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9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给育廉-吕世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一篇发上了已故老航模李育廉的《特技动作评分与“马太效应》一文,为了更多地了解李育廉其人,现在插入
《文集-补充篇》中吕世英的——《写给育廉》。字里行间充满对航模友人的怀念和深情厚谊,感人至深。)


写 给 育 廉

吕世英

    读高中的时候,你在武汉,我在沈阳。因为都热爱祖国的航空事业,咱们各自都参加了航模活动。那时互不相识。
    1956年8月。我在沈阳听说你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三级牵引项目的冠军。我很羡慕,也很崇拜你。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后,你被调到北京良乡,加入中航。我在黑龙江省航模队当教练。咱们开始交往(多是技术层面的情报交换)。

    文G开始后,听说你回到武汉。我下到岔林河“5--7战校”。一次外调,咱们在北京(国家体委招待所),不期而遇,各述衷肠,相见恨晚。这是咱俩第一次单独会面,还交换了**像章。之后交道频繁,往来书信不断。

    1976年8月。唐山地震之后,我飞郑州开会,之后取道武汉赴南京。到了汉口,你陪我一起冒雨游东湖屈子祠,共受屈原那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次日又顶着大太阳去知音亭,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伟大情怀。临走那天上午,为了招待我,弟妹彭老师早早去饭馆排队买菜。当我在你家浏览日本航模杂志后,你送我去码头时,半道遇上了彭老师。她正端着从饭馆买来的肉菜,让我回家吃了再走。虽然我天生不吃肉(你们当时不知道),不过你们两口子这种热情使我太受感动了。在那个生活艰苦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定量每人每月半斤肉),凭票供应的油肉就是维持最低限度的营养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招待客人了。我的突然到来给你们俩增添了不少麻烦,为此我感到内疚。(和现在无法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不好理解,甚至不敢相信)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告别了彭老师,到达码头上船。当我站在顺流而东的轮船上,挥手向你告别时,不禁潸然泪下。我看见你长时间地举手致意,身影越来越小,直道船行到视界外。我冒着到处地震海啸的传说去南京上海,而你回去继续为祖国的航模事业而艰苦奋斗┅┅。


    1981年夏,我从成都裁判归来,沿长江在武汉下船到你家时,正当过午,酷热难当。看你还正奋笔疾书,为航模杂志写稿,汗流满面不辞辛苦。你领我参观了你们的工作室。这时你已经从工厂调回,正组建湖北省航模队,买了不少机床等大型设备,真要大干一番的架势,让我好羡慕。不像我省默无声息不死不活。那天晚上,你请我看电影“基督山伯爵”(当时还是很稀罕的)。翌日,你送我到汉口火车站,我经过北京回哈。恰巧,那天从南方进京的一列火车,在北京站爆炸。你从报上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写信给我,问我是否平安到家。幸运的是,出事列车是在我所乘坐的列车之前到达北京的。等我们抵京时,北京已经平静。当我回哈后接到这封信时,感慨万千。你对我的关心使我没齿难忘。就从这时起,我叫你弟弟,你叫我哥哥,一直到现在。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国航模尽力。在郑州,在长葛,在桂林,在芷江,以及在哈尔滨的全国航模比赛现场,都看到你为大会兢兢业业做好裁判工作的身影。在每期航模技术资料上,都能见到你发表的俄语译文,使我很羡慕。我很佩服你的自学能力和毅力,同样在中学学习6年俄文,你能轻而易举的把俄文的航模文章翻译过来,而我却不能。

    为了事业,向你学习。从1984年,我也加紧学习日语。在得到140学时的业余学习机会之后,在你的鼓励之下,我也大胆向航模刊物投稿。几经失败,终于成功。我在高兴的同时,深知,没有你的帮助,这是不可能的。是你写信告诉我,原稿的格式和要求,如何插图,如何编译等;是你鼓励我在稿子不被重视而被搁置时,要我耐心等待。同时,你一边和编辑部疏通关系,一边帮我改稿。终于,在你的关心和指导下,我逐渐进步,能独立翻译,编译。现在,我能在遥控技术中文版的翻译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与你的指导分不开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为了报答你对我的无私帮助,在你失去俄文原稿的时候,我从国家图书进出口公司订阅了俄罗斯的航模杂志“模型构造工程师”,每月把影印版寄给你。我要把原文寄给你,你不让,说让吕战学校存档。之后,为了供你翻译,我又托熟人,在乌克兰找俄语航模杂志及技术资料。

