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襟翼(?)
这个用法不知道有没有正式名称, 但是似乎在一般同好间广为流传. 就是将襟翼向上打大约3 度, 飞机看起来立刻像有加速的感觉. 其实它的原理是, 襟翼向上相当于翼弧(Camber) 变小, 阻力会减小, 而损失的升力则藉由增加的速度来补偿. 很显然的, 这个功能可不是在低速的时候用. 通常如果上升气流够好, 高度已经不是问题, 那么使用这个功能, 可以让高速域的飞行效率更好些.
设定方式跟起飞襟翼差不多, 只是方向相反.
将Flap Switch 拨到Flap Up 位置, 襟翼会向上打到最大行程(如果方向相反, 到Reverse Switch 选单去设定为正确方向).
到Travel Adjust 选单设定Flap Channel 的上行程, 使其达到所需的角度(约3 度). 注意只需设定Flap Channel, AUX2 会跟着一起动作, 除非两个角度不一致, 才须调整AUX2 的Travel.
更进一步的做法, 是将两边的副翼也加入, 形成所谓的Flaperon, 也就是两片副翼同时往上, 作用就像襟翼一样. 这样襟翼和副翼联成一起, 使整个机翼的弧线变得比较平顺.
使用 FLAP-->AILE 选单.
将Flap Switch 拨到FLP-U 位置, 然后调整百分比使副翼向上的角度跟襟翼一致.
Switch 可选择 FLP-U 或 ON.
辅助转向
既然副翼可以当作襟翼使用(Flaperon), 襟翼当然也可以当作副翼使用. 有了襟翼的辅助, 可以大大的提升滚转的灵活度, 尤其有些滑翔机襟翼的面积比副翼还大, 效果更是显著. 如果配备了襟翼, 这项功能千万不要放弃.
找到 AILE->FLAP Mixer.
设定百分比, 使其达到所需要的作动行程. 通常跟副翼一致应该是满合理的. 只是由于这里上下行程都一样, 无法个别设定, 而副翼通常是上行程大于下行程, 因此必须迁就其中一个. 其实襟翼连动行程不需要太大, 因为襟翼通常面积不小, 只要动一点点效果就很显著了.
Switch 依个人习惯选择. 也可选择Always ON.
减速板 (Spoiler)
减速板的功能对滑翔机而言, 就像油门对动力机一样, 是辅助降落最重要的装置. 减速板的型式有很多种, 从最简单的Spoileron, 到高级一点的Butterfly (Flap + Spoileron), 甚至专门设计的各种特殊装置. 有的装在机翼上, 有的装在机身上... 但不管怎样, 它们的主要作用都相同- 利用增加的阻力来控制下降率. 其实大家习以为常的称之为减速板并不是很贴切(英文也有的俗称Speed Brake, Air Brake), 因为你会发现, 当你伸出减速板时, 如果不作其他动作, 飞机会下沉而不是减速, 必须开始拉升舵后才是减速. 其实这是飞机稳定性设计的正常表现. 滑翔机在进场下降时, 应该是用俯仰角(升降舵) 控制速度, 阻力装置控制下降率(跟高速、惯性较大的动力机操控概念正好相反). 因此把Spoiler 称之为"扰流板" 或许比较贴切.
襟翼虽然也可以作为阻力装置来控制下降率, 但是光用襟翼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襟翼放下时升力突然增加, 很容易造成机身上浮; 而如果需要放弃降落重飞, 收起襟翼的瞬间会损失升力, 飞机容易掉高度, 甚至失速. 因此只用襟翼控制下降率, 常会使下滑角看来很不稳定. 由此也可看出减速板确实是控制下滑角最重要的装置, 尤其对它精确控制或微调功能的要求并不亚于其他舵面.
近年来较现代化的滑翔机大都采用一种叫做Schempp Hirth 型的减速板设计, 这种减速板大致装在机翼的升力中心位置, 体积小, 重量轻, 效率极佳, 而且不会对操控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spoileron 会造成升力中心前移, 机头上扬, 副翼反应变钝等等). 本文主要讨论的, 就是这种减速板的设定方式. 因为spoileron 或butterfly 的设定方法又不太一样.
