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c_nmusi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轴双桨自动驾驶直升机

[复制链接]
461
发表于 2008-9-3 10:5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的对这个的兴趣不大,不过LZ的精神值得敬佩。支持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62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19:3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直在忙MD500的飞行,今天终于可以带上全部载荷飞起来了。
真不容易,发现好多问题。

电路板的布线,在大电流情况下有很多问题。由于地线的关系,如果MOS电流大了,那么通过马达回流的电流会影响到电源模块。示波器上显示从2.6V到3.5V电压变来变去。飞线也不大好使,只好增大滤波电容,这才多少好一点。

从没有设计过大电流的电路,通过这次实践学习到很多啊。
463
发表于 2008-9-10 19:23 | 只看该作者
大LAMA比小LAMA更稳,但平衡锤打桨更容易发生,而且损失更严重,LZ用它做试验可要破费了.
464
发表于 2008-9-10 19: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顶!!  这么强悍! 就是顶!
46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9:31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比较郁闷,MD500全部载荷加上以后居然也飞不高。
看没改装前的马力很大呢,怎么同样的MOS,同样的电压到我这里就飞不高了呢?:em25:

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2天的时间,现在换用ESKY的370级别的马达,还没有满电试验过。不知道效果如何。
46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11:4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明白了马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已经为此换过MOS管,换过马达,换过MCU,重新调整过程序。



在我把和MOS相关的电源、地线以及电源插头等都换用粗线以后,问题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在马达测试的程序里,终于我手拿飞机也能感觉到有一股比较大的拉力了。
以前从来都是轻飘飘地,稍微用点力就可以把飞机拉住。

看来主要问题出现线宽上。不过按照我以前的理解,线窄了最多就是发热,怎么会影响到通过的最大电流呢。
这样子下一个电路板我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重新修改了。
:em15:
又学习到了新知识。
46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13:16 | 只看该作者
电流大了一点都不好玩,一下子把柜子上打出4道口子,连里面的木屑都看到了。
以前最多是有点印记,:em25: :em25: :em25:
468
发表于 2008-9-11 16:2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破坏份子。以后要弄个大笼子罩在外面飞了。:em15:
46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19:37 | 只看该作者
下午试飞了一阵子,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
基于俯仰角和翻滚角的漂移抑制一点都不好使,飞机随随便便就“乘风而去”了。:em25:

看来必须用摄像头了。
470
发表于 2008-9-12 14:23 | 只看该作者
:em15: 费半天劲找到问题根源是不是有如梦初醒的感觉?
47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ormular 于 2008-9-12 14:23 发表
:em15: 费半天劲找到问题根源是不是有如梦初醒的感觉?


有一种“原来我真的是白痴”的感觉。
:em15:
47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4 11:37 | 只看该作者
调通了离线升级功能,这样更新起固件来就方便了,有个串口就搞定了,无需JTAG调试器。
473
发表于 2008-9-14 23:57 | 只看该作者
强贴来留名了
47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1:3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尝试写了一个图像比较的Demo。可以识别出2幅图像中的相同部分。
将来用这个来配合摄像头进行飘移识别。

目前速度太慢,320X240的一幅图需要近3秒钟,还是在我的PC机上。
475
发表于 2008-9-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杀鸡用牛刀,用低分辨率的黑白图象就足已
47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3:59 | 只看该作者
处理的时候当然是转成灰度处理的了,用彩色显示看起来效果比较好。
另外这个图是照片了,不是摄像头给出的实际图像。
47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5:37 | 只看该作者
成功完成算法的优化+加入摄像头数据处理模块里。
以前需要3秒的算法,优化后需要0ms就完成了,当然是在PC机上计算的。

又花了一些时间修改摄像头处理插件,将摄像头的数据直接拿来进行识别。
虽然计算有些多,FPS下来了。不过感觉上处理漂移似乎差不多了。

晚一点上个录像。
47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20:07 | 只看该作者


图像里红框框出的是上一次的图像位置,根据这个信息就可以推算出摄像头的运行方向。
然后就可以依据这个控制飞机了。

当然都是理论上的,还需要实际用到飞机上测试一下。
47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5:01 | 只看该作者
实际试飞了一下,效果还是有的。
在弱风的情况下可以部分纠正飞机自身的漂移。

不过目前只是简单的比例算法,加上摄像头的干扰,PC端控制命令传输到飞机端的延迟等等,效果不是非常好。

看起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和以前的监控俯仰和倾斜角相比。
下面可以看看将这个算法放到ARM上,在飞机上直接处理效果应该更好。
480
发表于 2008-9-18 11:09 | 只看该作者
争取达到“BIGDOG”的平衡水平:em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