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电固狂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水界顶级灌水帖.......力争5IMX最高楼......[重新开工].......

[复制链接]
801
发表于 2008-2-22 11:35 | 只看该作者
4/关于放电的问题,在使用中,怎么样的截止电压是安全的呢?明确的说,任何一件物品,如果你不把它使用到极限,那么它的寿命一定会更长,电调的所谓的保护电压是不安全的,比如一只电调,你设置保护电压到3.3V,那么是不是就安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和你放电的电流很大关系,电流大,压降大,电流小,压降小,所以当你越小电流放电,这个保护电压的反应就越迟钝,那么电池损坏的可能性就越大.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802
发表于 2008-2-22 11:35 | 只看该作者
当151000MA电池,以13C放电,到负载3.3V保护的时候,这时候可能电池实际电量已经小于10%,电压低于3.0V的可能性会增加,而当你用1C放电的话,很有可能在这个电压已经把电量放光.所以是很容易损坏的,正确的电压应该是控制在空载3.7V,那么这个电压如何把握呢?
803
发表于 2008-2-22 11: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使用新型号的电池,带个表去,以正常飞行的电流或者飞行习惯来进行估算,每2分钟下来量一下电压,低于单片3.7V空载就不飞了,
计算好大概时间,以后飞在这个时间基础上缩短1分钟时间
因为LI电的放电平台是3,7V,低于空载3.7V的时候,
电量不会超过15%的,这个时候还继续放电,电池就很危险,而且电池组在空载电压低于单片3.7V后,片间电压会差距拉大,这是因为这个放电平台所决定了的,我曾经发现3片电池组,在3.7V空载以上的时候,很少超过压差到0.05V的,但是低于3.7V空载的话,这个压差甚至达到了0.3V.
804
发表于 2008-2-22 11:3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当你缩短这一分钟的飞行时间后,你可能就挽救了一组电池.电池不是吹嘘性能就能满足要求的,不是说这个电池可以放电到2.7V,充电高于4.3V这些数据就有用的,这些数据都只会让你掏更多次的钱包继续购买,所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能让你少花钱,飞更多次,使用以上办法的飞友购买我的电池,已经大把人超过100循环,甚至200循环,有人用15C2200MA甚至飞到了210循环后还能坚持4分钟的航线,当然,此时电池性能已经下降很多,做任何的3D动作也已经显得无力,也有人第一次用,就电调保护,来问我为什么现在飞着没力,是不是电池有问题.所以,最好还是给一个正确的办法给大家,才是好办法.
805
发表于 2008-2-22 11:38 | 只看该作者
5/保存,锂聚合物电池正确的保存方法是这样的"3.8-4V保存,每1-2周做一次1C以内充电,5C以内放电的循环,放电到3.7V后充到3.8-4V继续保存.防晒,防潮.防高温.保存温度在10-30C度为好.我做过极限测试,4.05V保存了2个月,电池未损坏,但容量下降了5%.
806
发表于 2008-2-22 11:38 | 只看该作者
6/充电器的要求,要求平衡充,截止电压不得高于4.20V,片间压差不得高于0.02V,电流以小于或者等于1C为好,我个人认为0.5-0.8C为最佳.
