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cici99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眼龙5.01 VS FY-21AP2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11-8 09:46 | 只看该作者
从我用独眼龙5.0的感受来说天线追踪功能不是必须的,但是很实用。个人习惯喜欢乱飞很容易就飞出信号范围,这个时候往往需要一个助手帮忙调整天线指向,如果没有助手的话经常是搞得手忙脚乱,如果有了天线追踪功能就可以减少人手专心飞行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0-11-8 10:39 | 只看该作者
FY的陀螺更稳定,目前在模型的设备上好像还没有类似的东西。陀螺姿态控制简称AHRS,技术上还是很复杂的,以前工控上AHRS基本都是进口货。
红外的实际效果也不错,毕竟模型大都是在好天气状况下飞。也很稳定,技术实现要简单的多。
23
发表于 2010-11-8 12:23 | 只看该作者
观望 学习
24
发表于 2010-11-8 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楼 尾冲 的帖子

请说明红外和惯性姿态的原理,如何得到飞机实际姿态?
25
发表于 2010-11-8 15:00 | 只看该作者
玩FPV,重点是乐趣和简单,不要搞的太复杂。稳定的自动返航是一颗定心丸,最大限度的可以减少模友的损失。不是每个玩模型的玩家都是电子专家,当设置太过于复杂,绝对可以打击到一个人的热情,直到阳*痿*不*举为止。如果要要洋盘一点,可以上老鹰树,你会发现当把老鹰树搞懂以后,英文水平将会达到另外一个高度。值得一提的是老鹰树的OSD叠加数据可以用电脑自己设置,很人性化。FY是惯导方面的权威,尤其是FY21的气压定高,我经过那么多次的实践飞行,误差基本可以控制在3米,飞的时候可以很爽的操作摄像头云台左右上下慢慢欣赏。至于独眼龙,可以说是国内做OSD的大叔人物级别了,我没有深入接触过,只是觉得经常换代,导致了重复投资,这点我比较不赞同。另外,FY21的数据叠加不可否认线条粗了一点,而且过于繁杂,一眼读不完,不过我们玩FPV要的是稳定性,要的是失控后飞机可以安全返航,光看这点,我个人是很愿意用FY的,更何况,如果不想看叠加数据,可以设置一个开关通道关掉,我经常这么干,无论什么产品,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产品不能改变,但是人心可以改变:em24:
26
发表于 2010-11-8 15:12 | 只看该作者
skylark也是很好的,至少功能价格比是不错的。。。
27
发表于 2010-11-8 15:48 | 只看该作者
红外的简单,跟你手动在FPV监视器上保持飞机水平一样,就是瞄准地平线。人眼看地平线以下是暗的大地,地平线以上是亮的天空,很容易就区分开了。 红外波段地面是亮(热)的,天空是暗(冷)的,也很容易区分开,一个传感器如果朝上亮度信号就小,如果朝下亮度信号就大,四个传感器组合在一块用一定的算法就能控制到水平,比如左边信号很小,右边信号很大,那就知道是飞机右倾了。 这个是建立在地平线是平的假设上的,如果碰到云彩,高山,这个假设就不准确或者不适用了。

惯导更简单,给你蒙上眼睛,把你转半圈,你多半还是知道自己转了半圈的,使劲推你一把,你多半也能自己从不平衡中改出站稳(对于两足动物,这个很牛B的),因为你耳朵里面的位听神经就是个惯导器件,虽然漂移比较大--转一圈还行,转10圈后你就估算不准到底转了多少圈了。 飞行员要求高,招飞的时候就有这个测试,做转椅,辨别方向。

原帖由 extraline 于 2010-11-8 14:40 发表
请说明红外和惯性姿态的原理,如何得到飞机实际姿态?
28
发表于 2010-11-8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楼 尾冲 的帖子

惯性导航(惯导)和惯性姿态测量是两个概念,
首先,惯性姿态测量是利用陀螺仪测量出角加速度,然后角加速度积分得到角度,积分过程中有累积误差和传感器误差,为了排除累积误差造成的影响就需要引入别的传感器进行校正,因此需要加速度计进行校正,校正需要算法。高级一些的飞控还会引入更多的传感器进行校正例如位置传感器GPS,因为GPS长期准确性是有的。一般陀螺仪用的都是300度/秒~1200度/秒的,飞机在空中飞时常会达到一瞬间角速度很高的,因此陀螺需要选取量程大的,当然传感器都是量程大精度低,精度高量程小,那么就需要加速度计校正时候要准确,那么加速度计就需要精度高的量程计不会很大,一般是3G的量程的加速度计,这也就是为什么惯性姿态测量有时候怕一些特殊频率的震动(不是振幅大,而是频率问题,超出量程范围或者超出分辨率),但是好的算法可以在瞬间加速度计超量程的时候只使用陀螺仪积分算姿态,只是瞬间完全没问题。
至于惯性导航,就是完全利用角加速度积分算出偏航角度,用其他传感器测量出位移,这样就能够不使用位置传感器进行导航,对于飞机也就是说完全不需要GPS可以精确飞行,例如不用GPS实现自动返航,目前潜艇是利用惯性导航,因为水下没有GPS,潜艇属于作战武器当然不能依赖GPS,即便这样,潜艇也是需要定期校准陀螺仪,例如星象定位,顺便说一下潜艇的陀螺仪想当一个房间那么大。

