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to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斗胆想做CNC控制器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9-6 08:53 | 只看该作者
用单片机编程复杂,何不用现成的运动控制芯片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2
发表于 2012-9-6 09:3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早做出来
43
发表于 2012-9-11 17:09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的。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1:0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长时间了,思路还没有,不过初步的想法是,先把G代码编译器做出来。谢谢各位坛友的支持,等有新的进展了再向各位坛友交代。
45
发表于 2012-9-12 15:3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成果
46
发表于 2012-9-12 16:44 | 只看该作者
到这个份上,直接上运动芯片好过啦,如mcx314之类的。至于人机界面,这个好办了,arm9 ,11也烂通街了。平日维修工业设备时不时都有见到采用6410的核心板。有能力开发的赶紧上啊,要不,可以不用运动芯片,emc2不是开源的嘛,研究透了他,再开发一个硬件,嘿嘿,又是自主产权啦。
47
发表于 2012-9-13 18:38 | 只看该作者
建议用STM32单片机,资源丰富,编程有固件库支持。再加上MAXII作为脉冲发生器。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这个小项目卡在 三轴联动的空间直线插补算法 上了,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49
发表于 2012-11-22 21:54 | 只看该作者
你看去看看arduino上实现的很多开源项目。。。。里面成群结队的免费的插补算法。。。。。直接4轴可以用的都有,只需要个2860的avr板子而已。。。。。
50
发表于 2012-11-23 18:18 | 只看该作者
一片STC 51就能完成楼主所想,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水平和精力!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20:0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又卡在    圆弧插补算法    上,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52
发表于 2012-11-28 21:14 | 只看该作者
toly 发表于 2012-11-28 20:05
现在又卡在    圆弧插补算法    上,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没有研究过查补算法。
我想圆可以近似用等边多边形来模拟,把每个顶点的坐标算出来,连起来就成了一个圆。
比如6边形,每个顶点相对于圆心的角度间隔是360/6=60度,根据圆的半径和角度,很容易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算出顶点相对于圆心的坐标,然后再加上圆心的坐标就算出顶点的绝对坐标了。

按照特定的精度要求,大直径的圆所需的多边形的数量要比小直径的多,具体你自己算一下2点之间弦直线段与圆弧段拟合的误差来定。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08:59 | 只看该作者
qingdiy 发表于 2012-11-28 21:14
没有研究过查补算法。
我想圆可以近似用等边多边形来模拟,把每个顶点的坐标算出来,连起来就成了一个圆 ...

也考虑过这样做,但是单片机的运算能力有限,计算量大的话速度会降下来,所以在考虑运算量少的算法。
54
发表于 2012-11-29 09:04 | 只看该作者
toly 发表于 2012-11-29 08:59
也考虑过这样做,但是单片机的运算能力有限,计算量大的话速度会降下来,所以在考虑运算量少的算法。

先算好,缓存,再执行呢?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0:17 | 只看该作者
qingdiy 发表于 2012-11-29 09:04
先算好,缓存,再执行呢?

数据量少的话,是一个好的方案,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8:29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般的运动控制方法,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7:50 | 只看该作者
再顶一下。。。
请教一般的运动控制方法,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58
发表于 2012-12-10 18:06 | 只看该作者
只有羡慕你们这些有学识的人了
59
发表于 2013-3-16 13:01 | 只看该作者
学单片机的时候就是单片机+ULN2003+步进驱动器 电机就能转起来了。
60
发表于 2013-3-16 20:14 | 只看该作者
toly 发表于 2012-12-10 17:50
再顶一下。。。
请教一般的运动控制方法,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楼主,可以网上搜索一下数控插补原理,逐点比较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包括直线和圆弧插补都可以实现(其实现在的数控系统也并不比这多什么东西,很多都是辅助功能比较多,数控的根基就是插补)

我当时所学的插补原理就是逐点比较法,其实你不防可以先以此原理研究一下,这个比很多多段直线逼近理论更靠谱一些,多段直线逼近是CAM的事,与插补原理关系不大,
当然发展到今天肯定有了很多变化,先学会会走路,走好路,然后再考虑跑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