807
发表于 2008-2-22 11:41 | 只看该作者
市场上常见的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脉冲消除硫化的设备,一类是活化仪。
市场上脉冲消除硫化的设备又分有源、无源两类:无源类是利用电池自身的电能通过电子线路给电感储能,然后突然切断电流,电感储能瞬间释放,根据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电流窄脉冲给电池反充电,如此反复进行。典型的线路见《电子报》2002年合订本294页的《铅酸蓄电池容量恢复器》一文;有源类,用独立的电源,通过电子电路形成充、放电脉冲,对电池进行修复。典型的产品就是美国的pulsetech的电池修复仪。赵老师(即ABT-BJ赵铁良先生)在网上公开提供了维修参考的数据:充电脉冲宽度900mS,间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电50mS;测试开路电压40mS;放电脉冲选用3欧姆电阻。放电电流为3~4.5A。从克服极化的角度来说,所加的负脉冲时间上要很短。一般在时间上往往是正脉冲的3%以内。幅度上来说,是正脉冲的1.5~3倍;去硫化脉冲频率取8.33KHZ。这两类修复对极板损坏小,厂家称无损修复。
808
发表于 2008-2-22 11:42 | 只看该作者
这类产品的名称很复杂,如“保护器”、“电池伴侣”、“延生器”、“电池宝”等等、效果参差不齐。如果和电池长时间连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说法。目前的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针对小容量电池的,对大容量电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对正极软化(加水有黑液)的电池无效。
第二类就是国内比较流行的是活化仪,这类仪器实际就是给电池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电。
809
发表于 2008-2-22 11:43 | 只看该作者
目前还有一些产品,属于过充电修复。如果不太计较电池寿命,采用这种修复方法是立竿见影的。采用深度放电和充电,电池容量可以上升,这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对电池寿命可能有伤害,本网站许多帖子,仅仅围绕过充电可以将电池正极板把表面的α氧化铅到β氧化铅的转换,完成电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复中采用这种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复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给电池厂商的电池,就是使用了这类方法修复
810
发表于 2008-2-22 11:43 | 只看该作者
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好的过放、过充电修复,只要严格限制电流和时间,参考极板制造时类似化成的做法,的确有很好的结果。关键是判断,不是千篇一律,统统进行反充。举一个前几天的实例吧,我到网友老三的店里串门,正好刚换下一组电摩的4只17Ah电池,准备(120元)卖给收旧电池的,我告诉他们不要卖,应该能修理,于是拿回检修,简要叙述一下:
例三, 上述电池4只,浙江长兴产的,但不是天能的。因为是刚换下的,就没有作其他测试和充电。开路电压依次为:1号13.42V;2号13.36V;3号13.18.V;4号12.4V。很明显,缺水。开盖,给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号加6再+2毫升,静止两小时开始充电,开始10A,2分钟后改为3A,半小时后改为阶梯,陆续开始产汽,1-3号各格产汽比较一致,4号有5个格号产汽先后比较一致,它们产汽后,靠近阳极的格仍不大量产生汽。停止充电,检测容量,1-3号接近新品,4号只有1.5Ah。1-3号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阶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单独充4号1小时后,5A放电,检测端电压,从13.2V降到10.5V为20分钟,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钟,继续用5A放电,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时,停止检查。为什么停止呢,结论有了:靠近阳极那个格坏了,坏格容量约1.5Ah。简单用理论解释一下:从13.2V降到10.5V20分钟,就是坏格(已经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证明;继续5A放电,坏格降到0V,其余5个好格(10V)对坏格进行反充电,坏格反向充到将近2V时稳定时间长,电池端电压为5个好格电压的和减去坏格反极电压,即10-2=8V。