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al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动手试验锂聚合物充电截止电压的影响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12-8 14: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malaya 于 2011-12-7 12:13 发表


这个真是一言难尽。
锂电这个玩意,只要用,就会“影响寿命”,甚至不用也不行,放在那里也在自然衰退。但还好有几样原则可以让这个衰退的速度慢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1) 极尽所能,缩短停留在充满电状态的时间 ...


我菜鸟,说说我 的吧
一般飞3分半钟到4分钟,下来就3.78左右,动作大了点就3.73了,其实能多飞半分钟不过又何必捏,已经很累了,况且过来3.7X踏进3.6的门槛,电压就掉得很快了,保险起见呵呵:loveliness: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2
发表于 2011-12-8 1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yqop01 于 2011-12-8 14:36 发表


我菜鸟,说说我 的吧
一般飞3分半钟到4分钟,下来就3.78左右,动作大了点就3.73了,其实能多飞半分钟不过又何必捏,已经很累了,况且过来3.7X踏进3.6的门槛,电压就掉得很快了,保险起见呵呵:loveliness:


也说说我的做法:

*) 玩车,船等“平面模型”:
低压保护LVC设在3.2~3.4V,跑到LVC触发,速度骤降,缓缓驶回身边,电池取下,不充,就那么放着,下次用之前再充。

*) 玩飞机:
说不准何时会来一阵妖风,让你对不准跑道不得不多次尝试,所以必须留出足够的电量余量。LVC设3.6V,但从来不等它触发,而是靠控上的计时器报警(计时器跟油门保险开关联动),它会提前半分钟开始“Be-Be-Be.....”,听到即马上回航做着陆动作。回来之后一般都有3.6~3.7xV的剩余电压,也是不充,就那么放着,下次用之前再充。
43
发表于 2011-12-8 1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malaya 于 2011-12-8 15:43 发表 也说说我的做法:*) 玩车,船等“平面模型”:低压保护LVC设在3.2~3.4V,跑到LVC触发,速度骤降,缓缓驶回身边,电池取下,不充,就那么放着,下次用之前再充。*) 玩飞机:说不准何时会来一阵妖风 ...
感谢分享,我也是油门联动计时
44
发表于 2011-12-13 12:44 | 只看该作者
:em15: :em15:
45
发表于 2011-12-14 16: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精神可嘉:em15:
46
发表于 2011-12-15 16:56 | 只看该作者
锂电与镍镉有着很大的不同,锂电的结构和化学特性迫使其不能承受过冲和过放。完全不同于镍镉,镍镉可以用到最后‘一滴’充入的能量,你可以让车停在跑道上,船停在水里,跑不动为止;而锂电不能,锂电不允许完全放光其存储的电能,过度放电将引起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有起火甚至爆炸的可能。至于充电,锂电在充完后如果继续充电,会发生金属在电极上的沉积,结果是容量锐减,而且不可修复。可以说锂电是最娇气的。
本菜以为,如果想彻底了解你手里的锂电的特性,就需要对同一型号/规格的电池抽出一支来做充放电的试验。方法是用1C的电流将其充到4.2V,在电压超过4V后开始监视温度,可以每分钟为间隔,当观察到温度有一突变时要立即停止充电,不然就一直充到 4.2V。记下当时的电池温度和室温。
放电时建议用5C的电流横流放电,同时记录时间,电压值,可以每十秒记录一次。一直到电压陡降,到电压降至3V时停止,做出曲线,把时间等分,就可以得出各个余电量(%)时的电压,这就是你这块电池的特性,到底要充到多少放到多少,全在上面。如果你的电池都很一致,这就可以是你的标准。
47
发表于 2011-12-15 17:28 | 只看该作者
LS方法很新颖! 靠“温度突变”停止充电。 请问“温度突变”是升高? 还是降低? :em22:

PS: 您所列 过放 与 过充 的后果,貌似反过来就对了。:em00:
48
发表于 2011-12-15 1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楼 Himalaya 的帖子

过充过放都会使锂电发热,内压升高,直至起火爆炸的,这就是为什麽要在手机或笔记本的电池上加保护电路。具体的原因是(简单的说):在过充发生时金属锂在正极表面沉积(类似电镀),同时,负极变成为氧化促进剂,电池内化学很不稳定,并且放出氧气,同时电池发热。
放电时如果电压低于安全值(对于石墨电极的电池是3V,对使用焦炭电机的电池为2.5V)时,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也开始加剧,电池热稳定性变坏,也就是会升温,升温升压造成电池的损坏。这就是为什麽有的朋友的电池放在那儿就自己鼓肚子了。
所以我用实测充放电特性的方法来确认电池的‘包线’。其实基本上不会超出3V-4.2V这一区段的,但是你最好有自己实测的剩余电量VS电压的资料,因为你只能测量电压。心里有了‘底’,你就可以放心了。
49
发表于 2011-12-15 19:01 | 只看该作者
P.S.: 喜马拉雅,其实我用监测温度只是一个预防不测的手段,以防电池在4V时就已经充满了(是说充满了也只有4V的话)。正常情况下电池是很‘凉’的,突然的温变意味着内部的反应巨变。
50
发表于 2011-12-16 00:39 | 只看该作者
拍这些头片看来很累人啊
51
发表于 2011-12-16 13: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ohny05 于 2011-12-15 19:01 发表
P.S.: 喜马拉雅,其实我用监测温度只是一个预防不测的手段,以防电池在4V时就已经充满了(是说充满了也只有4V的话)。正常情况下电池是很‘凉’的,突然的温变意味着内部的反应巨变。


嗯。加一重保险,总不是坏事。:em26:

温度检测在 NiCd NiMH 时代很重要,尤其是外场大电流充电的工况下。Nickel基电池在接近充满时会明确的升温,温升可以高达数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IR够低的现代RC用LiPo,在充电过程中基本不发热,甚至温度有所降低,表现出吸热反应的行为。如果以温升为充电截止条件,那么温度明显升高时LiPo已经严重过充了。何况温度检测比电压监测的响应慢得多...... 所以....你是对的!测温,可作为(也仅能作为)额外附加的一个“预防不测的手段”,非必要,也绝不可作为充满的判据。:em00:

PS: 竞赛级充电器,在NiMH时代都随机附送温度探头。现在LiPo成绝对主流,温度探头几乎都从标配中取消了,最多在机壳侧面留个接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