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493|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款即将上市的锂聚合物平衡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一模友送俺一台他厂生产的"TIANCHENG"(天成)小型平衡冲,据模友说原来一直出口,最近打算开拓内地市场,估计一周内上市,价格低于200元(估计180左右,平衡冲+1.5A的开关电源).
    按照俺的习惯,拿回来立即分解,是一款单片机控制的三组独立电源的平衡冲电器.详细资料不清楚,IC上的印刷都被打磨了.但从电源的参数和试冲的结果看每个单体最大可以提供500MA的充电电流.
    初步使用情况:
    我用此平衡冲冲过270MAH(52#机用),600MAH(自己做的锂聚合物电池),1000MAH(E-SKY005)和3E的2200MAH,12C的电池.不同容量的电池使用情况都不错
    270MAH半个小时冲满,1200MAH的一个多小时,2200MAH两个半小时.
    评价:小巧轻便,充电控制精确,符合俺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冲.价格便宜
         不足:充电指示比较单一,就一个变色LED,无外场接线夹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38
发表于 2007-3-30 10:03 | 只看该作者
看电路结构,是用了DC-DC芯片,从体积和封装来看MC34063A,这个价格贵了,还不如买ESKY的平衡充。
37
发表于 2007-3-30 04:23 | 只看该作者
:em26:
36
发表于 2007-3-30 01: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是搞电气的,充电器其实很简单的,勿须人为地搞得那么复杂,把握两点就行:
1。温度
2。电压上限
就技术而言,只要元器件质量合格,几个普通元件就能搞定。
35
发表于 2006-8-17 1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ccr 于 2006-7-23 22:33 发表
愿意100元销售 适合本国国情 包你销售大好 没人愿意用别的了(前提是和我一样也没什么米.)

100确实能大卖一翻了,这东西主要看销量,其实成本很低的.....希望能考虑一下价格,不要看人家卖多少价位.利润不是靠价格高来赢得的,靠销量!!!!
34
发表于 2006-8-17 10:25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句公道话

   近来由于电池的昂贵,在充电器的选择上就很费心思,使用过台湾与韩国的平衡充电器,结果对电池的修护都不是很理想,价格还很贵,现在看到这一款我一定要马上试一试,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得呢?
33
发表于 2006-8-8 16:16 | 只看该作者
用LM317做一个4.15V恒压源,然后通过一个线绕电阻接到锂电上即可。。。够乱搞吧?

充电初期电流很大,但当电流增大时,变压器输出电压跌落,最后会达到一个平衡,此时LM317的恒压不起作用,随着电流减小,LM317开始起作用,最后限定电压在4.15V。决定充电电流的是变压器和线绕电阻。

我原先的数码相机外置锂电包就这么干的,哈哈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5:2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要把镍电冲到90%才是随便乱搞就行了.整个变压器,焊个整流桥,再串一个电阻就OK了

锂电敢这样乱搞吗?
31
发表于 2006-8-8 11:25 |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nnn_ooo_111的观点,vilin 在26楼说的更合我意。

不要把锂电充电吹得那么困难,事实上,锂电充电比镍电不知道简单多少。一个事实就是,在镍电时代,实用的充电器又贵又少,而到了锂电时代,稍微有两把刷子就能自己搞一个好用的充电器。碰巧,我就有两把刷子,也正用着刷子。

把锂电充到最佳性能(100分)无疑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充到95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充到80分更是随便乱搞就可以了。

对于专业的比赛级模友,那无疑是锱铢必究,不把锂电的性能榨干誓不罢休,力争多那么10mAh甚至几个mAh的容量。可是对于我们业余玩家呢?你会为留空时间多几秒付多少钱呢?

