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8B“鹞”式是由美国麦道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联合研制,于1983件开始服役。AV-8B制造工作的60%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承担,其余40%由英国航宇公司承担。
在“鹞”式的机翼下方,是“飞马”发动机的尾喷,其尾喷转向角度范围是0到-90度,当转到-90度的时候,发动机的喷气就会垂直向下喷出,这样就产生垂直向上的推力,当推力与重力平衡的时候,就可以将飞机推起。这样就可以实现垂直起降。虽然被陆战队寄予厚望,但“鹞”本身的设计缺陷就决定了它在战场上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喷管喷出的气体温度过高,容易损坏跑道,而强大的吸气又容易吸进小鹅卵石等杂物,对发动机造成破坏。此外“鹞”的自重不能太大,否则无法垂直起降,这就限制了它的载油量,从而进一步限制它的航程和其它负载。 它的最大外部负载只有9000磅,与此相比,F/A—18的负载为1.55万磅。为了减轻重量,“鹞”的油箱没有加装防护装甲,油箱里没有阻燃泡沫,也没有加衬能够自我密封的隔膜(这种隔膜可以堵住被ZIDAN射穿的窟窿),这些省略降低了它的战场生存性。但鹞式战斗机最致命的软肋还是它的喷气管。出于平衡的考虑,它产生推力最强、同时也是温度最高的喷管位于机身中央,而其它飞机的最热点则在机尾附近。所以一旦被热寻的导 弹击中,鹞式飞机受的伤将更加致命。这点担心已经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得到了证实。在那场战争中,陆战队共有7架鹞式战斗机被伊军炮火命中。根据美军的战后评估,鹞式战斗机的战损率为每出击1000架次损失1.5架飞机,而陆战队的主力战斗机F/A—18则毫发无损。在去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鹞式战斗机由于缺少一种激光瞄准系统,因此作战时只能由其它飞机提供定位。结果在去年11、12两个月,“鹞”参战最繁忙的阶段,它们也不过出动342架次,扔下了161颗炸DAN。
此外,油耗也成为令“鹞”式战斗机头疼的问题,在垂直起飞的时候要耗掉总油料的3分之一,所以不具备远航能力。而且由于载弹量太小,鹞式战机载弹量只有2271千克(同期美国的F-14有6577千克),对比一目了然。在载弹量增加的时候,不能垂直起降了,必须要从跑道滑跑起飞,这样还不如发展常规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