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junli 于 2007-1-18 12:10 发表
辉盛的一种70mm的,据厂家报出的数据就可以达到1000g,但电流大的离奇。可是风速就是低,除非是要飞3d动作才只追求推力,涵道浆大部分都装仿真战斗机,如果飞不出速度,也就失去了仿真的意义了。
辉盛有两款涵道,但好像厂家的数据没有说可以达到1000g啊:em22:
还有涵道暂时是不可能跟螺旋桨比的,涵道本来效率就不高啊。国外的厂家也说静推力不是一切,但我认为,不谈静推力,一切免谈。螺旋桨的推重比要超过1很容易,但要涵道的推重比超过1,容易吗?我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多模友一提涵道就提风速,推力不谈,有风速,飞机就飞得很快啦:em17: 。那多少风速飞机才飞得快呢?这个有人回答吗?好像没有模友提供过这样的数据,多少风速就等于飞机飞多少速度。我对涵道推力的认知是因为我试过很多涵道,对涵道推力的重要性,深有体会,试问现在有多少人飞涵道飞机啊,市面上有多少涵道产品,效率怎样?推力如何?不要光提风速啦,还有很多因素的,如涵道效率、转速、电流、电压、有没有过载,这些都很重要,我在测试涵道时,也会把推力、风速、转速、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记录下来,而不只是一个风速!
还有,看过之前论坛上涵道红箭的片段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模友,那是高推力下的结果。
这是国外厂家提供的一些信息:
推力對模型重量的比例:
慢速模型約0.3~0.4
中速模型約0.4~0.6
快速模型約0.6~0.8
0.8以上: 未來的目標!
[ 本帖最后由 boxiongxiao 于 2007-1-18 16:2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