主轴穿穿看
看看主轴抽取是否顺畅
以便确保所有主轴座都在同一直在线 [size=18.018px]在进行下一阶段组装之前
让我们回过头来
看看这台Q3舵机总成跟380的感觉比较一下 [size=18.018px]虽说两者设计结构截然不同
但是看看那
对于视觉系的我来说
根本毫无抵抗能力啊
哈哈 [size=18.018px]
[size=18.018px]接下来开始安装十字盘
这颗十字盘的设计跟X3有相当的不一样
应该说厂商把X3的十字盘改良
并融入X7的设计在其中
怎么说勒
首先这个十字盘上盖是采用无螺丝且顺时针锁紧的方向
也就是大桨越转动
他锁越紧
也因为是无螺丝设计
故可避免飞行中松脱 [size=18.018px]同时
在靠近升降舵臂的部分
跟X7一样有个十字盘轴承的固定螺丝
这里可以调整十字盘轴承高低
可以完全避免十字盘虚位产生
与避免DFC球头磨到十字盘底座的窘境 [size=18.018px]
[size=18.018px]此台Q3为DFC结构
说明书上DFC拉杆长度的建议值是50.5mm
CCPM拉杆建议值为39.5mm
就先照着此建议调整拉杆长度
但事后调螺距时
发现这长度还真准
刚好是零螺距 [size=18.018px]接下来安装尾管与尾波箱总成
针对传动轴轴承部分
原厂跟其他厂牌的产品一样
都是用一颗轴承来固定传动轴中心位置
我个人习惯这部分都是装三颗轴承
但是手边只有两颗
所以就先装两颗喽
我也绝对相信
两颗也是正常的啦(哈....) [size=18.018px]前伞齿安装
前伞齿为螺旋伞齿设计
这部份很少看到小机是螺旋伞齿设计的
至少我所接触过的小机都是直齿设计 [size=18.018px]尾波箱总成安装
尾伞齿与尾横轴齿一样也都是螺旋伞齿设计 [size=18.018px]前驱动齿安装
装到这里才发现
整机的齿轮都是螺旋伞齿设计
虽说是小地方
但感觉还满用心 [size=18.018px]在整个传动部分的组装中
除了马达齿与主齿盘间隙要做一下调整之外
其余部分的齿隙都无须特别调整
原厂在这部分所下的功夫应该很大
各部品照着螺丝的位置安装锁上后
就相当滑顺
丝毫没有任何卡卡的现象发生
其中包含主旋翼与尾旋翼部分
组装好后不仅滑顺
还无虚位
无虚位
无虚位
无虚位
因为很惊艳
所以讲三次
话说主轴的安装相当特别
一般主轴安装时都会有一根螺丝贯穿主轴, 单向轴承套与主齿盘
但是这台Q3却是无贯穿螺丝
他是用一根金属棒贯穿后
再套上主轴固定金属圈
然后用第三主轴座的高低位置来固定
这种设计完全避免主轴虚位
也不会有主轴固定圈的止泄螺丝松脱的问题
果然这台Q3改善了许多机构上设计的缺失 [size=18.018px]因为相当喜欢这组舵机
原本要给它安装易碎摆臂的
但是根据原厂表示
原舵机所附上的摆臂
为内齿易碎型
一旦摔机
是从摆臂与服务器固定齿的地方释放能量
所以不会伤到舵机
也不会空中扫齿
但是唯一缺点是
只能安装一次
一旦装上舵机后
拆下后建议换新摆臂
还好原厂很贴心的每个服务器都付上3个摆臂
供日后维修使用 [size=18.018px]至此整个组装过程顺利
连大桨配平都超顺利
怎么说勒???
话说这副368mm的大桨
外观看来除了桨型在桨末端有做切角之外
其他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
没想到拿来一配平时
竟然不用贴任何配重贴纸就已经相当平衡了
我不知道是运气好
还是厂商出货前有做筛选
这样的状况倒还是不多见
尤其是非市场主流的厂牌
能做到这样的管控
又再度让我惊艳 [size=18.018px]终于完成 [size=18.018px]上红色系机头罩后一整个红 [size=18.018px]與380相比
其實長度沒差太多 [size=18.018px]
[size=18.018px]以上完毕 测试视频 [size=18.018px]
[size=18.018px]感谢RCTW patrick053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