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eff4steel 于 2013-2-13 00:03 编辑
话归正传。
在复魔半年后,感觉至少有那么点手感可以在孩子面前秀飞行而非炸机了,也有了临场处置的经验不至于操纵失控危及孩子,我就觉得应该慢慢找时机带儿子出去感受航模的乐趣。
多年以前,我带孩子他 妈去上海F1飞场,她就曾说过,将来孩子要是个儿子,不定会迷上航模,你俩就爽歪歪了。
上海的世纪公园里有两处不大不小的草地。我带着儿子去飞小飞机SU26,他几个折腾把机翼、起落架都弄废了。修好机翼,拆了起落架,我飞过很多起落。有几次他高高兴兴骑在我肩上看,但回忆中他最兴奋、至今也津津乐道的却是SU26上树后的营救故事。树林旁芦苇地里我编造的蛇的恐怖故事、鞋带的应急使用、树枝和芦苇杆的捆扎,这些都成了他幼时回忆的一部分了。
也许很多模友有个同感:一般观众并不知道特技飞行动作的难度,也不关注一些器材的优劣,他们的好奇与兴致往往是速度、大小、和高度。2012年Z84飞翼就很流行,它呼啸的声音、高速的通场、笔直的穿云都很吸引眼球。唯一令我迟迟没有下单的顾虑就是群里一个模友被后推的尾桨割伤手指的经历。为了吊足孩子的胃口,我想玩转一架更小更安全的飞翼。地平线的F27Q就这样加入了我的飞行小队。首飞小飞翼很顺利,可快可慢。期间有模友试玩炸机4截,但修理也很容易。该小飞翼因对飞场和天气的低要求,很方便随车携带,见缝插针的飞。而它特有的高速与灵巧性也使其自身很耐玩。
今天下午,苏州地区飘了零星的雨,阵风时大时小。我又带上儿子去石湖公园飞了地平线的F27Q小飞翼。
2S的无刷动力,模型可以稍大稍重些,速度也够快,抗风性自然比1S的有刷动力强不少。F27Q因为薄翼型的飞翼设计,速度恐怕是地平线目前2S动力模型中最快的,当然抗风性也是最好的。
200MAH的2S电池非常小,易于充电和携带。对于小飞翼而言,如果动力开开关关,飞个7分钟不成问题。
我一直尝试F27Q的穿云,无奈的是,它可以穿,我甚至觉得对它微型的DSM2接收,穿越的高度也不至于脱控,只可惜,我的视力多少次灭了我的信心。实在是看不清了!每次飘下来的时候,我又尝试广告视频中小飞翼自旋的特技。这架飞翼没有AS3X,却有一般飞翼省却的方向舵。它不但有方向舵,还是双垂尾的双方向舵。我至今也没做成这个特技。很小半径、保持水平、无侧倾的盘旋落地能实现,但绕重心位置的自旋总无法保持水平飘落的姿态。虽然猛打方向舵的同时我保持最大拉杆量,但该动作的进入姿态似乎有讲究。我也怀疑过是否重心靠前了,但毕竟通场无论快慢俯仰安定性都很好,基本不用动推拉杆,因而重心这个因素也被排除了。如有高手实现过这个自旋降落的特技,敬请赐教。
F27Q是架好飞翼,好到我觉得手上这架如果飞烂了,我会考虑再入手一架。 |
-
F27.jpg
(138.86 KB, 下载次数: 47)
年初一的新年首飞,可见F27Q相比1.2米翼展的3D飞机,尺寸是多么小巧。
-
石湖公园.jpg
(109.77 KB, 下载次数: 42)
石湖公园其实是水机的理想飞场,下回带儿子来这里玩A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