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Tor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数值计算来驳wowsjl提出的飞机飞行不靠伯努力原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5: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5:03 发表
1110964


那么,我来定性的解释一下机翼迎角为何会产生升力,增大迎角为何升力会增大。(空气动力学数值计算我已经搞不定了,全部还给老师了:em17:)

首先看看带翼型的机翼升力与迎角的关系。下面图片,我只画出机翼上表面,因为前面计算已经说明了,机翼下表面的冲击效应微乎其微,所以略去不计。

看完图片明白了吧?机翼迎角增大以后,对于流过它的空气而言,相当于凸出更多了,流过这个更加凸出的表面后气流速度增加更多,静压下降也更多,所以升力更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在学校风洞试验的时候,来流速度恒定的情况下,增加迎角后,位于机翼上表面后缘的静压计读数确实降低了。
而当机翼迎角很大的情况下,气流突然在机翼上表面后部分离,这时叫做“失速”(我们在来流里掺了烟气,所以看得一清二楚)这时,空气就变得像“沙粒”一样,“康达效应”消失了,伯努力原理也不再适用,机翼也没有了升力。

下面再说说KT机的平板机翼,这东西居然能产生升力?有这么神奇?
呵呵,其实,KT机的平板机翼,也是靠伯努力原理产生升力的。前提是必须有迎角。
正是这个迎角对气流产生了相当于“凸起的”机翼,看看下面的图片就明白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2-7-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orey 于 2012-7-24 15:56 发表


那么,我来定性的解释一下机翼迎角为何会产生升力,增大迎角为何升力会增大。(空气动力学数值计算我已经搞不定了,全部还给老师了:em17:)

首先看看带翼型的机翼升力与迎角的关系。下面图片,我只画出机翼上 ...


我就说你们凡事说到升力就扯上伯努利,伯努利理论是不需要角度的,它只研究翼剖面的气压差问题。
23
发表于 2012-7-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伯努利原理是在说明: 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em15:
24
发表于 2012-7-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5:56 发表
说句老实话我没精确试验过,但是可以从很多飞行器飞行的经验来看伯努利不是主要的升力,为什么,我举个例子,首先是KT扳机,它不是伯努利原理,它能飞,第二,很过飞机的雀降,就是失速前的降落,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 ...
首先,我想说,伯努利不是一种升力亦不是一种翼型,伯努利定律是我们已知的与流速和压强有关的一条定律。
其次,你说的两个例子,都是由于攻角是吧

[ 本帖最后由 Liushootin 于 2012-7-24 16:01 编辑 ]
25
发表于 2012-7-24 15:5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非常必要

原帖由 Liushootin 于 2012-7-24 15:41 发表

你可以概括的清晰的把你的观点再说一遍

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三个一知半解的原理,让人不知所措的结论。
26
发表于 2012-7-24 16:00 | 只看该作者
能量守恒定律是不需要它来说明的,早他之前就有人证明了
27
发表于 2012-7-24 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楼 Liushootin 的帖子

我说你们都把伯努利扯远了,扯大了,伯努利讲得就是气流流速快气压低,流速慢气压高,反过来就是研究飞机翼剖面形状的,和攻角啥的外在因素不搭界
28
发表于 2012-7-24 1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5:56 发表
说句老实话我没精确试验过,但是可以从很多飞行器飞行的经验来看伯努利不是主要的升力,为什么,我举个例子,首先是KT扳机,它不是伯努利原理,它能飞,第二,很过飞机的雀降,就是失速前的降落,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 ...
举例可以,说不符合什么就有些可笑了……
襟翼等增升装置的原理是改变翼型,增大翼面积,提高升阻比……
29
发表于 2012-7-24 16:04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脑子里固有的感念搞到无语
30
发表于 2012-7-24 16:06 | 只看该作者
伯努利讲得就是气流流速快气压低,流速慢气压高,反过来就是研究飞机翼剖面形状的,这个和外在因素有关系吗?外在因素不是伯努利的研究范围,这个是其他的范围,别什么都是伯努利,什么都当成伯努利了

[ 本帖最后由 wowsjl 于 2012-7-24 16:08 编辑 ]
31
发表于 2012-7-24 16: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6:02 发表
我说你们都把伯努利扯远了,扯大了,伯努利讲得就是气流流速快气压低,流速慢气压高,反过来就是研究飞机翼剖面形状的,和攻角啥的外在因素不搭界
我还是那句话,攻角不是升力的原因,而是升力改变的手段,原因是攻角的改变影响升力系数……
32
发表于 2012-7-24 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楼 Liushootin 的帖子

对啊,这个我认同啊,但是这个是伯努利的范围吗?
33
发表于 2012-7-24 1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6:07 发表
对啊,这个我认同啊,但是这个是伯努利的范围吗?
有啊。升力系数跟流速和空气压力有关系啊。前面那个公式

[ 本帖最后由 Liushootin 于 2012-7-24 16:09 编辑 ]
34
发表于 2012-7-24 16:09 | 只看该作者
我晕啊,这个是其他的空气动力学范畴好哇,我说你就把什么都当成伯努利了,才会有现在的分歧
35
发表于 2012-7-24 1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6:09 发表
我晕啊,这个是其他的空气动力学范畴好哇,我说你就把什么都当成伯努利了,才会有现在的分歧
而实际上伯努利所说的内容就是,流速和压强之间的关系啊

[ 本帖最后由 Liushootin 于 2012-7-24 16:12 编辑 ]
36
发表于 2012-7-24 16:11 | 只看该作者
对啊,但是你想,襟翼放下来之后还只是伯努利讨论的范围吗?这里还设计到空气阻力产生的升力问题,所以这里就已经不是伯努利的范畴了
37
发表于 2012-7-24 1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6:11 发表
对啊,但是你想,襟翼放下来之后还只是伯努利讨论的范围吗?这里还设计到空气阻力产生的升力问题,所以这里就已经不是伯努利的范畴了
我知道我给你说的可能没有权威性。
但是,你知道有升阻比这一说法吧,升力,阻力,不一样吧
38
发表于 2012-7-24 16:18 | 只看该作者
好,既然照你说的改变攻角不能增强上下翼面的压力差那么请问用双凸对称翼的特技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别再跟我说是空气“冲击”起来的,否则特技机低空飞行时地面上的人会被相同于飞机重量的空气压死
自己去翻Profili,图像中绿色朝上的箭头指压差升力,红色向上的箭头指你说的“冲击”升力,我不希望再有人被你说成固执,谁也没有把什么都堪称伯努力,而是你看什么都没有伯努力
39
发表于 2012-7-24 1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iqi1996823 于 2012-7-24 16:18 发表
好,既然照你说的改变攻角不能增强上下翼面的压力差那么请问用双凸对称翼的特技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别再跟我说是空气“冲击”起来的,否则特技机低空飞行时地面上的人会被相同于飞机重量的空气压死
自己去翻Profili, ...


请问,你看到我那句话写了“改变攻角不能增强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了”我只是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升力来源,除了这个压力差之外还有其他力量在支配这它
40
发表于 2012-7-24 16: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sjl 于 2012-7-24 16:22 发表


请问,你看到我那句话写了“改变攻角不能增强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了”我只是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升力来源,除了这个压力差之外还有其他力量在支配这它
回答我是是什么力量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