所以高级充电器发烧友要,低级充电器看透的人要,中级充电器呢?就是那些想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又没钱的朋友喜欢了,也有人要。楼顶这个产品属于中等偏低,定位不准确,难以叫座。
30
发表于 2006-8-2 14:53 | 只看该作者
以这个线路结构和价格,也应是是可以了。

自己配置的,也有其麻烦之处。

对于充电电流电流设置,一般的使用都是比较固定的,也无须随时调整,至于容量测试,就更加是高端,又或者是花巧的功能了,需要的机会更少。

当然,若价格能适当降下来,相信广大模友会更容易接受,毕竟,这产品针对的是中低档市场。
29
发表于 2006-8-2 10: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电路比较简单,功能单一:无充电电流设置、无容量测试…………。
我买的单体充电器也就20元一个,还自带开关电源,用了2年了。
唯一缺点就是截至电压高(4.25v),但是自己完全可以手工调整。
所以,这个充电器买价超过100就贵了。
28
发表于 2006-7-29 23:01 | 只看该作者
有兴趣,建议适配器列为选购件.
27
发表于 2006-7-28 08: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越来越有意思了,大家虽然意见不尽相同,但气氛很好,能从中学到不少,顶,不要让它沉下去!!!!!!!!!!!!!
26
发表于 2006-7-28 03:25 | 只看该作者
:em19:相信如果对现代民航的飞行控制系统深入了解的话,就不会对其电脑控制深信不疑了。我所说的全手动控制,是指完全脱离了电脑系统的干预。本身,飞行器上是具有最基础的传感测量仪表,是无需电脑的,这是一个最基础、最根本的安全保证。同时,控制时候是通过机载的电控系统,也是可以跳过电脑干预的,并且,它的电控系统也是多套并行工作的,以确保其可靠性。

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充电器对可靠性的要求还不到这种程度,也就不必在这一点上过于执着了。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一般的情况下,MCU的优势在于其智能性,而非可靠性;在使用MCU后,可靠性会有一定的下降是可以肯定的,毕竟,硬件线路产生可靠性问题的原因是器件实效(单从与使用MCU比较而言),而使用MCU后,除面临与普通硬件线路一样的硬件失效问题外,还有诸多因素需做处理,这一点,单从使用多机备份/冗余及多机判决的使用目的,便可见一斑(使用了这些技术,可靠性也就大大得到提高了,甚至是远远大于使用单份的模拟电路,毕竟是多通道了:em15:)。

:em22::em22:但是回想一下,对于充电器来说,无论是精度,又或可靠性,真的需要这么高的要求么?

[ 本帖最后由 vilin 于 2006-7-28 03:36 编辑 ]
25
发表于 2006-7-28 00:03 | 只看该作者
Airbus的例子只是想说明现代的CPU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已经可以足够高,想想即使全程是飞行员手动控制,飞行员看的仪表到操纵杆控制舵面等等有多少个CPU在工作。

模拟硬件控制和CPU软件控制其实各有先天的优缺点,只要设计好,利用好器优点,避开缺点都是可以很好的工作,如果设计不好那种都不行,所以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到底是CPU控制好还是模拟电路好,只要在他们适合的地方他们工作的都很好。
24
发表于 2006-7-27 18:19 | 只看该作者
盲目追求所谓的精度并不明智。
通常我们所用的单片机内置的AD,实用精度也只是在8位左右,尽管它可以是10位的。其中的原因,转换的线性度影响不少,但作为最主要的是基准问题,单片机的内置基准,其精度非常有限,而使用高精度的外置基准,成本也会大幅提高了。同时,对于使用开关电源,其开关噪声对于高精度的AD转换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解决也相当困难,所造成的结果也是相同的:有效转换位数的下降。由于基准的温度稳定性和开关噪声干扰的原因,使用滤波或求平均值等做法以求得较高精度的方法,并不可取;尽管这样做,在短时间内测试似乎有效,但对于使用上的长期稳定性,就精度而言,几乎毫无意义(因此,高精度基准源,同时本身也就是高稳定、低漂移的基准源;并且,为解决开关噪声,对于高精度的转换,也就派生出很多方法,如同步转换等,其代价就是线路的复杂性和成本的上升).
对于楼上的Airbus的设计理念问题,个人认为并无矛盾,这跟目前使用单片机毫无可比之处:对于这类的使用,你应该知道,它使用了多机冗余和多数判决结构,目的就是防止在系统出错时出现严重后果;并且,更重要一点,是无论何时,它均可以转换为全手动操作,以使得最终控制和决定权交回控制者手中。也就是这个原因,这系统才被归于驾驶辅助系统,而非全自动驾驶系统(否则的话,客机上的乘客,也只是等价与无人机上的货物了)。
23
发表于 2006-7-27 17:22 | 只看该作者
要提高电压检测精度实际是比较困难的,对于产品的设计绝不能接一个电路测试一下偏差不大认为这样就可以了。

