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模拟器肯定是个好东西。因为几乎所有老鸟都会忠告新手,玩飞机,先从模拟器开始。
去年买了一架成品机,控是艾特4通的E-FLY100B。刚开始,练了几天免费的FMS,觉得没劲,就直接上真机了。后来,想买个模拟器练吊机,可是淘宝一商家说,我这款艾特的控不能支持XTR的模拟器。干脆,直接飞KT330。嘿嘿,这330跟翼龙还真不是一回事,当初的感觉是非常灵活,飞了三四个起落后,才慢慢熟悉舵面。
飞了一阶段的航线后,想吊机了。在一次航模聚会上,问一位模友,吊机怎么吊?对方答曰;“凭感觉。”现在想想,这话也没错。可是当时我连飞机处在何种姿态要怎么打舵都不知道,所以,这话说了就等于没说。
赶紧上网查资料,慢慢懂得如何先把机头抬起来——放低油门,拉升降舵,补上油门。试了一下,机头果真抬起来了。尽管只有一两秒种,也激动啊。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保持飞机一直垂直?5imx论坛里的图解吊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就是当飞机右倾的时候,打左舵修正;当飞机左倾的时候,打右舵修正;当飞机前后仰俯的时候,打升降舵修正;同时注意油门的变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把上面这几句话非常熟练地运用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万一打错舵,就会摔坏飞机。所以每次练的时候,总是先把飞机的高度拉上去,有时二三十米,有时一二十米。这样,万一控制不住,立即改出平飞,等安全后再进入下一轮训练。
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在五一放假回老家的时候。那天下午,几乎无风,我选择离家门口不远的一片麦田进行训练。因为是麦田,心理压力很小——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摔坏飞机。正因为压力小,那天居然让我比较平稳地吊了十多秒钟。
曾在一个论坛上看到,当你能吊起一二十秒钟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这句话大大地激励了我。
练模拟器的目的,无非是建立条件反射,即当飞机倾斜时,你能不假思索地打舵修正。我用真机练,目的也是一样的。只要有足够的高度,完全可以挽救随时面临的坠机。从飞330那天开始到现在,我只炸了一架,第二架还在服役中。KT机的好处是,炸了以后用胶水一粘,又可再飞。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用真机练习的过程中,还运用了想象训练法。这是在固定翼飞行教程里看到的一个术语。教程里说的是,飞机起飞前,要先想象好,飞机起飞后要往哪个方向转弯,免得飞机上天后手忙脚乱。我把它“拿来”用作练吊机,即晚上睡觉前,进行想象吊机。想象着自己握着遥控器,再想象着飞机往哪个方向倒,应该立即打什么舵,同时两个大拇指也不停地动。这个方法至少对我本人而言,很奏效。
现在的目标是,将飞机的高度逐渐放低,直至能在跟前平稳地吊机。下一步目标是,在客厅或房间里把飞机吊住。
从时间上算,没有模拟器延长了我的训练时间。第一架KT机主要是熟悉舵面、练航线、翻筋斗及倒飞。吊机是从第二架KT机开始的,到现在大约3个月。这3个月飞了50多个起落,每个起落七八分钟,这样算起来练吊机只有6个多小时。如果有模拟器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练上6个小时。
不过,我玩飞机纯粹是为了休闲——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是借这东西出去走一走。办公室离飞场也就两三分钟的车程,很方便,所以也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多长时间内练成吊机。到现在这水平,已经很激动了;今后再有进步,会更激动的。
[ 本帖最后由 tzwbyho 于 2009-7-2 19:13 编辑 ]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