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19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的市场上大都有亚托-600、雷虎-50、X-50。这三款飞机。那么这三架飞机到底那架好?欢迎大家来谈谈自己看法!:em15:
单选投票, 共有 53 人参与投票
45.28% (24)
26.42% (14)
28.30% (15)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8-2-10 15:14 | 只看该作者
都好 嘿嘿
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18:3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有钱就好吧!
4
发表于 2008-2-10 19:32 | 只看该作者
X50我不熟,但是亚托600和雷虎50都有几个不同版本,性能也不尽相同吧?
5
发表于 2008-2-10 19:57 | 只看该作者
都好,就是买不起,只好玩一玩国产的了。
6
发表于 2008-2-10 20:24 | 只看该作者

比名气600和雷虎没的说,比3D性能先比较下最新悬翼头结构把

这2款都是以3D性能著称的名机的悬翼头,也可以比较XCELL-90等3D机王的结构,这是影响飞机性能最主要的因数,




再比较下X-5的悬翼头,要比同类50机3D性能,那就没的比了,隔代了


[ 本帖最后由 机修工NEW 于 2008-2-11 14:00 编辑 ]
7
发表于 2008-2-10 21:03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8
发表于 2008-2-10 23:3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不太会飞3D,但个人觉得X50那种在桨夹再装个摇臂的设计的贝尔希拉比率和修正率都会比没有摇臂的小,因为桨夹在摇臂中间,摇臂两边驱动都会减半,这样对飞3D是无益的。
9
发表于 2008-2-11 00:54 | 只看该作者
姜还是老的辣...:em15: :em24:
10
发表于 2008-2-11 01:50 | 只看该作者
中間那個是洗蘿蔔嗎?
11
发表于 2008-2-11 10:4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最先进的悬仪头设计,国外比赛可以多看看

原帖由 Edward 于 2008-2-10 23:30 发表
虽然我不太会飞3D,但个人觉得X50那种在桨夹再装个摇臂的设计的贝尔希拉比率和修正率都会比没有摇臂的小,因为桨夹在摇臂中间,摇臂两边驱动都会减半,这样对飞3D是无益的。

也可以比较下国外优秀机型的设计,比如中间这图的最新款西路宝的悬翼头设计也全部改这样的了,飞3D肯定比传统的要灵活的多,
再看靓机:注意结构



最后看2007  世界权威3D比赛冠军机
Dominik Haegele是今年3D MASTERS的冠军,他试用HIROBO 90FREYA EVO OP,但旋翼头是他们使用HIROBO SSZ-Ⅲ旋翼头和SSR-Ⅶ型旋翼头等的混合改款,看图片,横轴距较短,混控臂的设计应该说趋向目前比较流行3D的设计



[ 本帖最后由 机修工NEW 于 2008-2-11 11:51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8-2-11 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机修工NEW 的帖子

我只是单纯从悬翼的结构来考虑,如果在桨夹装摇臂,等于是第二类杠杆,从十字盘与从平衡杆传到大桨的操纵力量会增大,但是距离会减半,也就是增加了动作的准确性,但牺牲了灵活性,而且直升机对扰动的修正也会减弱。

这种设计我倒是在F3C的比赛里看到很多选手采用,但是对3D飞行,我个人觉得就不太适合了。
13
发表于 2008-2-11 19:15 | 只看该作者

但看到的确实都是3D机,20073D MASTERS也是3D比赛

而且自己比较过西路宝EVO 50也好,雷虎也好,600也好RJX的飓风50也好,这类结构的旋翼头很明显没X5反映灵活的,我虽然不是专家,但飞机灵活不灵活还是可以分辨的出来的,尤其是基本相同的电子设备配制,

[ 本帖最后由 机修工NEW 于 2008-2-11 19:19 编辑 ]
14
发表于 2008-2-11 20:02 | 只看该作者
这几个旋翼真是漂亮!!!
15
发表于 2008-2-11 20:30 | 只看该作者
HIROBO的悬头设计平衡翼跟主桨夹几乎都一体了!
16
发表于 2008-2-12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机修工NEW 的帖子

我觉得你所说的X5并不是比其它机型更灵活,而是更敏锐,这两者是不同的。

看X5的结构可以看到日字框宽度比Trex600要窄,这样十字盘传动给日字框的动作幅度会增加,使飞机的希拉效应增强,即平衡翼的运动幅度大于十字盘的运动幅度。这样飞机在机动时动作会相当快,幅度也很大。

相反,由于桨夹有摇臂,衰减了平衡翼的运动幅度,所以贝尔效应减弱,也就是飞机对於操控者所发出的讯息反应时间会延长。

解释得不是太好,希望大家能看得明白我的意思。
17
发表于 2008-2-12 00:1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设计的一个旋头,当然,细节还没搞好。
我把摇臂从桨夹搬到平衡杆上,这样可以增加桨夹对平衡杆控制的灵敏度(贝尔效应),这样,飞机对操纵信号的反应时间更短,但是动作又相对和缓平稳,减少打舵打过头而需要修正的机会。
但是这种设计会使传统十字盘对平衡翼的操纵反相,所以下面的相位器也换成第二类杠杆,目的是改变相位。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08:55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不过顶!
19
发表于 2008-2-12 11:40 | 只看该作者

那再看看美国 阿罗拉90的悬翼头,X-5这种结构是3D机的趋势












20
发表于 2008-2-12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机修工NEW 的帖子

我始终感觉这种设计是3C的设计。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Trex600与雷虎50的桨夹摇臂都是在桨夹的后面,而X5则是在前面。

摇臂在后面的设计可以使飞机三角补偿角为正值,这样可以使飞机反应迅速加快执行动作,这对3D是有益的,而3C则为了使动作更加沉稳,通常选择把摇臂装在桨夹前面。

偷偷说一句,你真有米啊,能拿真机拆来研究,我只能看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