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29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给喜欢Bf 109 的童鞋充充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也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催化剂。短短5年的时间里,从螺旋桨到喷气式,从**到原子弹,从收音机到雷达,从枪炮到dao dan.........甚至计算机,只用了5年,该有的不该有的全有了。如果战火再继续多烧几年,如果德国取得了胜利,人类现在可能已经占领了火星。
我承认,我很崇拜德国科技,尤其是二战期间德国科学家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科技智慧。我和论坛里很多童鞋一样喜欢 Bf 109 ,为此专门找了一篇详细介绍109的文章,原文相当相当长。为了方便童鞋们了解。我做了适当删减。
原文摘自“空军之翼”原作者:Chyvalries
  希望爱好F109模型的童鞋们能喜欢

我们可以用一连串的“最”来形容梅塞施密特 Bf 109 战斗机,二战中最著名的战斗机,生产数量最大的战斗机,型号最多的战斗机,等等。从 1935 年试飞到 1967 年正式退役,它成功的证明自己可以胜任所有可能的使命,不管是截击,支援,夜间战斗,或是侦察,护航,地面攻击,Bf 109 是二战德国空军的支柱。
谁能想到,Bf 109 问世的时候,根本就是一种没人要的战斗机。
设计 Bf 109 时,用到了许多在当时最新最先进、或者说最前卫的技术,包括下单翼,全金属蒙皮,窄机身,可回收起落架,封闭式座舱等等。这些技术已经分别在别的机型上得到了验证,但从未被集中起来运用过,结合使用的后果并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毫无疑问的,梅塞施密特冒着极大的风险,更确切的说,是孤注一掷。

[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2-1-19 22:33 编辑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35
发表于 2012-4-14 21:35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有一个贴子: List of most produced aircraft

前5位分别是:
Cessna 172 / 43000+
Po-2 / 40000+
Il-2 / 36183
Bf 109 / 35000
Piper PA-28 32778+

Bf 109 是 Most produced fighter.
Il-2 是Most produced combat aircraft. 不是 fighter.
34
发表于 2012-1-22 14:4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最爱
33
发表于 2012-1-22 14:44 | 只看该作者
大约是10年前,看过BF109一本约300多页的英文版的介绍,才知道此飞机。。。牛。。。

从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对手遍及当时盟军所有主战飞机。。。

二战中,十大王牌,前三的用的都是这型飞机。。。


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8:52 | 只看该作者
准备看下一篇:P51吧。
31
发表于 2012-1-21 0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风之纹章 于 2012-1-20 23:42 发表


多谢评价,春 节期间我会将各款名机陆续介绍。

期待啊,兄弟!顶你!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2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丰田绿 于 2012-1-20 16:25 发表
相当精彩,谢谢楼主!


多谢评价,春 节期间我会将各款名机陆续介绍。
29
发表于 2012-1-20 16:25 | 只看该作者
相当精彩,谢谢楼主!
28
发表于 2012-1-20 15:3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 辛苦 :em26:
27
发表于 2012-1-20 09:11 | 只看该作者
顶啊  感谢楼主分享
26
发表于 2012-1-20 00:32 | 只看该作者
109爱好者前来报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23 | 只看该作者

最后


  Me 109 的超前设计和简易的生产技术,使得其后 10 年间的不断改进成为可能,但其过小的机身却成了最大的瓶颈,使得发动机、航炮和机翼不能达到最佳的协调效果,所以德国人研制了如此众多改进型以适应不同的任务要求。根据 1939 年德国航空部的一份文件显示,威利.梅塞施密特认为 Me 109 将会在战争中逐渐失去领先地位,并应该在 1944 年被另一种飞机(这种飞机指的并非是 Me 262,也许是 Me 209)完全取代。虽然这一计划最后成为泡影,但却使得 Me 109 远远超过了其设计极限,最终成为一代名机。从某中意义上来讲,Me 109 也成了德国空军的最好写照。

art4.jpg (33.91 KB, 下载次数: 11)

