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中间名航局大哥讲得,代表官方的一个态度和处理原则,原来也是模友出身,国家航模队成员。他介绍上次bj那次无人机事情,苏27都起飞了,危害公共安全罪,3-10年。现在法规更新的速度没有飞行器发展快。希望企业能够有责任心,飞手有自律性,不要去挑战法规的底线。所以极飞的飞控有独 立黑匣子,一方面是记录,另一方面是阻止无人机进入敏感地区。换句话说,能够获得民航局认可的无人机,一定是有安全措施的,并且可避开危险区域。比如华盛顿禁 飞区,飞控程序检测到在此区域是不会起飞的。同时提到1.无人机飞控必须给相关部门留出接口(后门),接受监控和监管
2.任务型无人机飞行必须是规定航线,到当地空管局获取许可,飞行高度、线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