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modis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机绕线贴(Rcgroups/modisc)

  [复制链接]
321
发表于 2012-6-22 20:21 | 只看该作者
问下绕过2204的朋友那个0.3的线是怎么绕到440g的啊!目前我绕的槽满率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拉力依然上不去-----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个人感觉是kv值绕的偏低了-----

[ 本帖最后由 赛斯纳747 于 2012-6-22 20:26 编辑 ]

CK5N`X1PGOI]{QQL0BCX@`H.jpg (48.37 KB, 下载次数: 64)

CK5N`X1PGOI]{QQL0BCX@`H.jpg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322
发表于 2012-6-23 08:48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你能线径多少的啊,我是0.3线两股并绕至少24圈,这里的圈就是圈不是T,绕法就是最普通的12N14P的绕法,这么绕的电机用9047的桨效果最好。
323
发表于 2012-6-23 08:48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你能线径多少的啊,我是0.3线两股并绕至少24圈,这里的圈就是圈不是T,绕法就是最普通的12N14P的绕法,这么绕的电机用9047的桨效果最好。
324
发表于 2012-6-23 08:53 | 只看该作者
电机绕的挺好,看你图片电机是拧在板子上做测试吗?要是的话建议你做推力测试还有电机距离板子的主平面要高点不然会影响桨带动气流
3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赛斯纳747 于 2012/6/22 20:21 发表
问下绕过2204的朋友那个0.3的线是怎么绕到440g的啊!目前我绕的槽满率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拉力依然上不去-----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个人感觉是kv值绕的偏低了-----


目测槽满率很不错了。

通常我是这样理解拉力:对于某个螺旋桨,它转多快,拉力九多大,和用什么电机用多少电池让它转那么快是没关系的。比如涌2203尺寸的电机,2000Kv,3s,驱动一个9045的桨;用一个4120尺寸地电机,500kv,12S,驱动这个人9045的桨。输出功率,拉力是一样的。

因此我一般先根据一些名牌电机的测试数据,了解某个尺寸的桨在多少转速下能有多少拉力:通常一个桨会有多个转速下不同拉里的数据,你可以用Excle做一个图,就能大概预测这个桨在任何转速下的拉力了。这样,便从你希望获得的拉力,通过对不通尺寸的桨的数据进行对照,选定某个桨,同时也就定下了预计转速。

接下来你确定下你要用多大电压,这样你就知道了你的电机需要多少kv。

接下来就可以参考本贴对绕到指定KV的方法了。

但是,对于某个特定拉力,必然有多肿电机尺寸的选择;而即便你选定了某个电机尺寸,对该电机你也可以绕到不同Kv,而后通过与不同电压进行组合,获得相同的输出转速。在所有这么多选择中,最佳选择便是(实际拉力-电机\电池\桨等整个动力系统的重量)/(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值最大者。寻找这个最佳选择便是乐趣所在。
326
发表于 2012-6-23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1楼 630985 的帖子

0.31的线 单线28绕
327
发表于 2012-6-23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3楼 modisc 的帖子

恩   !就是这样转速决定拉力! 我们所有绕的电机kv都是空载的kv,这个值说实话说服力根本不大。 电机的效率就我来理解就是在带上负载了电机的实际转速和理论转速的差值, 若是差值越小 电机的效率也就越高---这也就是前面人家用大电机在地转速的得到的超高力效的原因所在吧!所以我们要向不改变kv要想提高效率 要做的就是提高电机的抗负载能力 也就是线的直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所谓的槽满率吧!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不是对的。   
    有错误还是请指正哟!
3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赛斯纳747 于 2012/6/23 17:47 发表
恩   !就是这样转速决定拉力! 我们所有绕的电机kv都是空载的kv,这个值说实话说服力根本不大。 电机的效率就我来理解就是在带上负载了电机的实际转速和理论转速的差值, 若是差值越小 电机的效率也就越高---这也就 ...