不必要再继续了,否则对5个好格也有损坏。告诉大家如何判断那个为坏格,这类电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镀铅工具几秒就能判定那个格为坏格,本例5个格析汽,靠近阳极的格不析汽,应首先检测它,检测结果证实。该坏格坏了了,并且是部分脱落。单独处理该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维修完成,容量1-3号接近新的,4号10Ah(其中5个好格的容量和1-3号一样接近新的)。
我要提醒网友,商业维修,就不要修4号了。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分析判断的过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进一步判断什么问题,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对部分断格的,故障还要继续,我用一只22Ah的镍铬电池并联到坏格上,继续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该坏格继续使用,当然,需调整充电机(降低电压)和控制器(降低欠压保护电压)
811
发表于 2008-2-22 11:48 | 只看该作者
非生产的把阳极变为阴极、把阴极变为阳极虽然是可行的,但是容量、自放电等指标和阴阳极正常的电池是没法相比的。因此,1不要盲目统统反充电,否则“得”小于“失”。2对单格采用该法,一般是奏效的,不适于电动车商业维修,广告目的另当别论。3关于胶体电池早期失效(PCL),普遍可以低倍率放电至电压为0,以特殊充电制度充电处理可以恢复的问题,和我前面讲的内容不属同一回事。关于电池的早期失效、钝化、胶体电池早期失效(PCL)的问题朱教授在多处做了深刻的剖析,甚至使用了“但是惊人的是PCL的可逆性”这样一反严肃的语言(书第二版163页),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并且给出了对付铅钙合金板栅早期失效的日本专利,在电解液中加入钾皂和乙二胺四乙酸钾的具体浓度。
812
发表于 2008-2-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阳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世界三种主要论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首推的就是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变体模型,α二氧化铅是骨架,循环中逐渐变为β二氧化铅,导致活性物质软化脱落。我们银行有朱老师书中提到的检测设备,只要含有金、银、铜、铅、铁,屏幕上一目了然,并且显示含量,遗憾的是没有二氧化铅的谱线。我要强调的是如下几点:化学法生产的二氧化铅缺乏电化学活性,不适宜在蓄电池中,二氧化铅和β二氧化铅的平衡电势、特性、相互转化条件。
第二种观点,就是具有质子和电子传输功能的凝胶.晶体体系,认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最小单位是α二氧化铅、β二氧化铅的晶体和凝胶的小颗粒,而不是晶体,充放电反应机理详见朱老师书138-139页。这种观点认为随着循环的进行,无定形态逐渐晶形化,即结晶度增加,水化聚合物数目减小,凝胶区电阻增加,颗粒间的电接触恶化,导致活性物质软化脱落(见朱老师书158页)。
第三种观点,视整个电极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极活性物质中存在两种尺寸的孔,随充放电的进行,孔的结构进行重排,出现珊瑚状结构。一方面颗粒密集,表面收缩,同时小孔汇聚成大孔,逐渐使原来正极较为均匀的孔分布结构溃散。活性物质形成若干密集的团块,当团块缺乏足够的连接时就会脱落
813
发表于 2008-2-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镀铅工具的使用和工作原理,用途1,检测某单格电压。使用方法,将两只镀铅工具分别接数字电压表的红、黑表笔,表置直流电压的20伏档,将镀铅端分别通过加液孔插入相邻的两个单格里,接触电解液。这时,电压读数即为该(电压为负极)单格的开路电压。测试原理是镀铅端插入的格,镀铅端和该格的负极同为铅,因而电位相同,该格的负极和下格的正极又通过内部连接条相连,也就是说镀铅端和该格的负极同电位,和下一格的正极也是同电位。同理,下一格的镀铅工具和所在格的的负极同电位,和前一格的镀铅工具之间的电压就是该格的电压。再具体说明一下吧,我们将12V电瓶的正极编号为1,所在格加液孔为2,下一格加液孔为3,再下一格加液孔4……12V电瓶的负极编号为8。那么,1-2间电压为第一格电压;2-3间电压为第二格电压;3-4间电压为第三格电压;4-5间电压为第三格电压;5-6间电压为第五格电压;6-7间电压为第六格电压。7-8之间电压应为0V,前述电压为近似的。如果加液孔比较大,能同时塞进两个镀铅工具,那么可以测得该格电压的精确值。方法是,将两只镀铅工具插入同一个孔,分别接触该格的阴、阳极的板栅外框。注意镀铅工具之间绝缘,还要注意捅板栅栅格外框的时候,力气要小,不要损坏板栅和极板。镀铅工具接触极板的方法测得的电压值比仅接触电解液的方法准确,不仅适合非充、放电时的静态状态,还适合充、放电时的动态状态。因为充、放电时存在极化电压。充电时极化电压和静态电压同方向,因此极板间高于静态电压;放电时极化电压和静态电压方向相反,因此极板间低于静态电压。