art4.jpg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05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的 Bf 109
  1944 年,一架 Bf 110G-4 夜间战斗机在瑞士境内失事坠毁,德国人急于销毁飞机残骸,以保住机载雷达的秘密。于是外交谈判开始,瑞士销毁了残骸,作为回报,他们获准购买 12 架 Bf 109G-6,但这些飞机由于缺乏零部件,不久全部退役。
  在二战中,获得 Bf 109 的国家中只有瑞士是中立国,别的都站在轴心国一边,他们是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由于战争后期盟军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德国人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捷克也开设生产 Bf 109 的分厂。
  芬兰曾经得到过 G-2 和 G-6,也有少量的 G-8,到 1944 年夏天芬兰退出这场战争为止,芬兰空军 Bf 109G 部队的战损比是 12:1,这足以证明一架古斯塔夫在有经验的飞行员手里具有多大的威力!此后,Bf 109G 继续在芬兰空军中服役,直到 1954 年才因为缺乏零部件停止飞行。为了纪念这种战斗机带来的胜利,至今还有两架完好的 G-6 保存在芬兰的博物馆中。
芬兰航空博物馆的 G-6
当然,二战的结束并不意味 Bf 109 的终点,当德国的败军潮水一样撤走后,捷克人来到 Avia的 Bf 109 分装厂打扫残余,很惊讶的发现大量的零部件,装配线也基本完好无损。于是他们决定,从无到有,就用这些零件组建自己的空军。这种研制编号 Avia C10,服役编号 S99 的战斗机其实就是 Bf 109G-14As,因为留下的部件中 G-14As 的最多。但只生产出 20 架,一场意外的大火把存放 DB 605As 发动机的仓库烧成白地。他们去德国人的遗产中翻找替代品,最后找上了 Jumo 211F。
  新的 S99 修改了引擎罩,修改了桨毂盖和螺旋桨以适应这种轰炸机用的引擎,实际得到的杂交品种操纵性极差,以至于有“骡子”的外号。适逢 1948 年,犹太复国如火如荼,巴勒斯坦战云密布,联合国对中东地区武器禁运,急需战斗机的以色列空军与急需硬通货的捷克政府一拍即合。但这种战斗机同样得不到以色列飞行员的喜爱,随着武器禁运的打破,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捷克本国使用的 S99 一直服役到 50 年代中期。
使用 Jumo 211F 的 Bf 109G-14/As 正在地面试车,这种照片中可以看到全新的引擎盖和桨毂盖,重新定位的导向环和天线杆,新的弧形座舱盖和新的防弹玻璃板。机翼下还是吊挂 20 毫米机炮,增宽型前轮还有机腹下的 ETC250 挂架。涂色是捷克空军的橄榄绿,共有 6 处国籍标志,机身编号 IF-01
  另一个自行生产 Bf 109 的国家是西班牙,我们知道,秃鹰军团撤离伊比利亚半岛时,把他们的早期型 Bf 109 都留给了西班牙人。但光继承是不够的,大投机分子弗朗哥 1942 年派特使到德国,请求获得 Bf 109 的技术,双方签订协议,由德国提供零部件,在塞维利建立一个分装车间,装配 Bf 109G-2。25 架机身到货了,但 DB 605 发动机迟迟未见踪影,苦等无望的西班牙飞机制造厂(Hispano Aviacion)只能暂时用 Hispano-Suiza12Z89 十二缸发动机顶账,功率 1,300hp。
  1945 年 3 月,编号 HA-1109-K1L(K2L 和 K3L 试验不同的武器搭载)的原型机试飞,结果发现国产引擎果然不比德国货。反向力距过大,通过修改方向舵和副翼可以抵偿一部分,但操纵性能完全比不上德国原装的 G-12。此后的两年中,设计人员一直在进行细节部件的修改,这种战斗机于 1952 年进入西班牙空军服役。除了原型外,还有 HA-111-K1L 和 HA-1112-K1L,都是双座教练机。直到 53 年,HS12Z17 发动机也停产,西班牙人决定换用罗—罗的梅林 500-45 发动机。1954 年,装着“喷火之心”的 Bf 109 从圣帕布罗空军基地腾空而起,这时它的名字叫 HA-1112-M1L,教练型号则为 HA-1112-M4L。这些飞机在西班牙空军中服役到 1967 年才退役,成为收藏家追寻的珍品,电影《不列颠空战》中的 E-4 就是 HA-1112-M1L。

