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qzy8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我看看我的发动机配气机构行吗(已更新,图在58楼)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终极飞艇 于 2008-1-1 21:38 发表


你的意思是把角去掉,做成圆面的吗?让它进气圆滑是吗?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08-1-1 22:3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你设计的比有气门的好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08: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鼓励

:em00: :em00: :em00:
24
发表于 2008-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内燃机,但不是很在行,我是学机械的,从机械原理出发你的设计
缺点是会在高温高压接近无油且摩擦面积大的工作环境下运作,还有气门式的
配气系统因为采用凸轮系统,所以能做到瞬间开启和关闭气门的优点,但是你设计的
旋转配气系统从开启到关闭都有渐开和渐关的过程,这对扫气会有影响,不过你的
结构也有优点,就是结构紧凑,能做下型化,或许在特殊用途上有发挥的余地。
这些是偶的愚见,仅供参考,谢谢!
最后还是要想LZ学习积极开动脑筋,思路创新的良好作风。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丑 于 2008-1-2 15:05 发表
我喜欢内燃机,但不是很在行,我是学机械的,从机械原理出发你的设计
缺点是会在高温高压接近无油且摩擦面积大的工作环境下运作,还有气门式的
配气系统因为采用凸轮系统,所以能做到瞬间开启和关闭气门的优点 ...


谢谢你的提议,我会在仔细研究研究,尽量把你说的缺点解决,发挥它的优点
:em00: :em21:
26
发表于 2008-1-5 17: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中

非常好的建议支持
27
发表于 2008-1-6 20:4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你能成功!

[ 本帖最后由 蒋腾云 于 2008-1-6 20:50 编辑 ]
28
发表于 2008-1-6 21: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不怎么懂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21:52 | 只看该作者

照片来了,大家看看








以上是配件,照的匆忙,大家将就看看吧

这张是我的100CC摩托车的实验品发动机,已经启动过了,低速,启动,急加速和低噪音性能我很满意,打算天气暖和的时候做个铝合金的缸头,里面配上密封刮环试试,
30
发表于 2008-1-7 14:42 | 只看该作者

好!

一、好多天没有登陆了,今天特意为你的成果登陆。
二、此方法看起来真的简洁有效。缸头体积明显缩小了一半。即使暂时不能用在汽车上,想办法用在50毫升以下的助力力摩托车上也不错。(现在的助力摩托车发动机质量都不咋样,用上你的设计性能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按你现在的零件图,如果只在那两个环形槽上装上密封环,只能解决缸体不向机油箱串气的问题。这个转动气门在孔中转动,必然存在磨损,间隙会越来越大,缸体就会向进、排气道串气。能否考虑一下用旋转式冰箱压缩机的结构,在两个横向环形槽之间再开两个纵向槽,装两个密封刮板。但密封刮板和密封环接触处的密封问题我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四、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
31
发表于 2008-1-7 15:11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发明呀,好!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6: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的图纸里,已经设计了横向刮环和纵向刮环了!

我的那个旋转轴上的槽,不是安装密封环的,是润滑油道,呵呵,现在不安密封刮环也可以很容易的启动,安上就更好了,我的纵向刮环,就象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密封环一样原理的,就安装在燃烧室和进排气口中间的壁上,可以在轴有一定磨损的时候,来弥补间隙,密封气体,还可以使一定量的润滑油,均匀的刮在轴上润滑
33
发表于 2008-1-9 10:21 | 只看该作者
能自己动手做发动机就是好样的:em26:
能稳定运转就更强了
不过感觉这种结构对旋转气门要求挺高的
楼主是否考虑过高速运转时,这个气门零件的润滑及冷却设计
否则这个气门可能成为整机寿命最短的零件

是否把下图中这两个突出角也铣掉?


[ 本帖最后由 johnfen 于 2008-1-9 10:41 编辑 ]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6:39 | 只看该作者

当然可以了,这台只不过是实验品中的实验品,呵呵

你说的我也已经考虑过了,现在很多耐高温耐磨损的材料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我打算下一步在做一个汽缸盖,然后在仔细研究一下扫气性能,尽量的把进排气口加大。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以后继续关注,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5
发表于 2008-1-9 21:25 | 只看该作者
想法不错,能动手实验就是牛!
赞一个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21:5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人关注我的发动机啊???

多帮我提提建议啊,我好改进,谢谢大家了
37
发表于 2008-1-16 20:26 | 只看该作者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专利是90%能得到,专利局那帮人我还不清楚,审批出来的一大堆东西竟是写垃圾和抄袭别人理论的东西。但得到专利那又怎么样,没人愿意买你的专利,因为你的发明存在致命缺陷:转轴试配气系统谈不上什么新鲜,在2冲甲醇机上不都是这个设计吗?气密性上来说能承受一定压力那是当然的,但并不能承受活塞压缩比达到10,或者更高的压力,而且在做功行程时是否能承受高温高压,那就更不用说了,发动机工作久了还会在内部积炭,炭化的渣子又会给原本脆弱的气密结构带来损耗,所以你的所谓发明被秒杀了!气门结构虽然复杂,但它是一个塞子的结构,在经典物理学上来说它是最简单,最可靠的结构。
就算你现在试车启动了,但正常运转的时间是相当短的,你试试开一个小时,2个小时,看看是什么结果!
平时耍点小聪明那事好事,但这次你选错地方了,可以说是动了太岁爷头上的土,内燃机是什么东西?100多年历史,多少科学家想改变,又没多大 改变的东西。科学家是什么东西?你回去在多读上个10几20年书就领悟了!~~~~~~~~~~~
38
发表于 2008-1-16 21:2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勇于尝试,总比看着别人的发动机流口水来得更象个汉子!
39
发表于 2008-1-16 23:46 | 只看该作者
佩服楼主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这几天看了不少特种发动机,还真没见到相同的设计。说实话,我都觉得奇怪:这么简单的设计,怎么可能没有前人探索过?
我支持楼主继续试制这个机器,即使失败了,也是一个很好的科研过程,对楼主只有好处。
我觉得这个转阀的密封和散热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而且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困难。RCV旋转汽缸发动机的转阀也有相同的密封和散热问题,而RCV发动机已有成品上市。RCV发动机其实就只用了一个开孔长方形薄金属片进行密封。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
40
发表于 2008-2-12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有潜力 有问题 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磨损问题,高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