814
发表于 2008-2-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用途2, 镀铅工具还用于单独处理单格问题充、放电以及短路坏格时作为引线使用。需要在外壳上部对准连接条的适当位置打眼,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用镇流器串联控制变压器初级,次级24V经桥式整流加电容滤波输出;为了降低输出电压,在变压器初级并联由可控硅组成的控制电路,如果仅仅可调,不用加负反馈,即开环控制;如果稳定输出电压,需要加电压负反馈,即闭环控制。
815
发表于 2008-2-22 11:51 | 只看该作者
那只开关在“维修”位置时,可控硅导通最差,输出不稳压,输出就是反充;开关在“充电”位置时,可控硅导通角度根据控制电路而定,从图1-3看,XY似乎是稳压,稳压值选在15V或稍多一点。这就是第一帖说的,限压限流式充电方式,限压就是电压负反馈稳定电压,限流是串联的镇流器起的作用。根据电压电流表指示,100W的控制变压器,需要串联1-2只镇流器即可,可控硅控制功率模块250W就行。 可控硅的原理就不在这里讲了,可以到可控硅应用网站学习,那里适合初学者。可以买个调光台灯的模块(1-2元)弄个25-60W灯泡练习一下调光。练好了再买500W调温的可控硅模块(6元左右)装上,进一步练调压。这类可控硅导通角调整属于简单的阻容(RC)移相,适合初学者。
816
发表于 2008-2-22 11: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想稳压,用光电耦合器隔离,电压取样负反馈在低压输出侧;光电耦合器光电三极管部分在高压(市电)侧。还有一种光控可控硅类,就可以大大简化这个电压负反馈闭合环,考虑到大部分县城级买不到就不罗嗦了。我在1982年就设计了工频带负脉冲的充电器,至今还没见过相同的电路和产品。美国人马斯在1967年就研究并发表了快速充电的方法并公布于世,就是大电流充电间隙,对电池放一下电,有三个好处:1,消除极化,增加极板接受能力。2,降低电解液温度。3,减少析汽。
817
发表于 2008-2-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咱们中国人2000年前后,电动车界给这个短暂放电起了个新名“负脉冲”,还声称采用了“负脉冲”的充电器能延长电池寿命等等。我讲了变压器圈数比等于电压比;电流比等于变压器圈数之反比;变压器圈数比的平方等于阻抗比,还举了变压器的阻抗转换,喇叭的计算 。补充一点,电池充电时属于电阻性负载。
818
发表于 2008-2-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控制变压器220V:24V≈10:1,次级电流折算到初级就是1/10 。次级5A折算到初级为0.5A。一只40W镇流器的电流大约0.45A,和此值正好接近 。电压次级15V折算到初级10倍约150V,接近大功率日光灯两端110V电压 。功率=电压乘以电流,5AX15V=75W,100W变压器,修小电瓶20Ah以下的电池,足矣。
819
发表于 2008-2-22 11:55 | 只看该作者
控制变压器就是100W的。1个40瓦的镇流器大约0.45A,两个成倍1A左右。100W控制变压器,1-2只镇流器即可 。中间开关“维修”位置就是“反充”;“充电”位置就是恒压,限流。限流靠电感就是镇流器。由于电池的“箝位”作用,看不出其恒压指标,即稳压指标,如果稳压质量好,必定采用电压负反馈闭环控制,这样,无人管理充电电流也会降下来的;简单的可控硅开环控制,在电压稳定的大中城市也可以,但是在农村、郊区电压不稳定的地区,要注意电流降下来没有,不要充坏电池。
820
发表于 2008-2-22 11:56 | 只看该作者
电阻性负载的特点,就是电压和电流同相位,注意,电压瞬时值升高,电流随之同步升高,电压瞬时值下降,电流随之同步下降;电感性负载的特点,就是电压和电流不同相位,电压超前电流90度;电容性负载的特点,就是电压和电流也不同相位,电压落后电流90度。这对中学生讲,是抽象的。
交流电经整流成为馒头型脉动直流电,电压瞬时值升高,充电电流随之同步升高,这就具备电阻性负载的特点。电池由于电动势的箝位作用,不能象电容一样,两端电压随交流电的正弦波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