[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2-1-20 10:44 编辑 ]

ha1112.jpg (29.27 KB, 下载次数: 11)

ha1112.jpg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0: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罕见的另类109

Bf 109Z

  Z 恐怕是 109 系列中外形最奇特的一种,Z 是 Zwilling(双身,连体婴)的意思。连体飞机的设想可以追溯到 1940 年,亨克尔把两架 He 111 的机身连到一起,以获得更大的动力来拖带大尺寸的 Me 321 或者 Ju 322 滑翔机。于是梅塞施密特也开始设计类似的连体飞机,计划把两架 Bf 109 的机身用主翼和水平尾翼连起来,成为一种高性能的战斗轰炸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取材于已有的部件,而不会重开新的生产线。
  RLM 对这种想法很感兴趣,批准了原型机的研制。整个项目于 42 年初开始,把两架 Bf 109F 的机身被连到一处,增加内侧主翼,重新设计水平尾翼,有趣的是,每边机身还是有两个前轮,所以整架飞机是 6 点着地的。外侧机翼下有挂架,可以各挂一枚 SC250 **,**的主翼也有一个挂架,可以承受 500kg 的吊挂重量。由于使用的是 DB 601E 发动机,所以每边机身两侧的翼根部都有乙二醇冷却器。
  实际生产出来的 Z 使用 DB 605A 发动机,但还是单座战斗机。右侧的驾驶舱被蒙上,改成油箱。计划中的 Bf 109Z 有两种型号,一种是战斗机,接替表现不佳的 Bf 110,这种型号的火力空前强大,共有 5 门 30 毫米机炮(两侧机头,两侧外翼,**主翼);另一种是战斗轰炸机,两侧外翼下有 ETC250 挂架,**主翼下可以挂油箱或者 SC500 **。
  原型机于 43 年中期完成,但还没有试飞就毁于盟军对机场的轰炸。修复工作很快开始,不过在修复完成前,更强有力的 Me 262 被元首钦定为战斗轰炸机,而且空军也认为,短距离的战术轰炸用 Fw 190 就足以胜任,Bf 109Z 工程遂告结束。

chyvalries_z1dt.jpg (36.77 KB, 下载次数: 10)

chyvalries_z1dt.jpg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55 | 只看该作者
到 1945 年 4 月为止,此时的德国空军差不多已经完全丧失作战能力,他们面临的困难不仅来自毫无经验的飞行员和绝对优势的盟军战斗机,更致命的原因是燃油供应已被彻底切断, K-4 标志着 Bf 109 作为作战飞机所到达的最后一个里程碑。感谢梅塞施密特设计人员的辛勤和坚韧,1935 年首飞的 Bf 109 到此刻依然是盟军飞行员的噩梦,一名老手驾驶的 K-4 还是能击落最新的北美 P-51K 和共和 P-47D。回顾问世后的 10 年中,有 9 年在战火中度过,了不起的战斗机!

[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2-1-20 10:38 编辑 ]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楼 机修工NEW 的帖子

呵呵,看起来可真不小,不知道是109哪个系列的。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50 | 只看该作者
Bf 109G 的产量于 44 年 11 月达到顶峰,但此刻燃油紧缺,飞行员经验不足,德国空军已经无力回天了。
44 年的夏季到来时,德国空军发现自己既缺人又缺油,盟军的轰炸机群成天在头顶盘旋,鲁尔在燃烧。虽然偶尔有小小的胜利,但无力挽回败北的命运。德国需要一次突然的大胜利,必须先阻止盟军的战略轰炸。

