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neosunris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全螺纹螺丝替换半螺纹有影响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06:45 | 只看该作者
jeanvinlau 发表于 2013-3-12 18:12
深有体会!除了寄罚单的时候速度好快也外……

前年的时候我在网上买了个过气的MID,5寸的…… ...

MIDI?还是MD?不过两者都好古老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3-3-13 08:26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地方用轴套螺丝还是必须的
23
发表于 2013-3-13 22:42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3 04:21
哇咔咔,刘兄发现木有,我们是同一天在5i注册的!

刚才买了好多螺丝,大约110颗,基本上把所有的型号都 ...

你把HK上面的寄回去换了?还是重新买了KST的?

24
发表于 2013-3-13 2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anvinlau 于 2013-3-13 23:10 编辑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3 06:45
MIDI?还是MD?不过两者都好古老了。


呵呵,两个都弄了个……都是没落以后我才收集的……

MID或许可以说就是现在流行的平板电脑的前生,但基于Windows系统……续航和速度是硬伤。

MID是早期的Atom 800Mhz/512MB,速度很慢,带wifi和3G网卡,图的就是能运行XP系统,时不时还是有点用,作为迷你终端调试交换机的时候用。
MD收的是SONY的N1,但只有1盘带子……纯粹怀旧一下了,呵呵。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3:52 | 只看该作者
acb_ye 发表于 2013-3-13 10:42
你把HK上面的寄回去换了?还是重新买了KST的?

那个退回Lakewood的仓库了,后来打算买KST的,但是KST老板跟我很谈得来,愿意免费送我一套舵机(3颗215,一颗515),而且用UPS给我寄来的。本以为今天到,结果reschedule了,明天deliver。从香港发出,昨天到了台湾桃园机场,估计今天夜里可以到我这里吧。真是很给力呢!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3:56 | 只看该作者
jeanvinlau 发表于 2013-3-13 11:06
呵呵,两个都弄了个……都是没落以后我才收集的……

MID或许可以说就是现在流行的平板电脑的前生,但 ...

哦哦,我理解错了,我以为是MIDI,一种音乐格式。我记得96年我刚买电脑的时候,我配的声卡是ALS007的,16位半双工。可以放WAV、MIDI、CD等等音乐。貌似CD是最简单的,因为解码工作交给光驱了。相对来说WAV的解码工作则完全有声卡负责,MIDI就更简单了,小巧,音质也不坏。MIDI本身不记录音乐,它只记录类似于乐谱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声卡对于同一个MIDI文件回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用过Netmeeting做网上语音聊天,因为声卡不是全双工的,所以别人说话的时候我就不能说,你说悲催不?嘿嘿,刘兄,你让我回忆起往事了。

27
发表于 2013-3-14 00:23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3 23:56
哦哦,我理解错了,我以为是MIDI,一种音乐格式。我记得96年我刚买电脑的时候,我配的声卡是ALS007的,16 ...

哇靠!那时候我还在用磁带疯狂录音呢……会响就满足了……
所以等我开始烧电脑硬件的时候,多半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了
有个东西不知道你是否关注过,就是创新的DDTS100外置**,到手后我那块A2ZS差点下岗了……
还好后来买到了A2ZS专用的光线输出子卡。这大概是我在网上购物买的最早的一批设备了……

我开始接触MIDI格式是在手机上了,主要倒不是因为音质……
而是MIDI格式体积极小!我的手机存储器只有1.7MB,当时我还写过一篇给C975瘦身的文章,得到广大机油的支持呢!
瘦身后刚好有3.4MB空间可用!差不多可以存储一首mp3了!

再后来TF卡月来越便宜,我这篇文章的实际价值越来越小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1:22 | 只看该作者
jeanvinlau 发表于 2013-3-13 12:23
哇靠!那时候我还在用磁带疯狂录音呢……会响就满足了……
所以等我开始烧电脑硬件的时候,多半 ...

光纤子卡没用过,一来感觉我根本用不上、二来当时价格也不菲。我知道有些声卡上面是自带光纤接口的。大概在99、2000年的时候,我把我的007声卡换掉了,主要就是因为是半双工的原因,另外那卡是ISA接口的。我换了一块不记得神马牌子的声卡,但是芯片好像是雅马哈740?反正比007要好,但是也不咋地。

大约在03年的时候吧,我换了一块主板,二手的,搭载的是AMD K6-2 233还是266记不清楚了,那个时候貌似要求不高的人都用集成声卡,所以我也没有单独配声卡,就用那块主板集成的AC97声卡。反正从那以后对声卡算是没有过多的要求了,因为即便是集成声卡,功能也已经很强大。

记得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大约2000年吧,我们班有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他有个MD。他对我说可以通过光纤跟声卡相连,至于具体连一起能干嘛我当时也没弄明白,现在看来应该是通过声卡以数字的方式来播放MD里面的音乐吧?

哎,想起过去这么多,觉得自己真的老了,现在总喜欢回忆过去。。。。

29
发表于 2013-3-14 01:31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3 23:52
那个退回Lakewood的仓库了,后来打算买KST的,但是KST老板跟我很谈得来,愿意免费送我一套舵机(3颗215, ...