用单片机AD检测电压,首先基准电压要精度高,TL431有2%,1%和0.5%的,要注意选择,实际上我测试过多个2%的,电压相差很小,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我敢用它来做要求0.5%的电路吗???,还有AD的量化偏差,一般为1lsb,非线性误差等等,如果有电阻分压,一般精密电阻是1%的,如果2个电阻分压电压精度范围就只有2%,另外还有温度系数,看清楚偏差在全温度范围内使多少,当然还有0.1%的精密电阻,但是价格要高几十倍,不要说奸商就是一般品牌厂商也很少会用。

要把电压精度控制在0.5%是比较困难的,千万不要说我装了一个电路偏差多少,如果自己DIY就无所谓,否则一定要按照datasheet里的参数来。

至于用CPU控制和模拟电路控制,我认为不必太担心可靠性的问题,要知道Airbus的设计理念是让飞行员从飞机离开跑道直道目的机场的跑道停下来都不用再碰操纵杆。充电器控制是一个很成熟的东西,很多人命关天的地方都是由CUP控制的,最主要是有良好的设计和测试,否则即使用模拟电路或纯硬件控制也不能保证没有BUG,不出问题。
22
发表于 2006-7-27 10:51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有那充电器的说明书,大家看下吧

锂电航模超能平衡充电器Super Power
规格特点:
1、来自德国的设计,微电脑控制,使充电效率高且精确无误。
2、采用美观大方的铝型材外壳,有良好的散热作用,改变了传统加风扇的做法,减小了充电器体积以及重量,方便携带。
3、可选宽电压输入范围12~18V(DC)适配器或车充转换头,达到最大限度的使用环境。
4、自动检测1—3粒锂电池组好坏,对低电压电池有自动检测修复过程,并对应作出显示。
5、自动侦测电池组中每一个电池电压,平衡控制单粒充电,确保电池电压均衡。
6、LED双色灯三色指示。
7、输入及输出都有短路保护和反接保护功能。
8、外壳颜色多样,可以任意挑选满足个性化需求。
9、本充电器平衡效果较好,3S电池组充满电后整组电池间电压差值在50mV以内。
10.本充电器充电截止电压在4.18V~4.24V之间(以4.21V为中点),比常规的国际标准截止电压4.15V~4.25V(以4.20V为中点)有所提高,是为了针对大电流放电电池特性要求,加大电池充满容量比例,以达到提高电池大电流放电时间之效果。

接入充电电池组充电的方法:

1、把适配器插入市电(图1中A点)接入对应插座即可或者把车充接入车内电池也可。
2、接入配套电源适配器或者车充连接头(图1中B点)接到充电盒上输入DC口中(图2中C点)。
3、将1粒或2、3粒锂电充电电池组的接线端口与充电器的端口对应相连接,确保+/-端极性正确,如果反接则没有任何显示,请马上接上转接线再插入充电器(图2中D、E、F点)。
4、橙色或者红色LED指示灯点亮表示已经开始充电。电池充满电后,LED指示灯将转绿,有关充电时间请参阅下表。

显示状态表:
电池组数        LED指示灯        相关状态
电池组反接          不亮        请把电池组接上转接线再接充电口D、E、F点
修复试充状态        红          电池组中有异常电池修复试充1分钟
1粒正常充电        橙闪          单粒电池正常充电闪橙色灯
2粒正常充电            橙        2粒电池组正常充电长亮橙色灯
3粒正常充电            红          3粒电池组正常充电长亮红色灯
3粒正常充电            绿        电池组已经进入充满涓流补充状态
充.放电中        长期闪红        电池组中有坏电池或者电池组没有连接好