  为此,阿道夫·加兰德中将开始积累手头的力量,他计划用 1,500 到 2,000 架战斗机对盟军的轰炸机部队发动一次突然的反击,虽然自己也可能损失 500 到 600 架,但只要能击落对方 500 架轰炸机的话,整个局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他把这次计划命名为重拳行动。
  当秋天快结束时,他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力量,但此刻战斗机监察部接到一道命令,整个计划全部取消。德军即将在阿登进行最后的**,戈林命令已完成战备的战斗机部队必须对盟军第 2,第 9,第 19 战术空军的前线机场发动突袭。元首相信只要把 1,000 架盟军战斗机摧毁在地面上,陆军的装甲矛头就能毫不阻碍的冲向安特卫普,重现 1940 年那样的胜利。加兰德同意这种突袭可能给盟军造成一定伤害,但他很明确的表示,摧毁地面上的 1,000 架战斗机与击落 500 架空中的轰炸机,其意义是不同的。摧毁的飞机很快就能得到补充,而在德国领土上击落的轰炸机连同上面宝贵的机组人员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样的道理,在本土上空跳伞的德国飞行员可以在短期内归队,而在盟军机场上空跳伞意味着俘虏甚至战死。
  众所周知,元首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恶劣的天气掩护着装甲师的前进,也把双方的飞机绊在机场上,上千架 Bf 109 和 Fw 190 不时预热发动机,飞行员不耐烦的听着天气广播。战斗机部队还是在 1945 年 1 月 1 日的第一束曙光中起飞了,由 Ju 88 导航着,庞大的机群扑向比利时的机场。讽刺的是,德国人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隐秘性,甚至没有通知沿途的高炮部队!结果慌乱的地面部队对空中猛烈开火,击落了不少低空飞行的己方战斗机。另外由于事先规划的混乱,往往出现几支部队攻击同一机场的情况。盟军战斗机大多已经疏散,匆忙起飞的野马和雷电在机场上空与 Bf 109 一场混战。
  截至那天傍晚,该行动共摧毁敌方不到 200 架战斗机,正如加兰德预言的那样,这些损失在几天后就得到了补充。而德国空军自己损失了 100 余架飞机,标志 Bodenplatte 计划的彻底失败。

[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2-1-20 10:37 编辑 ]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44 | 只看该作者
在战前和战争初期,德国的飞行学员有大量的训练时间,但他们离开初级教练机时,已经有足够经验驾驶单座战斗机。但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训练飞行时间一再被压缩,G-12 就是速成思想的产物。因为 RLM 提出,要尽早让学员适应战斗机的环境,他们把一些 G-2,G-4 和 G-6(甚至有些使用 DB 605As 的版本)改成双座,命名为 G-12 教练机。计划生产 900 架,实际完成的 100 架还不到。这种教练机的前座留给学生,让他觉得像在单飞一样。但许多资深的教官都怕坐到后面那个位置上去,因为在起飞时他什么都看不见。

使用 DB 605D 发动机的 G-10 是 Bf 109G 系列中飞得最快的战斗机,也是那些新手能得到的最好的战斗机。这么说是因为 44 年的德国空军正在一个恶性循环中:激烈的空战严重消耗着飞机和飞行员,飞机可以很快补充,而被匆匆推上前线的新手只能在残酷的实战中积累经验,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所以 G-10 是一种生不逢时的战斗机,虽然在一些王牌飞行员手中它们能击落任何盟军飞机,但德国空军此刻的平均素质已经远远落后于对手,飞机再好也无济于事。


[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2-1-20 10:37 编辑 ]
18
发表于 2012-1-19 23:43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顶

看看我的发烧中

[ 本帖最后由 机修工NEW 于 2012-1-19 23:48 编辑 ]

IMG_0571.JPG (47.44 KB, 下载次数: 10)

IMG_0571.JPG

IMG_0562.JPG (47.86 KB, 下载次数: 10)

IMG_0562.JPG

IMG_0584.JPG (38.05 KB, 下载次数: 10)

IMG_0584.JPG

IMG_0586.JPG (22.82 KB, 下载次数: 10)

IMG_0586.JPG

IMG_0566.JPG (40.2 KB, 下载次数: 9)

IMG_0566.JPG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31 | 只看该作者
非洲之星的“Gelbe14”,不用多作介绍了。1942 年 9 月 1 日,就是在这架神奇的飞机上,从 9:26 到 18:53总 共 10 小时不到的时间内,他打下了 17 架英国战斗机!!!

chyvalries_f4nt.jpg (32.05 KB, 下载次数: 9)

chyvalries_f4nt.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