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ebula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款AURORA组装过程 陆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6: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速马模型 于 2010-11-11 15:41 发表
说好第二天给我答复的,我等了一天都没等到你答复,这会儿看到你把问题解决了我也放心了。

一忙把这事情忘了。呵呵。没事了,调整一下就好了:loveliness: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0-11-11 17:4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更详细的安装过程图片:

http://www.rcmania.hk/forum/view ... amp;extra=#pid15235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火星先生 于 2010-11-11 17:41 发表
这里有更详细的安装过程图片:

http://www.rcmania.hk/forum/viewthread.php?tid=2784&page=1&extra=#pid15235

谢谢。可惜还是没有关于油箱部分的详细说明。只能按照自己理解来装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02 | 只看该作者
更新一下。
先来脚架部分。

DSC_0067.jpg (144.58 KB, 下载次数: 82)

DSC_0067.jpg

DSC_0068.jpg (108.94 KB, 下载次数: 77)

DSC_0068.jpg

DSC_0069.jpg (85.77 KB, 下载次数: 85)

DSC_0069.jpg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21 | 只看该作者
油箱部分。
配了两根黄铜管。说明书上面没有说明是否需要截掉一段。我自己截了,反正以油管重锤在大部分情况下面都能吸到燃油为准则就可以。黄铜质地很软,因此我用曲线锯很轻松搞定。然后拿一块儿水磨石(其实出门上街边磨也可以)把横截面大概磨平,然后用水砂纸打磨,就能非常光滑,确保不会割破油管。也正是因为其非常软,我也在想是否不用锯,而让它弯成S型,这样就缩小空间了。不过得注意不能弯成锐角,不然肯定堵塞了。
Aurora 2010款自带一个防气泡重锤(第一版有没有不清楚,没细看)。自带的一根油管(黑色),看着很粗糙,质地却感觉非常软,不会限制重锤的移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在各种飞行形态里都能吸到油。不过由于内径太大,我在里面又塞了一小节油管(技术活儿:em15: ),这样才确保不会掉。
油箱上面需要自己钻一个3mm左右的孔。
我发现油箱装进侧板以后,比较松。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个问题?知道的麻烦说一声。

DSC_0070.jpg (143.62 KB, 下载次数: 82)

DSC_0070.jpg

DSC_0071.jpg (130.47 KB, 下载次数: 94)

DSC_0071.jpg

DSC_0073.jpg (69.99 KB, 下载次数: 86)

DSC_0073.jpg

DSC_0074.jpg (62.06 KB, 下载次数: 74)

DSC_0074.jpg

DSC_0075.jpg (57.43 KB, 下载次数: 79)

DSC_0075.jpg

DSC_0076.jpg (110.15 KB, 下载次数: 85)

DSC_0076.jpg

DSC_0077.jpg (55.98 KB, 下载次数: 96)

DSC_0077.jpg

DSC_0078.jpg (87.95 KB, 下载次数: 98)

DSC_0078.jpg

DSC_0079.jpg (106.7 KB, 下载次数: 78)

DSC_0079.jpg

DSC_0080.jpg (95.15 KB, 下载次数: 78)

DSC_0080.jpg

DSC_0081.jpg (79.76 KB, 下载次数: 86)

DSC_0081.jpg

DSC_0082.jpg (78.42 KB, 下载次数: 91)

DSC_0082.jpg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30 | 只看该作者
风扇部分。
发现风扇上只有一个安放磁铁的凹槽。难道定速器只靠一个磁铁也能正确工作?Aurora的风扇罩是没有预先留定速器感应头的缺口的,需要自己钻眼。由于这台机装完不打算飞了,所以这一步跳过了。需要说明的是,Aurora的风扇与亚拓的风扇方向相反,是朝上的。也就是说,定速器感应头是从下往上走线的。还好不打算装电子设备,不然想到走线的问题就头大:em17:。

DSC_0083.jpg (147.3 KB, 下载次数: 74)

DSC_0083.jpg

DSC_0085.jpg (144.65 KB, 下载次数: 84)

DSC_0085.jpg

DSC_0086.jpg (86.26 KB, 下载次数: 89)

DSC_0086.jpg

DSC_0087.jpg (63.97 KB, 下载次数: 108)

DSC_0087.jpg

DSC_0088.jpg (77.33 KB, 下载次数: 75)

DSC_0088.jpg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36 | 只看该作者
尾传动部分。
没什么好说的,比N9简单多了。半个小时搞定。连把尾传动轴插入尾管都不需要用润滑油,甚至比亚拓的还简单:em26:
唯一注意的就是上502的时候别伤到轴承。

[ 本帖最后由 ebulahan 于 2010-11-12 00:07 编辑 ]