个人感觉不太正确。

Kv是电机本身的属性,是一个常数,本身就应该是空载测试得出的,而且我们所谓的空载测试,实际上还是包含了一定的摩擦负载。
电机带上负载后,比如装上螺旋桨,运行时电流比较大,这个时候,电机的实际转速RPM = Kv * (V - Vloss), Vloss = Iin * Rm。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来,电流增大,电机的实际转速会降低一些,但是并不会降低很多,因为Rm本身非常小,比如只有0.02欧。

关于电机的效率,最标准也是最直观的计算方法是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就是(转速X扭矩)/(输入电压X输入电流)。可以看出这个公式其实和你说的“转速差值”其实没很大关系。但如果“转速差值小”,说明Rm或者Iin比较小,Iin这个你没法控制,但是Rm小就是用的线更粗、或者电机整体电阻更小的意思。如果电机Kv不变,电阻当然是越小越好,也基本上相当于槽满率越大越好。呵呵。
32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odisc 于 2012/6/17 03:21 发表


恩,我就是后悔当时刚拿到电机没仔细测试下。。。现在的情况是,400kv,6S下,空转1.5-2分钟左右温度上升约20度。但这也很有可能是单纯的因为铁损比较大:我之前绕过一个3026尺寸的蝎子9N6P的,2200Kv,6S下是瞬 ...


关于电机发热的情况,我又搞了一个双天5015 5T,447Kv的,6S下一分钟就发热很厉害了,定子用温枪50度左右,转子也有43度左右。这个比我绕的那个还差,哈哈。说明间隔齿槽绕线,也就是LRK之类的,和发热没关系。澄清一下。这和上述连接中论坛中的讨论结果一致。
330
发表于 2012-6-24 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6楼 modisc 的帖子

最标准也是最直观的计算方法是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就是(转速X扭矩)/(输入电压X输入电流)
确实很直观------看样子我还是得多去研究研究:em15:
331
发表于 2012-6-24 08: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3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2: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DUALSKY 双天 XM5015TE 外转子无刷电机,定子尺寸d=43.5,h=15mm。转子外径49mm。磁钢加转子铁圈厚度2.5mm,粗算气隙=(49-43.5-2.5-2.5)/2=0.25mm。矽钢片厚度0.2mm。双轴承系统,前轴承6*12*4,后轴承6*15*5

原电机所用绕线方式:24N28P,AabBCcaABbcCAabBCcaABbcC,delta接法。10T(每齿槽间隙),15根外直径0.25mm的线(31AWG)一股
每齿槽间隙内铜截面积:10x15x0.0404 = 6.06mm^2.
重新绕线方式:24N28P,,AabBCcaABbcCAabBCcaABbcC,delta接法。13T(每齿槽间隙,5T+(5+3)T)。单根外直径1mm的线(19AWG)每齿槽间隙内铜截面积:13X1X0.653 = 8.489mm^2,比原线圈槽满率增大40.1%。

[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2-7-14 14:51 编辑 ]

IMG_0782.jpg (68.77 KB, 下载次数: 25)

IMG_0782.jpg

IMG_0783.jpg (64.67 KB, 下载次数: 25)

IMG_0783.jpg

IMG_0784.jpg (79.75 KB, 下载次数: 24)

IMG_0784.jpg

IMG_0785.jpg (69.32 KB, 下载次数: 30)

IMG_0785.jpg

IMG_0780.jpg (80.45 KB, 下载次数: 32)

IMG_0780.jpg

IMG_0781.jpg (83.92 KB, 下载次数: 24)

IMG_0781.jpg

24N28P_dLRK type.JPG (39.36 KB, 下载次数: 12)

24N28P_dLRK type.JPG
3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2:41 | 只看该作者
2个4315 电机采用半数齿槽绕线(LRK式)和全齿槽绕线(dLRK式)的初步比较:
stator size: 4315
24N28P
lamination: 0.2mm

1st rewind with 24N28P LRK type:
1.02mm wire, single strand
绕线公式:A-b-C-a-B-c-A-b-C-a-B-c-
11T delta (1st layer 5T, 2nd layer 4T, third layer 2T)



2nd rewind with 24N28P dLRK type:
1.02mm wire, single strand
绕线公式: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13T delta (5T+(5+3)T)