哇,还真是不错啊。

那他有告诉你那个306G-HV 跟 KST215是同一个东西吗?

30
发表于 2013-3-14 01:31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4 01:22
光纤子卡没用过,一来感觉我根本用不上、二来当时价格也不菲。我知道有些声卡上面是自带光纤接口的。大概 ...

那个光线接口不是用来播放MD音乐的,恰恰相反,是用来自己录制MD音乐的,呵呵……
电脑上播放,光线输出,然后MD录音,几乎是纯数字的复制,音质嘛……
有的时候也会用一台CD机播放,另外一台MD录音,这东西当年可是“研究”了好久!
不过像你说的,当年是在太过于高端了……
那时候我还是在用磁带,但是终于用积攒了1年多的零用钱败了昂贵的FX877收放机,线控器是我头像这个的简化版本……
这大概就是我买的一个价格上千¥的电子类产品……我的败金之路的起点!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1:36 | 只看该作者
acb_ye 发表于 2013-3-13 13:31
哇,还真是不错啊。

那他有告诉你那个306G-HV 跟 KST215是同一个东西吗?

他说他们没有给HK做过,但是看参数完全是一样的。我们猜测有可能是HK直接把以前215的处理货拿过去然后换个商标就销售了,反正老版本的红色215外壳上除了贴纸啥都木有。这大概也是为啥KST把后来出的215都换成黑色外壳然后在壳上面还印了字的原因吧。

32
发表于 2013-3-14 01:42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4 01:36
他说他们没有给HK做过,但是看参数完全是一样的。我们猜测有可能是HK直接把以前215的处理货拿过去然后换个 ...

果然不是一样的东西。我猜测有可能是hk自己生产的山寨产品,或者找哪个厂做的。我当初怀疑他们不一样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尺寸不同。
你应该也清楚他们都是MKS DS95的仿品,所以参数肯定都一样的。但是仿得也有质量之分。

HK很多其它东西看起来都像是其他牌子帮忙贴牌生产,但是背后在搞什么鬼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在那上面买的东西也开始谨慎了。不过有两样东西我自己用了感觉还是很不错。一个是turnigy的电池,还有一个就是他们的橙子接收,都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1:47 | 只看该作者
jeanvinlau 发表于 2013-3-13 13:31
那个光线接口不是用来播放MD音乐的,恰恰相反,是用来自己录制MD音乐的,呵呵……
电脑上播放,光线输出 ...

Shoot!我忘了MD不是单纯的playback,它也可以录音的!老实说那时我也不过是用磁带机听音乐,感觉用电脑听太奢侈了。一来那时用的是14寸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每次开机都感觉头晕,貌似辐射量很高;二来开着那么大个台式机就为了听音乐,耗电+风扇等等的噪音也让人很不爽。哪里像现在,MP3、手机都可以听,即便是用笔记本电脑听音乐也没有那时头昏脑胀的感觉。时代真的不同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真的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啊。

还记得VCD么?当我第一次用我家那个笨重的台式机放出VCD的时候,兴奋地快跳起来了。我当时是用Win95+金山影霸,号称是可以在低配电脑上流畅播放VCD。当时梁肇新靠这玩意赚了不少钱,但是当他掘了第一桶金之后就跟金山分道扬镳了,自己开了豪杰公司,于是金山影霸变成了豪杰超级解霸。可是无奈我家电脑配置不行,超级解霸也无法非常流畅的播放,偶尔还有丢帧的事情发生。那时候整天想着怎么优化系统,使得VCD可以更加流畅,其实对我来说30帧/秒就可以了,不过我的配置(Cyrix P133+)即便连这个也达不到。

后来DVD出来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了当初弄VCD时的兴奋,DVD对我而言只是资料备份的载体而已。我想,以后更多的新东西会不断地出来,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些东西能带给我们的惊喜同我第一次在类似于小霸王学习机上敲出自己的名字相比,真的不可同日而语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1:50 | 只看该作者
acb_ye 发表于 2013-3-13 13:42
果然不是一样的东西。我猜测有可能是hk自己生产的山寨产品,或者找哪个厂做的。我当初怀疑他们不一样最大 ...

他家基本都是山寨货啊。但是就我买的这些东西来说,感觉还可以,YEP电调(山寨YGE)和那个电机都测试了,没有发现问题,做工也不错。以前买的电池、固定翼机机都还不错。其实这个舵机,KST老板也说问题不大,只是我觉得其中一个偶尔会在中点有点抖,想想还是要求退全款好了。丫的28号就寄到了,到现在还没给我退钱,我要时时刻刻盯着Paypal的45天期限!
35
发表于 2013-3-14 01:59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4 01:47
Shoot!我忘了MD不是单纯的playback,它也可以录音的!老实说那时我也不过是用磁带机听音乐,感觉用电脑听 ...

呵呵!MD最大的魅力应该就是这个吧,体积比CD更小,同时还保持接近CD的音质……
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己“灌制”自己的专辑!呵呵!