DSC_0090.jpg (95.21 KB, 下载次数: 81)

DSC_0090.jpg

DSC_0091.jpg (96.05 KB, 下载次数: 88)

DSC_0091.jpg

DSC_0093.jpg (91.86 KB, 下载次数: 79)

DSC_0093.jpg

DSC_0094.jpg (127.65 KB, 下载次数: 86)

DSC_0094.jpg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41 | 只看该作者
尾箱部分。
尾箱的伞齿调整比前伞齿箱的要容易很多。同样,Kit里提供了0.1mm,0.2mm以及0.3mm垫片各两个。我用的是0.1mm的。组合完成以后非常顺滑,而且没有任何噪音。看来前伞齿箱有噪音还是因为没调好。不过懒得折腾了,反正不打算飞,不然还得拆右侧板。。。

DSC_0095.jpg (145.45 KB, 下载次数: 82)

DSC_0095.jpg

DSC_0096.jpg (96.02 KB, 下载次数: 68)

DSC_0096.jpg

DSC_0097.jpg (118.27 KB, 下载次数: 99)

DSC_0097.jpg

DSC_0098.jpg (78.68 KB, 下载次数: 85)

DSC_0098.jpg

DSC_0099.jpg (121.37 KB, 下载次数: 82)

DSC_0099.jpg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59 | 只看该作者
尾螺距控制组及尾桨夹部分。
尾轴滑套需要自己拧进去,比较费力。记得Avant管方网站上说2010款的球头扣增加了精度,更加顺滑,不需要球头刀。从目前看来确实是这样。
尾桨夹是塑料的,和Vibe 90 SG一样为两半式设计。说明书上说由4颗纽扣头(button head)的M2.5 x 12的螺丝组合在一起,连零件袋上也印了包含这4颗。我找了半天,只发现了两颗M3的纽扣头(尾横轴螺丝)!正想联系速马,发现倒是有4颗沉头(socket head)螺丝是M2.5 x 12的规格,那一定就是它们了。
组装完成后,发现两边尾桨夹各有约0.5mm虚位。这个没办法调了,毕竟横轴螺丝也拧不动了,再拧估计该断了。。。只要两边虚位一样大就好。否则一边0虚伪,一边2mm虚伪,转起来的时候该震动了。

[ 本帖最后由 ebulahan 于 2010-11-12 00:16 编辑 ]

DSC_0100.jpg (153.24 KB, 下载次数: 90)

DSC_0100.jpg

DSC_0101.jpg (109.84 KB, 下载次数: 83)

DSC_0101.jpg

DSC_0102.jpg (151.7 KB, 下载次数: 89)

DSC_0102.jpg

DSC_0103.jpg (148.24 KB, 下载次数: 63)

DSC_0103.jpg

DSC_0104.jpg (110.08 KB, 下载次数: 73)

DSC_0104.jpg

DSC_0105.jpg (143.58 KB, 下载次数: 85)

DSC_0105.jpg

DSC_0106.jpg (148.44 KB, 下载次数: 91)

DSC_0106.jpg

DSC_0107.jpg (149.51 KB, 下载次数: 86)

DSC_0107.jpg

DSC_0108.jpg (110.18 KB, 下载次数: 93)

DSC_0108.jpg

DSC_0109.jpg (70.35 KB, 下载次数: 67)

DSC_0109.jpg
30
发表于 2010-11-12 00:03 | 只看该作者
定速的确只需要一颗磁石就可以工作。
安装两颗是为了平衡性更好,不容易产生震动。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0:05 | 只看该作者
机身部分完毕。明天上最后一大部分:旋翼头。今天大概翻了旋翼头的说明,突然感觉,我是在看数学论文:em17: :em17: :em17: 。没闲心研究那个,到时候就找个Alan的头照着装就好了。Aurora在我手里算是糟蹋了,谁让我懒呢。

[ 本帖最后由 ebulahan 于 2010-11-12 00:19 编辑 ]

DSC_0110.jpg (112.99 KB, 下载次数: 82)

DSC_0110.jpg

DSC_0112.jpg (110.08 KB, 下载次数: 86)

DSC_0112.jpg

DSC_0113.jpg (67.56 KB, 下载次数: 81)

DSC_0113.jpg

DSC_0114.jpg (136.62 KB, 下载次数: 79)

DSC_0114.jpg

DSC_0115.jpg (142.61 KB, 下载次数: 97)

DSC_0115.jpg

DSC_0116.jpg (145.7 KB, 下载次数: 79)

DSC_0116.jpg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火星先生 于 2010-11-12 00:03 发表
定速的确只需要一颗磁石就可以工作。
安装两颗是为了平衡性更好,不容易产生震动。

