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c_nmusi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轴双桨自动驾驶直升机

[复制链接]
7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0:49 | 只看该作者
画了2天时间,针对新机架重新设计电路板。将几乎所有的传感器都集成到2块30mmX90mm的小板上。
元件挤得好密啊,不知道布线会不会遇到困难。



包括了:
3轴陀螺仪
3轴加速度计
2维电子罗盘
uBlox-5 GPS + 后备电池
MPX41115A气压传感器
MicroSD卡
JN5139 Zigbee 无线模块
DS18B20温度传感器

专门用了一个M8做PPM解码,可以支持8通道输入和8通道输出。
外加6组I2C扩展总线。

这2个板组合起来的大小也可以放到火狐200上,我想450也应该是没问题的。
火狐100稍微小了点,不过要想装也没问题。

[ 本帖最后由 c_nmusic 于 2009-4-17 09:36 编辑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722
发表于 2009-4-10 08:47 | 只看该作者
:em24: 高人
72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5:59 | 只看该作者
花了2天时间,终于把线都布好了。
难度真大,不得已只好用7mil线间距了。就这样还要到处挤来挤去。

发走去做了,希望没有什么重大错误,毕竟都是一直在使用的电路。
724
发表于 2009-4-13 04:36 | 只看该作者
:em26: 高人!
72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9:14 | 只看该作者
新的机架到了,大概组装了起来。


用了一些铜柱,有点重了。目前没有电调和导航系统的重量是800克,电池已经包含了。
整个电路板机架的总重量是220克,比以前轻了。马达一个是50克,4个就200克。
电调差不多20克一个,4个80克。桨夹和桨的重量还没量,应该没多重。

去掉铜柱、轻了一点,现在是720克。看来再减恐怕有些难度了。

[ 本帖最后由 c_nmusic 于 2009-4-15 09:53 编辑 ]
726
发表于 2009-4-15 18:09 | 只看该作者
:em26: :em26: :em26:
头像被屏蔽
727
发表于 2009-4-15 18: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厉害阿...
感谢楼主提供的PPM代码,我用在了固定翼飞机的自动驾驶上,效果很好.
7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31楼 的帖子

呵呵,恭喜恭喜。

什么时候来个视频看看?
:em21:
头像被屏蔽
729
发表于 2009-4-16 2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_nmusic 于 2009-4-15 19:24 发表
呵呵,恭喜恭喜。

什么时候来个视频看看?
:em21:


现在只做了地面测试,效果很好.舵机反应灵敏,无抖动.
这半个月要出去学习,五一进行试飞,到时一定把视频附上.
730
发表于 2009-4-17 00:07 | 只看该作者
一口起看完。。太强了。佩服
73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7:08 | 只看该作者
试了一下摄像头的安装,新机架看起来比较灵活。



从左往右,MiniDV,串口摄像头,1.2G无线摄像头模块。
比较郁闷的是1.2G的发射部分,那个天线实在够头大,不如2.4G的来的体积小。

目前也在考虑利用串口摄像头+ZigBee做一个简单的图像传输模块,ZigBee有31KB/s的速度,加上JPEG的压缩,也许可以做到3FPS也说不定。
串口的115200最多只有14KB/s,也许可以传一些简单的缩略图当作预览。
732
发表于 2009-4-17 22:14 | 只看该作者
真强家伙,不是我等能学了得
73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16:2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几天把控制电路板焊好,可惜又犯了低级错误,2块板之间的插针顺序给弄错了。:em25: 结果只好只用一块板飞。



初步的地面测试差不多了。用拆板的陀螺仪就是不大可靠,先后焊过5个才找到3个好用的ENC-03。
现在外面要下大雨,地上都是湿的,没法去外面试飞了。只好等明天。
734
发表于 2009-4-28 18:19 | 只看该作者

c_nmusic

c_nmusic  您有联系方式吗?我也在DIY这些东东!
735
发表于 2009-4-28 18:20 | 只看该作者

c_nmusic

我用了ST的MEMS工艺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芯片。

希望能和您交流,谢谢!
736
发表于 2009-4-28 18:24 | 只看该作者

c_nmusic

wwwwwwwww.jpg (17.07 KB, 下载次数: 30)

wwwwwwwww.jpg
73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21:39 | 只看该作者
好啊,欢迎交流啊。
我的MSN cnmusic2@msn.com

[ 本帖最后由 c_nmusic 于 2009-4-28 21:42 编辑 ]
738
发表于 2009-4-29 10:12 | 只看该作者
无语了,,,还没有看完,,先顶顶先,!!!!!!!!!:em16: :em17: :em23:
73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4:2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直在研究MK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融合代码。我看的是经过killagreg重新修改过的MK 0.71h的代码,里面把原版的德文函数名、变量名、注释等大部分都翻译成了英文,看起来容易不少。 V0.71h Code Redesign killagreg.rar (186.5 KB, 下载次数: 135)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解,我觉得MK的融合部分一共通过3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是即时融合,通过当前加速度计的数值做移动平均得出大致的偏转角,然后和陀螺仪积分进行对照,当中用到一个系数。得到的差异经过限幅后补偿进I里。这种逻辑UAVP也有,不过UAVP只是将幅度限制到了+1,-1之间。而且这个逻辑是UAVP 3.15里的唯一融合逻辑。

具体代码位于fc.c文件的890-946行。

第二种是稍微长期一点的融合。通过一个256次累加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积分,然后将积分总数除以256得出平均的加速度计积分和陀螺仪积分之间的差异,依次作为融合参数。

这个逻辑UAVP中没有,而且这个逻辑我觉得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逻辑。如果只有第一种逻辑非常容易引起震荡,原因就是在四轴平衡时积分并不为0。但这种逻辑会和第一种逻辑打架,所以参数调整好是重点。UAVP中的取代代码是在积分过程中不断对积分值进行衰减,用+1,-1的方式让积分逐渐回到0。

还有一个就是由于这个逻辑是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积分比较,而加速度计只要有偏转积分就会一直增加,而陀螺仪不是。所以在实际使用时要注意调整量的大小。在MK里对这个调整量连续除了2个256。

这部分代码位于fc.c文件的949-992行。

第三种逻辑是用来修正陀螺仪的0点漂移的。这部分代码我看的不是很明白,而且看起来这个代码默认没有启用,所以也没花太多时间去理解。

这部分代码位与fc.c的1002-1083,可以看到它最后都修正AdNeutralRoll和AdNeutralNick了,就是陀螺仪的中立点参数。

目前我也实现了前2种融合逻辑,现在的问题是相应速度太慢,都倾斜1秒钟了马达才开始有反映。:em25:
还需要不断调整啊。:loveliness:
740
发表于 2009-4-29 16:02 | 只看该作者
我顶!!!!又一次阅读了一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