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坛里的高手们注意了,洋鬼子又出新玩意了! [打印本页]

作者: iamapighhh    时间: 2010-8-14 16:46
标题: 坛里的高手们注意了,洋鬼子又出新玩意了!
飘升机!一种不用螺旋桨,不用磁力的“飞行器”但是,用高压电。
(无经验者切勿尝试!【重要警告】制作飘升机要用到几万伏特电压,可能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实验后必须先切断电源并用10k/2W(参考值)的电阻放电。发布本实验步骤不是为了让你亲自体验,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飘升机结构和原理。实验的话必须非常小心且必须有高压电方面的丰富经验。 如果你执意要做该实验只能你自己担负所有后果。本信息发布者及作者、发布媒体不对发生的任何后果负责!)
刚刚在别处看到,现在转来:
效果图:
(, 下载次数: 35)
制作过程:
设计图: (, 下载次数: 35)
坛里都是牛人,这么个东西不难做,尽量做轻就是了。
框架用轻木搭成,上方为铜导线,下面糊着的是铝箔
做成了就这个样:
(, 下载次数: 30)

通上3万伏直流高压!正极连铜线,负极铝箔。就飘起来了
(, 下载次数: 38)
细节图 (, 下载次数: 35)
用尼龙固定好,别飞走。


原网页: http://jnaudin.free.fr/html/lifterb.htm]http://jnaudin.free.fr/html/lifterb.htm
这里更详细。




原理讨论:飘升机的悬浮原理解释之一——动电学模型


 关于飘升机的飞行原理的解释有不同的版本,下面是一篇Jean-Louis Naudin的文章。   在正电极附件(图中用红色方块表示的为细导线的横截面)电势非常高,电子被从电子和周围媒质(空气)的分子中剥离出去。这些游历出的电子迅速向正电极靠拢并被收集起来,从而在细导线周围形成了正离子云(图中橙黄色部分),同时这些正离子云处在负电极(金属铝板,图中绿色部分)的上方。受到正离子云吸引的铝板,将在静电力作用下朝上运动(就像带正电的塑料尺会吸引很小的铝片)。同时,这些受铝板(负电极)吸引和正电极排斥的正离子云会沿着电场线的方向朝下运动。这些带正电的原子和离子被负极板碰撞并且中和。他们的碰撞太强烈了以至于额外的电子被从极板上剥离出,然后被原子和分子捕获而使这些原子和分子带上负电。这样便产生了负离子云(图中淡蓝色部分),负离子云被铝板向下排斥,从而为飘升机(Lifter)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推力。

  正离子云在正电极周围不断地产生,并且这个过程被一遍遍重复。 所以说,飘升机是在它运动的媒质中把电能量转换为动电(electrokinetic)推力并反作用于周围媒质。   今天,这是对观测到的飘升机现象的一种解释。动电学模型(electrokinetic model)在空气媒质中表现很好,有趣的是在一些真空环境的测试中已经证明了仍然存在从微牛顿到毫牛顿级的推力(这个事实已经在一些由NASA和其他公司申请并被批准的专利中完全证实)。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常有趣并且值得被深层次的探究和发展,因为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探索的大门。

