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modis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机绕线贴(Rcgroups/modisc)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12-9-6 15:2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标记之~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42
发表于 2012-9-7 08:52 | 只看该作者
列还
443
发表于 2012-9-7 11:20 | 只看该作者
444
发表于 2012-9-9 13:0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一下,慢慢学习~~~
445
发表于 2012-9-13 15: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技术贴
4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0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2-9-15 02:27 编辑

天蝎星HK4035 560Kv 12N10P

原厂:http://www.scorpionsystem.com/catalog/discontinued/motor/hk-40/hk-4035/HK_4035_560_XL/
Stator Diameter
40 mm (1.56 in)
Stator Thickness
35 mm (1.024 in)
No. of Stator Arms
12
Magnet Poles
10
Motor Wind
8 Turn Delta
Motor Wire
26-Strand 0.29mm
Motor Kv
560KV RPM/Volt
No-Load Current (IO)
2.1 Amps @ 8.4v
Motor Resistance (RM)
0.012 Ohms
Max Continuous Current
100 Amps
Max Continuous Power
4200 Watts
Weight
449 Grams (15.83 oz)
Outside Diameter
48.9 mm (1.9 in)
Shaft Diameter
5.98 mm (0.235 in)
Body Length
61.5 mm (2.38 in)
Overall Shaft Length
100.0 mm (3.93 in)
Max Lipo Cell
12s
Motor Timing
5deg
Drive Frequency
8kHz


重绕:
单根1.5mm(外径约1.6mm),11T  dLRK delta。(槽枝长度约8mm)



绕线采用单齿槽单方向绕法的另一种应用:(仅适用于dLRK,不适用于ABCABCABCABC)

1,取合适长度的一根线(1号线),长度以够绕两个齿槽为准。
2,其中点处折叠,绕上1号槽枝。先将此线的一端起,从槽枝内测起,绕该槽枝绕满。
3,准备第二根等长度的线(2号线),同步骤1,2,绕上3号槽枝。
4,此时将1号线较长的那个线头,从2号槽枝内侧起,与1号槽枝相反方向,绕好2号槽枝。
5,重复上述步骤,共用6根线依次绕满所有槽枝。
6,按线为dLRK。
447
发表于 2012-9-17 22:0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们讨论漆包线到底是单根粗线还是用多股细线.
以前我学做无刷电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交变电流有趋肤效应,在无刷电机工作时候,如果控制电流频率越高,交流阻抗越大
所以相同截面的线用多股的好.但绕制上估计手工难操作,所以一般厂家批量用绕线机弄一般都用多股的.
4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8:53 | 只看该作者
l456789 发表于 2012-9-17 22:05
看到你们讨论漆包线到底是单根粗线还是用多股细线.
以前我学做无刷电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交变电流有趋肤效 ...

Skin effect指的是电流方向按一定频率改变的电流在导线中流过时,会更倾向与沿导线表面流过,造成导线内部无电流通过,也就是导线电阻增大。

对于航模电机,我的理解是这个频率应该是电调的电子换向频率,也就是电子转速,或实际转速乘以磁铁数。根据skin effect的100%穿透深度频率表,和目前电调所支持最高电子转速(比如好盈是420000rpm),用1.5mm直径以下的线是完全不用考虑skin effect
449
发表于 2012-9-18 20:51 | 只看该作者
查了下铜的趋肤深度表:
f 60Hz 8.5mm
f 1kHz  2.09mm
f 10kHz 0.66mm
f 100kHz 0.21mm
f 1MHz 2.6mil
一般无刷电机是靠脉宽调制来达到调速的目的,PWM频率一般在数kHz到数十kHz,且为方波,不是正弦波,包含了丰富的高频分量
按楼主使用的0.64mm圆铜线绕制,应该有受到趋肤效应作用吧.
45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2-9-20 03:17 编辑
l456789 发表于 2012-9-18 20:51
查了下铜的趋肤深度表:
f 60Hz 8.5mm
f 1kHz  2.09mm

关于ESC的PWM控制,确实我不是很懂。但是你能解释下为啥蝎子不停的再出单根粗线绕的限量版而且卖得那么贵那么好?为啥K牌的电直电机都是单根粗线而且也卖得那么贵吗?那些大尺寸电直电机的实际转速都是比较高的哈。

我是这么理解的:
抱歉之前用手机回复你的,没能贴上我找的那个趋肤效应的网址:http://diyaudioprojects.com/Technical/American-Wire-Gauge/
最后一栏100% 穿透深度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只要在这个频率以内,就不用考虑趋肤效应。
如果单看电子换向频率,也就是电调所支持的最大电子转速,比如好赢的电调是420000rpm(2极电机最大实际/物理转速210000rpm。。。),即换向频率最高7000hz,即7kHz。
140.06411.628142.082.5258.2825.96700 Hz
150.05711.450341.653.18410.443524.78250 Hz


按这个表的数据,就是说使用1.45mm或1.62mm的线绕,就完全不用考虑趋肤效应。而实际上要接近电调的极限电子转速,也就是说比如一个8极外转子要达到50000rpm的实际转速,还是比较少见的。

如果说要考虑PWM控制频率,电调的PWM频率目前最低8KHz,高可以到16KHz,24KHz,那这个蝎子HK4540的咋混啊?http://www.scorpionsystem.com/catalog/motors/hk45/HK_4540/


你所说的"所以相同截面的线用多股的好"这一点我是完全同意的,但是问题是多股线往往比单根粗线的槽满率低很多。如果航模电机能将细线绕到这个水平,那就有点牛叉了,当然,其实这个也是单根线(只不过线比较细)。 该图片由henrym3提供
451
发表于 2012-9-20 17:35 | 只看该作者
靠,这个变态的电机,定子线完全挤在一起的,根本抽不出来。我用手钻从2槽之间钻进去,余下的一半用大力钳都抽不出来。mmd
452
发表于 2012-9-20 20:33 | 只看该作者
modisc 发表于 2012-9-20 03:02
关于ESC的PWM控制,确实我不是很懂。但是你能解释下为啥蝎子不停的再出单根粗线绕的限量版而且卖得那么贵 ...


