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爱世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号新帖,我设计的450共轴。最新结构在136楼,这个更好,上下差动,总距几乎不变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7:29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7:28
刚看明白,小图太不清晰了。。。。。。原来你是用sf臂上下滑动控制下旋翼螺距的啊。
那要这样的话我画的 ...

对,下十字盘中间还有一段管,控制下螺距差动。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2
发表于 2012-10-3 1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京青年 于 2012-10-3 18:51 编辑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7:29
对,下十字盘中间还有一段管,控制下螺距差动。

略微改了一下,这样就和你sf臂控制下旋翼螺距不冲突了。

蓝色滑块和sf臂连接,可以上下滑动,拉杆改成连接到sf臂这里的话,就不会影响上旋翼的螺距了。图上那个黄色的上旋翼相位器,其实可以省掉,前提是连接sf臂的连杆强度够高就可以了,用类似dfc的结构维持相位。
只是这种方案,要在遥控器里面设一些混控,否则打方向舵的时候飞机高度会有影响,不过这混控也不难编。


43
发表于 2012-10-3 17:57 | 只看该作者
太复杂了,不知弄个双桨共轴有什么好处?能3D吗?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7:5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7:48
略微改了一下,这样就和你sf臂控制下旋翼螺距不冲突了。

蓝色滑块和sf臂连接,可以上下滑动,拉杆改成 ...

这样可以,我也想过,只不过现在的我觉得也不复杂,你这样四根杆还是会有差别。这个方案可以试试
45
发表于 2012-10-3 1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京青年 于 2012-10-3 18:03 编辑
火旋风 发表于 2012-10-3 17:57
太复杂了,不知弄个双桨共轴有什么好处?能3D吗?

上下都是变距桨,3d从理论上来说没什么不可以。上下旋翼的螺距是联动的,都可以同时瞬间切到负螺距,为什么不能3d啊?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7:59 | 只看该作者
火旋风 发表于 2012-10-3 17:57
太复杂了,不知弄个双桨共轴有什么好处?能3D吗?

喜欢,可以航拍,直升机最早不是用来飞3d的,并且这是个技术难关
47
发表于 2012-10-3 18:05 | 只看该作者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7:58
这样可以,我也想过,只不过现在的我觉得也不复杂,你这样四根杆还是会有差别。这个方案 ...

我草图不可能画的很标准啊,那四根连杆如果设计的好不会有“差别”啊?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0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7:48
略微改了一下,这样就和你sf臂控制下旋翼螺距不冲突了。

蓝色滑块和sf臂连接,可以上下滑动,拉杆改成 ...

我最早就是用的标准件设计,为的省钱,如真的做成了,再优化结构。
还掉吊高度完全可以手动补偿,反正共轴机自旋又不会很快,上下旋翼有一点螺距差就会转向。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09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8:05
我草图不可能画的很标准啊,那四根连杆如果设计的好不会有“差别”啊?


两根是一体的,两根是有铰链的,难免会有差别

下面的raduis连杆会向内倾斜
50
发表于 2012-10-3 18:11 | 只看该作者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8:08
我最早就是用的标准件设计,为的省钱,如真的做成了,再优化结构。
还掉吊高度完全可以手动补偿 ...

不用手动补偿,只要高端遥控器上设一个方向舵和螺距的混控曲线就ok了。混控设好的话,等于是下旋翼减小螺距的同时上旋翼加螺距,或者相反,这样总螺距等于没变,高度就不会变化了。
这种用电子混控的方式比机械混控实在的多。
51
发表于 2012-10-3 1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京青年 于 2012-10-3 18:20 编辑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8:09
两根是一体的,两根是有铰链的,难免会有差别

下面的raduis连杆会向内倾斜

四根都做成一体的貌似也没有机械干涉。我目前是没看出有干涉来。上下斜盘同时倾斜,连杆和斜盘是平行四边形关系,下旋翼螺距又是靠sf臂控制的,这四根连杆完全都可以做成一体结构,这样还省了上斜盘相位器了呢~
做成图上这样还更简单了。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2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8:19
四根都做成一体的貌似也没有机械干涉。我目前是没看出有干涉来。
做成图上这样还更简单了。

那这样的话,下面的sf支架还怎么上下移动啊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21 | 只看该作者
sf臂是铰链固定在滑块上的
54
发表于 2012-10-3 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京青年 于 2012-10-3 18:30 编辑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8:20
那这样的话,下面的sf支架还怎么上下移动啊

恩,好像是有点干涉了,那还是要铰链结构,不过我倒是觉得有铰链的话这点问题也不大。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24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8:22
怎么不能移动?sf臂看成跷跷板的话,上下移动的等于是跷跷板的**支点,你再仔细想想看?

那个sf臂的支架还要上下移动啊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25 | 只看该作者
你是怎么发图的,我都发不了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3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8:22
怎么不能移动?sf臂看成跷跷板的话,上下移动的等于是跷跷板的**支点,你再仔细想想看?

如果设计得好的话,当sf支架不动,外连杆上下移动,上移时与主轴的距离靠近,(平行四边形原理),这样不会有干涉,但是,方向舵机会随时自动调整,sf支架会动,静止时不会干涉,一动就干涉,往里拽,或往外推
58
发表于 2012-10-3 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京青年 于 2012-10-3 18:37 编辑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8:25
你是怎么发图的,我都发不了

sf臂略做修改就行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18:3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青年 发表于 2012-10-3 18:34
sf臂略做修改就行

对,想到了。默契啊
60
发表于 2012-10-3 18:37 | 只看该作者
爱世嘉 发表于 2012-10-3 18:37
对,想到了。默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