        飘升机(Lifter)是一种依靠高电压产生推力的“非对称电容器”。 飘升机运用了由Prof.Biefeld和Thomas Townsend Brown在1928年发现的Biefeld Brown效应(别费尔德·布朗效应),它可以安静地漂浮而不依靠螺旋桨等机械构件。如果把飘升机比作是玩具飞机,那么由此发展出的未来飞行器则像现代喷气式飞机一样,为人类开创一个飞行推进系统的新时代。 (中 国飘升机爱好者团队http://lifterfans.bokee.com
作者: iamapighhh    时间: 2010-8-14 16:47
沙发自己占,:em15: :em15:
作者: 半桶水    时间: 2010-8-14 16:53
力气也太小了吧。
作者: zhenxuewang    时间: 2010-8-14 17:04
半桶水:em15:
作者: Glider    时间: 2010-8-14 17:29
估计该装置至少产生0.5g推力,如果电流不大于2.64×10^-6,那么是有价值的,因为它的推进效率和普通空心杯差不多,如果用铝箔制作微型室内机的机翼,再以此作动力将十分理想,因为可以省下动力组和电调。
关键是制作出超轻和高效率的高压发生器
另外室内机撞人就惨了,手接就更别想了
作者: lysgyx    时间: 2010-8-14 17:47
果然是个新鲜玩意儿,就是太危险了,想到超高压就肝颤:em15:
作者: 62513747    时间: 2010-8-14 18:04
:em15: 真能折腾
作者: xiaocong683    时间: 2010-8-14 18:05
咱是土狗仔不会玩
作者: 巧手观音    时间: 2010-8-14 18:22
太危险啦:em17:
作者: bitao7697    时间: 2010-8-14 18:25
俺不是高手,过来打酱油顺便看看。。。闪!:em18:
作者: 心在中天    时间: 2010-8-14 18:42
:em26: 值得研究。
作者: 一刀对零    时间: 2010-8-14 18:49
很久在科技之光(德国德的电视节目)上看过了........有人预言这是人类反重力飞行器的未来:em15:
作者: yanmeng138    时间: 2010-8-14 19:14
太危险了吧
作者: 武士伊    时间: 2010-8-14 19:31
看样子只能在室内做实验,在宇宙中有可能得到某种应用,在室外,在大气中难得有应用;该实验能直观看到在高压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的受力现象,加深对电的认识
作者: CXZ子敬    时间: 2010-8-14 19:43
我不是高手,我误走进来的.我已把资料看完了,挺有意思,帮LZ顶一下.:em15:
作者: ogrobot    时间: 2010-8-14 19:44
等七月半,特斯拉回魂时让它教教怎么玩高压电
作者: Isad    时间: 2010-8-14 20:27
UFO出現了?
作者: iamapighhh    时间: 2010-8-14 20:41
安全措施当然要另外设计。听说洋人已经做出能拉起一磅的此种飞行器了。
作者: 有点笨    时间: 2010-8-14 20:57
以后会更好
力气能更大
作者: Wisdon    时间: 2011-5-9 09:50
还需要继续研究 ,有一天还能真沉成为  通用的新东西,
作者: 新雪138    时间: 2011-5-9 11:52
不就地球飞碟即将出现,期待中
作者: 大钳子    时间: 2011-5-9 12:08
传说中的离子发动机,以前有耳闻!:em26:
作者: coolmao    时间: 2011-5-9 12:26
离子发动机并不是神话.美国早已经使用了.不过目前只在太空使用.空气中的推力还是太小.

这东西目前连自己的电源都无法带起来.谈 何容易.就让外国人能让 一磅的飞行器飘起来.也只是飞行器本身.电源并没有外加再飞行器上边吧?:em15:
作者: 在路途    时间: 2011-5-9 12:43
好东西,就是要注意安全啊
作者: mayzxh    时间: 2011-5-9 14:39
先顶后看
作者: 机关枪    时间: 2011-5-9 14:45
2001年发表的。。。。都超过十年了,什么新
作者: khhlnj    时间: 2011-5-9 19:57
《流言终结者 反重力装置》 试验过,
作者: 小汤包    时间: 2011-5-9 20:04
路过看看。
作者: Lancrey    时间: 2011-5-9 20:29
标题: 这个有先进性!
顶!:em26:
作者: 夜行侠    时间: 2011-5-9 21:36
OFU
作者: Johnnyboy    时间: 2011-5-9 21:43
肯定不会去玩,飘过。。。
作者: 老申劳神    时间: 2011-5-9 21:44
这个高压电可不敢弄啊。:em17:
作者: 影忠    时间: 2011-5-10 00:07
:em15: :em15:
作者: tql    时间: 2011-5-10 00:16
:em10:
作者: 偷着乐    时间: 2011-5-10 13:39
一触电!烧猪就有的吃啦。。
作者: s4219    时间: 2011-5-10 14:45
很想做一个试试。豁出去了,大不了被电一下。不怕!:em15: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