可以看出使用这个尺寸的线对于这个尺寸的定子,使用全齿槽绕线得到得槽满率远好于半数齿槽绕线所得到的槽满率(13T:11T);当然,和原厂绕线相比,显然采用线径合适的单根粗线绕得得槽满率要好得多(分别提高和23.5%和40.1%);事实上,我也曾尝试使用0.64mm的线来绕该定子,发现槽满率的提升远不入使用1.0mm的线,只是略高于元厂绕线槽满率;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原厂使用0.25mm的线进行绕线的槽满率从外观上看已经算是比较“满“的了:

另外图释对于这个定子使用1mm线,为何dLRK能绕更多圈:


采用LRK式绕线,最大理论绕组系数为0.966,高于dLRK式绕线者(0.933)。但由于LRK式绕线,免不了绕多层,这将降低实际绕组系数;而dLRK式绕线,若线径合适,一般最多2层;最大理论绕组系数的前提之一是单层线圈。如果LRK和dLRK线圈数相同,那么LRK的Kv大约为dLRK电机Kv的90%左右;这也是LRK的优势之一。

上述两个电机均采用了”单齿槽单方向绕线技术“,以获得最大槽满率。绕完之后的接线会比较麻烦一些,需要非常仔细。

结论:对于双天5015 (4315)24N28P,似乎用1.0mm单根绕线,采用AabBCcaABbcCAabBCcaABbcC绕法,效果将非常令人满意。如果绕13T,dLRK式绕法,Kv值大约为344rpm/V。若绕11T,LRK式绕法,Kv值大约为360rpm/V(还没测量)

[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2-6-26 17:15 编辑 ]
334
发表于 2012-6-25 11:0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下两位老法师:

下面2张图同样是12N14P的只是磁极的极性排列不一样 要是饶同样的圈数电机的性能有什么差别?


根据下面这张图的饶线方向12个磁极的极性都是一样的请问这个电机还会转动吗?

[ 本帖最后由 yy1315714 于 2012-6-25 13:21 编辑 ]
33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4: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y1315714 于 2012/6/25 11:03 发表
下面2张图同样是12N14P的只是磁极的极性排列不一样 要是饶同样的圈数电机的性能有什么差别?
1083663
1083682
根据下面这张图的饶线方向12个磁极的极性都是一样的请问这个电机还会转动吗?

第一个图是12N14P的dLRK绕法。
第二个图是ABCABCABCABC吧?是12N8P的,用在12N14P电机上不会转的。
336
发表于 2012-6-25 21: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又有新动作了啊!给力哦——
我也整了一个2204  比以前的有很明显的提升 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顺便问下楼主有没有绕过郎宇2216 我想绕个kv大约1200的
还有在网上看到一款kv600的电机就是号称国外xxd的 最大功率1500w不知道是否值得入手

[ 本帖最后由 赛斯纳747 于 2012-6-25 21:32 编辑 ]

3{W([)~@SX0%B{SUJU7WZQF.jpg (42.68 KB, 下载次数: 27)

3{W([)~@SX0%B{SUJU7WZQF.jpg
33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赛斯纳747 于 2012/6/25 21:30 发表
楼主又有新动作了啊!给力哦——
我也整了一个2204  比以前的有很明显的提升 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顺便问下楼主有没有绕过郎宇2216 我想绕个kv大约1200的
还有在网上看到一款kv600的电机就是号称国外xxd的 最大功率15 ...


没想到淘宝也卖Turnigy了。。。这个牌子在美国真的就像XXD一般便宜,但是质量貌似不错。Turnigy还出品一些大尺寸的牛,比如CA120-70。

关于2216的,你还是可以先看原来的绕线圈数和原KV,然后推算1200Kv要绕多少圈啊。我貌似绕过一个pulso的2213。你的2216电机,要绕到1200,估计是16T左右。
338
发表于 2012-6-25 22:09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339
发表于 2012-6-27 16:3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奢侈,蝎子的电机都能拆,但是你之后绕的电机应该达不到原来电机的性能!
34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2: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345115613 于 2012/6/27 16:35 发表
楼主真奢侈,蝎子的电机都能拆,但是你之后绕的电机应该达不到原来电机的性能!

这个我不解释,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