原来如此。老美真是能省一道工序就省一道啊:em15: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0:14 | 只看该作者
准备睡了。顺便发个e-aurora官方图。原来他们自己也不按照说明书装。尾撑杆应该安在脚架上方

e-Aurora.jpg (75.92 KB, 下载次数: 79)

e-Aurora.jpg
34
发表于 2010-11-12 01:28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口水。。。。。。。。。。。
35
发表于 2010-11-12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bulahan 于 2010-11-12 12:11 AM 发表

原来如此。老美真是能省一道工序就省一道啊:em15:

在安装前,请分清楚磁极方面,确定哪个面朝上定速器能工作。
另外,以我的经验,伞齿用0.1mm是不够的,Aurora要求齿端对齐,不留虚位,然后用燃油润滑。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9:3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试了0.2的(0.3的没试),就感觉伞齿一格一格卡的感觉了。估计只能用0.1的了。因为Aurora的伞齿需要自己装在轴上,可能每个人装的时候都会不完全一样。我是这么想的,只要保证伞齿背面不会磨到轴承,且齿端对齐,就可以了。说明书上面确实提到每次飞行前,把适量燃油抹在伞齿上,等到酒精蒸发以后,省下的成分就可以润滑了。确实是经济方便的办法。我想其他品牌的飞机都可以这么做。:em26:
37
发表于 2010-11-12 10: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

此机器在早期就我发过组装调试贴了,铁汉也有详细的图片报道,不过确实非一般爱好者可胜任的机器,此机器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机身齿轮传动部分,如果你能用一个小时将所有此轮间隙及顺滑度调试好就很强悍了,每个地方都是自己使用垫片调整,而且最好是同等比例变化!不然一样会造成齿轮不顺滑,调整好了以后还要打轻量润滑油在各个塑料齿轮上!另外就是旋翼头部分,也需要花心思精心装配调试,选择好自己的飞行模式后一点点的慢慢装,急了也没用的,还有就是这款机器如果是用YS引擎的话引擎座还需要自己用钻头磨掉一些才能使用,不然也不行,尾撑和尾舵机连杆也是自己用AB胶做好!这个机器最好的就是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将机器调整到完美的状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装配模式,装好了是一台绝对的3D机,此机器是为竞赛诞生的,不适合一般初学爱好者练习使用,一般都是会一些3D东旭哦及安装调试经验的模友可以试试,如果是一般无经验爱好者飞行炸机后估计你都不想修了,零件太多,唯一的就是需要花时间慢慢装配调试!:loveliness:
[url=http://rc.runryder.com/helicopter/t549935p1/,http://rc.runryder.com/helicopter/t470357p1/]http://rc.runryder.com/helicopter/t549935p1/,http://rc.runryder.com/helicopter/t470357p1/[/url]这里有两个关于这台机器的帖子,希望能帮助其他模友,组装的照片是我发的。

[ 本帖最后由 rcop 于 2010-11-12 11:12 编辑 ]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1: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的意见。Aurora在调整方面确实颇费心思,这也是我一开始没想到的。就像你说的,它是纯粹的竞赛机,面对的应该都是颇具经验的老手。因此说明书也不是特别详细,好多细节没有说明。因为有些东西没法写,每个飞手都可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调节,没有特定哪一种才是正确这么一说,所以也干脆不写了。组装过程中,可以说我是一直在动脑筋。想想这零件的工作原理,想想那零件该怎么调整,真的很累。不过这也是一种乐趣,因为可以学到很多。
突然找到了小时候装四驱车的感觉:em15: 。Aurora的塑料件有不少毛边,都需要精心的修整。就跟四驱车的轮胎、轮毂、导向轮等,都是从塑料板上掰下来,然后用刀片修平一样,只不过更加复杂也需要更多技巧。它确实是为竞赛而生的,因为考虑到寿命不太长,所以厂家可能也没打算做得很精致,但是精度是有的(目前为止,就尾巴桨夹有一点点虚位,其他全部都是紧配)。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22 | 只看该作者
头罩不小心弄掉漆了。拿出小花兔拍几张照片,兄弟俩:em15:

DSC_0117.jpg (65.67 KB, 下载次数: 83)

DSC_0117.jpg

DSC_0118.jpg (86.1 KB, 下载次数: 87)

DSC_0118.jpg

DSC_0119.jpg (82.21 KB, 下载次数: 86)

DSC_0119.jpg

DSC_0120.jpg (87.72 KB, 下载次数: 91)

DSC_0120.jpg

DSC_0121.jpg (76.64 KB, 下载次数: 85)

DSC_0121.jpg
40
发表于 2010-11-12 15:0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东西呀!

羡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