关于红外测量姿态是这样的:确实利用天地温差测量姿态,天地温差是成正弦分布,那么这个正弦分布的角度需要测量或者计算出来这样就能反算出来姿态角度,优点:不怕震动,不需要积分算法,长期稳定性好不漂移,至于精度,我们做过精确测试,传感器分辨率达到0.2度,当然这是分辨率。
缺点:环境限制,这一点不可否认,比如当是大雾天气,天地温差没有的时候,红外无法区分地平线,无法使用。至于您所说的山,光照,云彩,阳光,等因素是不影响红外传感器的,因为红外测量的是红外波段而不是可见光,坛子内一些用户也飞过山区自动驾驶,完全没问题,至于大家常常说到的水面,这个我说明一下,水面确实有影响,但是独眼龙用自己的算法已经排除这个干扰因素,坛子内一些用户用5.0在黄河上和海边(一面是海面一面是陆地)都飞过,有视频,不妨查看一下。
独眼龙设计时候考虑到很多因素所以使用了红外传感器,目前不能飞行的天气,只有雾很大的时候达到无天地温差,不能飞行,但此时谁还会去FPV???
至于成本,我负责任的讲:红外的成本和惯性姿态相比优势很小很小。
29
发表于 2010-11-8 16: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em26: 学习了~
30
发表于 2010-11-8 16:30 | 只看该作者
可否使用更简单的可靠的机械式平衡传感器,例如地磁传感器和液态水平仪~
31
发表于 2010-11-8 1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tnchina 于 2010-11-8 16:30 发表
可否使用更简单的可靠的机械式平衡传感器,例如地磁传感器和液态水平仪~

地磁可用,液态水平仪不行,飞机自身有加速度,影响重力加速度。
好点的红外传感器成本确实不低,不过相对惯性导航来说,研发成本可能会低点吧。毕竟好做。
32
发表于 2010-11-8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楼 heuyck 的帖子

说的没错,红外是经过简单结算直接得到姿态数据,而惯性姿态测量需要复杂算法,采样率还要达到一定较高的频率,运算量也比较大。
仅从硬件成本来看,红外好一些的话基本和惯性低端一些的价格相当
33
发表于 2010-11-8 18:49 | 只看该作者
红外+惯性+GPS+空速+气压
34
发表于 2010-11-8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楼 BG5RJD 的帖子

=?
35
发表于 2010-11-8 19: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好像已经形成了两大阵营的闻到啊!
别忘了我们都是国货,公平竞争的心态和表现才好,最后一定表现在性价比上才能更成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6
发表于 2010-11-8 2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ujianshu 于 2010-11-7 20:13 发表
飞宇的21A我个人觉得最符合中 国人的使用了
简单的说OSD不能反应哪款产品的好坏
最起码飞宇的21AP现在已经得到广大模友的普遍认可,
他的一键返航一键盘旋气压定高这些功能独眼龙还逊色不少吧,呵呵

你有用过独眼龙? 独眼龙当时出来时候,我们多少模友爽飞的时候你还没学校毕业呢。
独眼龙最先开创航点自动驾驶功能,这一点很先进,国人骄傲!
37
发表于 2010-11-8 20: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兄弟,独眼龙的确很早就在做,不过在当今社 会不能论资排辈,后来居上是有的,我也支持土狗说的,我们都不是电子高手,就喜欢飞行而已,越简单可靠的才是市场可以接受的,我们大家所说的一切都是空话,还是让市场去检验和淘汰吧!!!我们爽飞不炸机就可以了,飞掉飞机绝对不能接受的:em15: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1:45 | 只看该作者
超级独眼龙什么时候出 ,大致?
39
发表于 2010-11-9 00:38 | 只看该作者
谁的20A或21AP的起落数超过一百次的??在没有进行大量的实际飞行的情况下就说产品稳定可靠,这个不太负责任哦。至少已我个人的飞行经验来看,独眼龙的稳定可靠性是远高于20A和21AP的。
40
发表于 2010-11-9 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楼 extraline 的帖子

还一种天气是不行的:青色的那种雾,能见度大概3公里,平原地区不清楚,在山区如果遇到这样的天气,最好保持离山的斜面300米以外的地方飞过。:em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