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骑猪打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板冲浪者X1改便携式对插机翼、花哨自涂装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22:59 | 只看该作者
搁浅的鲸鱼 发表于 2013-5-28 18:32
想问楼主是喷的漆吗?

刷的丙烯颜料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3-5-30 13: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人才!必须顶起!
23
发表于 2013-6-2 11:56 | 只看该作者
手艺不错,我的都炸烂了
24
发表于 2013-7-24 20:0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可以参考下天狼星的对插方式!我觉得比较科学,不过就是需要在碳杆上打孔,对手工要求比较高!但是绝对一劳永逸!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0:39 | 只看该作者
ym5123f3s48 发表于 2013-7-24 20:05
其实可以参考下天狼星的对插方式!我觉得比较科学,不过就是需要在碳杆上打孔,对手工要求比较高!但是绝对 ...

碳管上打孔,强度会降低,我试过。先用棉线缠了1cm的宽度,然后点502固定,最后用钻头打孔,可是最后断裂的还是这个地方

26
发表于 2013-7-24 21:01 | 只看该作者
用碳管对接实在是不科学!碳管承受涨开力的本事也太弱,这方案如果不在翼碳管的头上套上加强用的金属管套,用不了几次就玩完!也就一米四的翼展,却要把好好的米长碳管截成半截,这实在是可惜!为什么不用横插?照样可以折装!
27
发表于 2013-7-24 21:03 | 只看该作者
ym5123f3s48 发表于 2013-7-24 20:05
其实可以参考下天狼星的对插方式!我觉得比较科学,不过就是需要在碳杆上打孔,对手工要求比较高!但是绝对 ...

商家也有如此的设计?在碳管上打洞真是没事找抽型,要是在军队这样做真该枪毙!

28
发表于 2013-7-24 21:03 | 只看该作者
骑猪打猎 发表于 2013-7-24 20:39
碳管上打孔,强度会降低,我试过。先用棉线缠了1cm的宽度,然后点502固定,最后用钻头打孔,可是最后断裂 ...

关键还是看受力了,如果机翼所有的力都是通过螺丝传递给碳杆的话,那飞不了几次碳杆就折了,这个我不否认。不过天狼星设计的优点就在于它碳杆上的孔并不用来承受升力,只是用来卡住机翼防止机翼脱落,而且打孔的位置是在碳杆外侧,即使真的飞行时打孔的附近断了,碳杆中间的地方也不会立马就断,保证安全!我装过好几架天狼星,试过3种不同的装配工艺。第一种就是粘死,那这不用说,强度没问题,但是带不走。第二种就是在碳杆上左右各打3个孔,总共6个孔,通过螺丝紧固在机翼上,机翼下表面那块用于托住碳杆的泡沫条没有上胶水。这种装配不能暴力飞,应力太大,折过一回,但是利于拆卸组装。现在用的方法就是碳杆外侧各打一个孔,总过打两个孔,通过螺丝卡在机翼上,机翼下表面那块用于托住碳杆的泡沫条粘死机翼上。这种装配受力较均匀,也可以拆卸,目前正在使用,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

29
发表于 2013-7-24 21:09 | 只看该作者
redsock2009 发表于 2013-7-24 21:03
商家也有如此的设计?在碳管上打洞真是没事找抽型,要是在军队这样做真该枪毙!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蛮好的!打孔归打孔,但是其失效形式不是严重的!单根碳杆的强度绝对比两根碳杆套接在一起强度要高很多,特别是套接的那根杆,由于结构限制它不可能做得很长,但它又处于翼根处,需要承受两边机翼所有的弯矩,应力反而更大,反而更容易断裂。而单根碳杆由于其完整性,整体受力,起码翼根处不会首先失效,即使打孔的地方断裂了,但是其远离翼根,起码不会瞬间折翼!

30
发表于 2013-7-24 22:03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31
发表于 2013-7-25 08:00 | 只看该作者
ym5123f3s48 发表于 2013-7-24 21:03
关键还是看受力了,如果机翼所有的力都是通过螺丝传递给碳杆的话,那飞不了几次碳杆就折了,这个我不否认 ...