    可是,命运多舛,老天并不公平。航空模型杂志改版之后,由于人事更迁,老人不被重用,于是你被冷落。在你的“中 国航模史”稿完成之后,就见不到你的文章了。对此,我很是不以为然,他们也太“势利小人”了。论起对中 国航模事业的贡献来,你无疑是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你呢。

    你的工资待遇,湖北省对你的使用等都不能和你的贡献相称。作为你的朋友兄弟,早有意见。但一个外省的老百姓,虽路见不平,也无力回天。这正是我国某些制度的悲哀。

    我和你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5年的10月,我从成都参加完中 国空中机器人比赛回哈的途中。我在长江中的巫峡给你打电话,告述你,我到达武汉长途汽车站的时间,大概应该是上午9点。但是由于汽车误点,下午1点才到。让你在汽车站足足多等了4个小时。咱俩自从90年在桂林别后又见面了。我们下午6点的火车,只有不到5个小时,没有去你家的时间。你不顾身体的疲劳,陪我一同到武昌去看一位我的同学——已经退休的核潜艇专家。当我们一同回到汉口火车站和我的学生们会合后,你还坚持要送我们上火车。我的学生都已看出你的身体有些弱并且很累,建议我把你送回家。你很觉过意不去,不忍离别地在汽车站和我挥手再见。不想,这一幕竞成永诀。五年之后的今天,在我发出一封给你的挂号信之后,竟然收到你大儿媳妇发来的电子邮件,说你在11月11日因散步摔倒造成脑溢血而离开了我们。得到这一天崩地裂一样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反复读了信件,并了解了具体的过程之后,不得不接受这个使人万分悲痛的事实。

    育廉老弟啊,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咱们去做。不是商量好了吗,我们要共同写一本关于航模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书吗。你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呢。你的写作能力我是知道的,应该充分发挥,写出很多很多东西留给后来的航模爱好者。今年5月在北京的老航模集会,我想你肯定是接到通知了的,我还期待那时会见到你呢,咱们好一块商量写作的事呢,你怎么走得这么突然呢,让我太失望了,太痛苦了。

    咱们经常通信,几十年如一日。即使别人已不用纸笔写信,而用电子邮件,你还坚持用手写局邮。所以我的信箱几乎成了咱俩专用。每次下楼经过信箱时,我都要去看一看有没有你的来信。

    现在,不管怎么说生活也是提高了一大截。你奋斗五十年,辛苦一辈子,也该安度晚年,享点福了。怎么就先我而去了呢。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知音。咱们不但都搞航模,而且同病相怜,互相安慰。共同爱好写作。当我第2次注射链霉素过敏耳鸣时,是你给了我信心,才使我坚持过来。当我参加同学集会回来,因和同学相比低了一大截,有些悲观时,是你耐心的疏导我,使我重新恢复了心里平衡。当然我对你的关心远远比不上你给我的帮助。但是当文G初期,你咽喉部的病刚好。听说卤碱能抑制时,我在哈尔滨想法给你搞到邮去。


    我们之间,心心相印,什么事情都能互相沟通。所以你我是高山流水好知音。你这一走,让我跟谁探讨心中的困惑,和谁敞开心扉述说心底的疑虑。你这一走,让我的生活失去依靠。太阳瞬间变黑,世界黯然失色,呜呼,岂不痛哉。

    育廉老弟,你虽然先走一步,我也将不久于人世。我随时准备着,把世间的一切早早理清,尽量再多做一点有益于别人的事,以便走后不留麻烦。后会有期,再见!

    你为祖国航模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功绩卓著永照丹青!

    愚兄吕世英敬挽 2010-2-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8-12 10:17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感觉现在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祝育廉老前辈走好!

:em25: 写的真好很感动
3
发表于 2010-8-12 10:44 | 只看该作者
感人至深,友情长存!
4
发表于 2010-8-12 10:47 | 只看该作者
向两位老前辈致敬
5
发表于 2010-8-12 11:48 | 只看该作者
:em26: :em26: 都是前辈精英呀
6
发表于 2020-9-18 16:47 | 只看该作者
:em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