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我就是小龙 于 2011-4-28 20:34 发表
看看涵道机翼系统的屁股,673337
第二种起飞方式较舒适,能平行眼观八方操控航器,心理上也较踏实吧!美国飞天车是这样设计的!
这也考虑到跑道,一般飞机有专用跑道起降(采用机首上抬方式),你这是要能随地起降吗?那机首上抬在公路起降看不清前方视野,若要有专用跑道,概念等同目前机场设施,而以你设计机构能源损失大,搭小飞机就好。另外都会区地狭人稠交通量大,应该没法设置专用跑道。
且一般飞机起降都会滑行(直升机除外,因为是「直升」↑),除非一开始施以垂直方向升力,如美军V22风扇略前偏就已滑行数哩,就算有强大风扇将载人器具以「跳跃式起降」,安全及舒适性要续考虑,看不到前方的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
此外,设计好像怪怪的,涵道壁翼型与风扇升力完全无关,升力仅发生在机体快速前进,并非风扇产生(如同你坐在帆船上向帆以风扇吹气会前进吗?仅造成结构应力增大而已),起降之初升力发生在风扇推力藉由后翼下折产生向下推力是吧?这与「向量式涵道」道理一致,如AV-1B,再考虑你的翼型机构会增加涵道壁增厚及重量增加,不会如图画的漂亮,这样反而用向量式涵道结构简洁严谨可靠吧!或采F35方式起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