没用过天狼星,不知道是怎么连接的,不过根据你所述方法,感觉还是不科学!碳杆上的孔并不用来承受升力,只是用来卡住机翼防止机翼脱落?有那么大的脱拉力?本贴用开肠破肚法在机翼上形成孔洞,有时连插拨都很费劲,根本用不着考虑脱前提下力!天狼星机翼上的泡沫条如果粘死,照样能形成孔洞,配合过紧,也是一样干嘛要打洞?象楼主的用拉片不也很好?,还要打六个洞?也太走火入魔!

32
发表于 2013-7-25 08:04 | 只看该作者
ym5123f3s48 发表于 2013-7-24 21:09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蛮好的!打孔归打孔,但是其失效形式不是严重的!单根碳杆的强度绝对比两根碳杆套接 ...

按理说受力最大的是碳管中间,强度最高的地方也应该是碳管中间,在中间打洞绝对是没事找抽型!你说的这个远离翼根显然是个误区啦,泡沫机身不提供支撑力,到最后还是反映到了碳管中间啊!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8:31 | 只看该作者
redsock2009 发表于 2013-7-24 21:01
用碳管对接实在是不科学!碳管承受涨开力的本事也太弱,这方案如果不在翼碳管的头上套上加强用的金属管套, ...

碳管的两端都用棉线缠绕1cm宽,点502固定的,就怕管口开裂。还有“横插法”请明示一下。谢谢。最近一直在纠结机翼对插问题,没车,只能把飞机拆了带
34
发表于 2013-7-25 08:36 | 只看该作者
骑猪打猎 发表于 2013-7-25 08:31
碳管的两端都用棉线缠绕1cm宽,点502固定的,就怕管口开裂。还有“横插法”请明示一下。谢谢。最近一直在 ...

为什么不用铁丝?效果要好得多!所谓横插法模型上用得很多,象楼主一米四翼展,用一根一米长碳管正好,连接时将碳管插到两机翼上孔洞中,再安装到机身上。两头机翼没碳管处粘埋上几根碳条就OK,

35
发表于 2013-7-25 08: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好
36
发表于 2013-7-25 09: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句话有问题啊!“这样机翼向下的拉力就会有一大部分作用在轻木片上,从而减小碳杆的压力。?什么样的拉力会作用到轻木片上?它就起个拉住机翼不脱离的作用,那来的向下力?如果说能提高机翼的安装角度刚性倒也还是不错的理由。
37
发表于 2013-7-25 09:48 | 只看该作者
NB 想问楼主是喷的漆吗?
38
发表于 2013-7-25 12:24 | 只看该作者
redsock2009 发表于 2013-7-25 08:04
按理说受力最大的是碳管中间,强度最高的地方也应该是碳管中间,在中间打洞绝对是没事找抽型!你说的这个 ...

这是机翼的一边,下面是碳杆


在碳杆的外侧打孔。天狼星上用的碳杆规格为8mm,我左右对称各打了一个2mm的孔

把托住碳杆的那根泡沫条粘在机翼上,并在相应位置打孔,垫木片,这样机翼就成为一体了。(打孔定位工作需在粘接前完成,一定要确保碳杆,机翼,托条三者的孔能够对齐才可粘接,否则就废了。另:粘接的时候务必把舵机装好,并一定要把碳杆取下,否则后果自负!)

把碳杆插进机翼里面,由于泡沫条已经粘死,此时的机翼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可以整体承受碳杆传来的力。直接把碳杆插进去。为了保证强度,机翼上表面我剪了一张电话卡作为垫片,并把电话卡粘在机翼上,防止螺丝直接作用在泡沫机翼上造成损伤。

为了便于演示,我把碳杆移到外面来给你看看,把碳杆上的孔和机翼上的孔对齐,然后插一根螺丝进去,穿过机翼以及碳杆,上螺母,螺母不需要太紧。


上好一边的螺丝以后就可以把这边机翼插到机身上去了。


另一边机翼照法炮制,插碳杆,插螺丝,上螺母然后就OK啦!

这种方法对打孔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对精度要求较高。所以装配前的事先规划非常重要,画好线,做好标记再下手,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拆卸,同时也不损伤翼根,碳杆依旧是一个整体,力学性能良好!不妨再研究研究,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欢迎指出,我们一起改进!

39
发表于 2013-7-25 12:3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楼主我和你的思路大体上差不多的!细节差异而已!我也是属于没车一族,只好在拆卸上大做文章,全机高度可拆卸,运输空间最小化!
40
发表于 2013-7-25 12:49 | 只看该作者
手艺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