注:·
  如果在充电过程中LED指示灯连续闪烁或不点亮,请参阅故障维修表。
·请在充电器接入电源适配器后再接入电池组,请确认电池组之正负极性。
·本充电器金属外壳本身还具备散热功能,请勿把本充电器放在受热易变形之物件上面(如受热易变形之类的塑胶物品就不能放置在其上面),请勿覆盖任何物品于充电器上,否则易导致外壳温度过高,散热不佳,会影响充电器性能,金属外壳一般正常温度在30℃~50℃左右,只要外壳温度在60℃内请放心使用。
·不充电时,切勿将电池组连接在充电器上,也请勿把充电器接在电源适配器上或者车充头上。

3个充电端口如果同时接上电池组充电则相应减小充电电流,大致上为接2个端口就是500mA,接3个端口就是330mA;对应的充电时间也会相对应成比例延长。

充电正常使用情况简介:
1、充电器接上DC 12V/2A或者DC 15V/1.5A的适配器电源或者车充电源12V。
2、连上锂电池组,自动开始检测电池组,并作出对应处理。
3、开始为坏电池即闪红灯,预充后仍无法修复的低电压故障电池也闪红灯,正常1粒电池试充后由红色灯转橙色灯闪,正常2粒电池试充后由红色灯转橙色灯,正常3粒电池则一直亮红色灯,直至充满前都不转色灯。
4、充电总定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随着电池容量的减小而减小安全定时控制时间。
5、充电完成后LED转绿灯,但仍然有涓流补充,直至安全定时到才结束。

   规 格
·电源输入电压:        AC100~240V通过所配适配器转成DC 16V/1500mA 或者车充12V/2A
·输入频率:            50/60Hz
·充电输出:            DC 4.3V/1000mA*3
·使用温度:            0℃至40℃
·尺寸:                100MM*70MM*25MM
·重量:                160g
21
发表于 2006-7-27 04: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sm32 于 2006-7-26 12:57 发表


    自己DIY平衡冲,如果不用MPU,只要选择好元件控制住截止电压的精度应该是不难的,但是难的是实现恒流+恒压+截止充电控制,估计你做的就是恒压(截止电压)平衡冲只要插着就一直充电下去...
   对于批量生产的商 ...

:em19:从字面上理解,我目前所用的就是你说的“恒流+恒压+截止充电控制”;实现恒流,相信大家对使用模拟电路来实现无难度这一点是无异议的,也就不多说了,恒压截止式充电,是用恒压分流电路实现的,具体实现方法与本栏目中的某贴原理相同,只是使用运放控制功率管来实现,也就较大地提高了精确性和稳定性,仅此而尔。根据基本的电学原理,到达截止电压后,所有电流都被恒压电路所吸收,在这个电压上,也就不存在对这个电池的充电电流,因此,“只要插着就一直充电下去”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只是这种做法,是以牺牲电源效率来换取线路设计的简化;但在一般的使用当中,充电电源的效率不是关键,故只要解决好散热问题,效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关于MCU,也许是我的描述不够清晰:在涉及可靠性的问题上,如果存在由于使用计算机设备,有可能在其异常的情况下产生致命错误并且在设计上可以避免该致命错误的,而期望通过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来避免该致命错误的,这种设计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个很基础的原理:任何运行软件的设备,绝对不出错是不可能的。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欢迎商榷。

又:如有需要,可发目前正在使用充电器的线路,只是我觉得还很不完善,并且,目前正在改进,希望能大幅提高其充电的能量利用效率。

[ 本帖最后由 vilin 于 2006-7-27 04:22 编辑 ]
20
发表于 2006-7-26 17:39 | 只看该作者
靠,说了那么多,都是计算的,串个精密可调电阻不就可以弥补误差造成的缺陷了?
我就这么用的,在输入稳定的情况下,输出还没见超过4.2v 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