你发的联接是美线规的参数说明,在趋肤效应这方面是吻合的.
AWG Diameter
[inches]
Diameter
[mm]
Area
[mm2]
Resistance
[Ohms / 1000 ft]
Resistance
[Ohms / km]
Max Current
[Amperes]
Max Frequency
for 100% skin depth
6      0.162        4.1148      13.3  0.3951               1.295928       37                1100 Hz                  
1.1kHz深度是2.0574mm

我查的表是
1kHz  2.09mm

趋肤效应是对导体上的交流电流作用,并不是无刷电机的电子换向频率.无刷电机线圈里通常最大的频率是PWM频率(当然100%占空比时最大频率是换相频率,但通常应用大多数时间没到100%).所以你所提到的那些电机并不是没受到趋肤效应作用,而是设计者考虑了安全裕量.比如设计使用了更粗的导线.
如果相同截面的线多股的电机效率应该高一些,发热量要小.
另外电机设计要考虑的其它因素还很多,比如绕制方便性,槽满率,发热量,高转速的机械强度等.

关于你提出的某品牌价格卖的好有很多因素,举例说全手工的劳斯莱斯比自动生产线的贵很多,也不说明手工的性能就好很多.

45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21:46 | 只看该作者
l456789 发表于 2012-9-20 20:33
你发的联接是美线规的参数说明,在趋肤效应这方面是吻合的.
1.1kHz深度是2.0574mm

“趋肤效应是对导体上的交流电流作用,并不是无刷电机的电子换向频率.无刷电机线圈里通常最大的频率是PWM频率(当然100%占空比时最大频率是换相频率,但通常应用大多数时间没到100%).所以你所提到的那些电机并不是没受到趋肤效应作用,而是设计者考虑了安全裕量.比如设计使用了更粗的导线.”:

这个设计使用了更粗的导线,我不是很理解,能否详细点解释下,这样如何能增加安全裕量?


”如果相同截面的线多股的电机效率应该高一些,发热量要小.、“

这一点是仅从趋肤效应考虑的吗?如果不存在趋肤效应,单根粗线和多根等截面积细线电阻一样,发热一样,但单根粗线的散热会好很多。

”关于你提出的某品牌价格卖的好有很多因素,举例说全手工的劳斯莱斯比自动生产线的贵很多,也不说明手工的性能就好很多.“

http://www.scorpion.powercroco.de/
这里无一不是单根粗线

454
发表于 2012-9-22 15:18 | 只看该作者
又是6个3612,kv470的,其实说实话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单线比多线效果要好的多了是,一个满槽率要高出很多,线圈和定子铁芯贴合的程度对电机效率也会有影响的,试想一下,你在一个线圈中间,放一个针,这东西也导磁,通电了之后,这个针上的磁力不大吧,但是要是把线圈是绕在针上的,就是贴合着针的表面的话,那么磁力就明显大多了
这就说明了,为啥第二层的绕组对电机的作用效率没有第一层的高
同样要是第一层的线圈和铁芯贴合的不紧密的话,对效率也会有影响,
电机的效果就是这么综合的体现出来的,至于那个肌肤效应也不知道怎么说了是,我也是理解的是换向频率。实际上电机中这些要是有影响我感觉影响小之又小,是想一下,工业使用中会有用1mm的线连续使用40a的电流的吗,没有吧,有这么大的电流充进去,在么有肌肤效应,导线里也挤满了电子,哈哈,实际上也是肌肤效应不会太明显尤其对于多轴电机来说的话,呵呵,但是多轴电机单线确是能获得比多线更好很多的效果




8.jpg (52.23 KB, 下载次数: 156)

8.jpg

16.JPG (46.1 KB, 下载次数: 114)

16.JPG

18.JPG (137.82 KB, 下载次数: 130)

18.JPG

23.JPG (95.06 KB, 下载次数: 156)

23.JPG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4:42 | 只看该作者
摩天轮1111 发表于 2012-9-22 15:18
又是6个3612,kv470的,其实说实话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单线比多线效果要好的多了是,一个满槽率要高出很多, ...

这一批看起来比上次精美啊!轴承是混合的吧?给力啊!气息看起来挺均匀的,给力!
456
发表于 2012-9-25 11:07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贴,喜欢啊
457
发表于 2012-10-1 14: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458
发表于 2012-10-1 21:05 | 只看该作者
459
发表于 2012-10-3 19:47 | 只看该作者
modisc 发表于 2012-4-6 20:17
另外在rcgroups上谈论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刷电机的顿感(特别是外转子),也就是用手转动转子一周,可感 ...

嗯,在调试不知品牌的交流伺服时很有用处,说明一下同样极对的电机所谓的“停”的感觉越强烈那么这个电机力驱越大,放过来失 磁的电机空载速度很高但力驱小很多,,,,
460
发表于 2012-10-4 00: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