我接触这些东西比你晚了很多年,所以我接触的时候要稍微幸福一点了,呵呵……
不过第一次拿着VCD到电脑上看的时候!那个清晰度实在令我惊叹!不过用的是Windows自带的媒体播放机!

后来我家自己有电脑的时候,老爸还买过一套播放软件呢!就是豪杰解霸!不过后来这些东西慢慢被越来越强大的免费播放器取代了……

我和DVD的其一次碰面是很雷的,当时我叔有个影碟出租店,我早已听说DVD的诸多好处!看到了MIB2的DVD碟后,马上拿回家想尝试一下!
结果回家后,把光碟放入CD-ROM当中……迅速的找出Windows系统文件夹的DVD播放器……但是……呵呵……

36
发表于 2013-3-14 02:09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4 01:22
光纤子卡没用过,一来感觉我根本用不上、二来当时价格也不菲。我知道有些声卡上面是自带光纤接口的。大概 ...

对了,曾经那些光纤子卡什么的是很昂贵的,但我接触的时候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快没落了吧……反正我弄到手的时候很便宜……算上邮费,不到$10吧;

这些其实都是因为好奇心才弄来一试究竟的……那个DDTS-100    解  码 器上带很多输入接口,有模拟的,也有数字的,当然也有光纤输入。
声卡上的信号竟然可以通过一条“非金属”的线传输到 外置 解  码  器 上,当然这个过程传输的是光信号,两端都有光电转换的过程。
采用光纤输出,避免了额外的电磁干扰,理论上音质是要比采用“金属导线”传输的好一些……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2:12 | 只看该作者
jeanvinlau 发表于 2013-3-13 13:59
呵呵!MD最大的魅力应该就是这个吧,体积比CD更小,同时还保持接近CD的音质……
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己 ...

哈哈,这事情我也干过,放进去什么反应都没有。不过那个时候谁会想到如今连DVD也要被淘汰了,人们更多地是下 载高清电影在硬盘上看。当然了如果是盗版的话,这本身是不大好的,不过未来的趋势应该是人们花钱购买网上的服务来观看在线电影,比如这边的Netflix,一个月几美元可以无限制的在他网站上看电影,非常的划算。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02:12 | 只看该作者
jeanvinlau 发表于 2013-3-13 14:09
对了,曾经那些光纤子卡什么的是很昂贵的,但我接触的时候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快没落了吧……反正我弄到手的 ...

刘兄咱们这楼又盖歪了,貌似是我挑起的,嘿嘿
39
发表于 2013-3-14 02:20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4 01:50
他家基本都是山寨货啊。但是就我买的这些东西来说,感觉还可以,YEP电调(山寨YGE)和那个电机都测试了, ...

一说又歪了……

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现在还未睡竟然是因为得给之前充满的一堆电池放电……

上周末出去爽飞固定翼那天光顾着拍照,我的飞机显然没有升空的机会;
本来打算至少把电池贡献给他们用掉的,但显然老模们的电池实在太多了!
今天已经是第4天,必须给电池放电了……

这回难题来了,5、6块电池,一块一块用B6放电……
山寨的那两款放电速度倒是挺理想,就是格氏那块,放电用了差不多1小时……
看来很得找个可以放电的工具去……



也许你发现了,我接触的很多东西都是严重滞后的……

我接触电脑的时代像你说的,已经是集成的时代声卡已经是集成的了……
但反而在若干年之后,反而有了追求,换了创新过气的神卡!Audigy 2 ZS!镀金的接口,密密麻麻的元件,完全符合我喜欢的“观感”!


40
发表于 2013-3-14 0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anvinlau 于 2013-3-14 02:40 编辑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3-3-14 02:12
哈哈,这事情我也干过,放进去什么反应都没有。不过那个时候谁会想到如今连DVD也要被淘汰了,人们更多地是 ...


恩,不过我当时还非常自信!因为曾经把Windows系统为文件夹的住户摸了底朝天!知道里面有个DVD播放器!但是……后来才知道还需要DVD-ROM

我和光盘接触是大学时候的事了,因为经常和同学去电脑城攒电脑……和商家也有点熟,于是以稍微便宜的价格弄了个CD-RW
于是我就开始疯狂的刻录了!就像你说的,不停的把资料和影片备份到光盘上去……

再后来自然跟着时代的步伐换了DVD-RW,这时候刻录的内容就相对比较明确了,基本上全是电视的录像,网上下 载的小短片之类的……



而再再后来……硬盘接近白菜价了……有开始干相反的事情了,不停把之前刻录的光盘一一拷贝到硬盘上,在光盘上检索和播放太不方便了……

而再再再后来……网上的视频越来越大……基本上就不再考虑用DVD作为载体了……
于是又弄了一堆硬盘盒,直到去年弄了个4插槽的硬盘柜,最大容量12TB,当然我现在只装了8TB的硬盘,大概有6、7TB是那些“小短片”吧,你懂的,呵呵……

显然,在我买蓝光播放机之前,是不可能在和光盘有任何接触了……呵呵


在国内稻板的问题实在太严重了,但这可能是生活水平不同的缘故吧,
除了那些非常有钱的发烧友会有光盘架以外,多数人现在只能看点免费的“在线视频”,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