Schempp Hirth 型减速板, 有的是用一个伺服机连动, 有的是用两个伺服机分别带动. 一个伺服机的设定比较简单, 但是机械连杆装置的安装与调整比较麻烦. 先谈单伺服机的设定.
X-3810 的接收机本身有Spoiler (Throttle) channel, 如果把伺服机插在那个波道当然可以作动, 但是却无法关掉它, 如果要使用降落襟翼, 又不想减速板出来, 这样接法就做不到. 因此我们把它插在别的波道, 再利用Program Mixer 来控制.
由于X-3810 只有八个channel, 升降舵、方向舵、副翼、襟翼就占掉了六个, spoiler channel 又不能用, 只剩下AUX3. 这个波道本来是用来控制起落架的, 因此Butterfly开关会造成伺服机大幅转向. 所以设定的第一步, 就是到Travel Adjustment 选单, 去把AUX3 的其中一边行程(Up 或Down) 设成0, 另外一边行程则设成最大(150%). 由于只用单边行程, 因此伺服机摇臂要用长一点的, 行程才够. 所幸这种减速板通常不需要很大的力量拉动, 一般伺服机大都可以胜任.
使用 Program Mixer 6, 选择 SPOI-->AUX3.
把油门杆推到最前, 把游标移到Offset 位置然后按下Clear 键, 这样中立点就变成在最前面.
再来把油门杆往后拉到底, 把游标移到Rate, 调整AUX3 的百分比, 使其达到最大行程.
Switch 则选择MIX. 控制开关在左上角, 有个拨杆有两段位置的, 朝着操控者方向拨是ON, 远离方向为OFF.
我个人的习惯, 还会利用Sub Trim 让伺服机朝收减速板的方向多转一点, 使油门杆的前10% 左右行程是"空" 的. 这是类似spoiler "lock and stow" 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在飞行中不会一碰油门杆减速板就伸出来, 另一方面这样收减速板时可以收得比较完全.
如果使用双伺服机控制减速板, 主要又可分为两种方法设定. 一种是使用Y 导线, 两个伺服机共用AUX3 channel, 则设定方式一样, 但是安装时要注意伺服机必须同向, 而不能对称安装. 另一种是两个伺服机各插在spoiler 和AUX3 channel, 再利用Program Mixer 让它们一起动作, 但是这样减速板功能无法关闭.
双伺服机减速板, 没有襟翼
如果滑翔机本身没有Flap, 而使用双伺服机减速板, 那可以把两个减速板伺服机各插在FLAP 和AUX2 channel. 这样的好处是, 两个伺服机的中立点、行程都可以个别设定,省去许多机械调整的麻烦; 而且有些现成的跟FLAP 有关的Mixer 可用, 不需自己设定.
首先在System Set-Up Mode 里面, Wing Type 要确定Dual Flap 为Active; Flap Channel Input Select 则为POT-6. 这样的话Flap Switch 就不会牵动到减速板. POT-6 是一个旋纽, 平常我们不动它, 而真正控制减速板的, 则是油门杆(透过混控).
如果使用任何一个Program Mixer, 来设定SPOI->FLAP, 当然是可行, 但是会产生一个问题. 由于伺服机装在机翼中, 行程有限, 通常必须使用全行程(full up -> full down).也就是说, 当伺服机处在中立点, 减速板是伸出到一半位置, 减速板如果全收, 其实伺服机是在Flap Up (或Down) 的位置. 所以如果想把此项混控功能关闭时, 伺服机就会回到中立点, 减速板反而伸了出来. 如果想把这项混控功能设定为可开可关, 势必要找一种开关是有两个位置, 而各可以记忆一组设定的. 在X-3810, 那就是Butterfly Switch 了.
进入Butterfly 选单, 确定SPOI Offset 值为0.
将游标移到SPOI->FLAP. 将Butterfly 开关拨到下的位置, 油门杆推到最前. 调整百分比, 使减速板完全收入机翼中.
将油门杆往后拉到底, 观察减速板是否伸出到最大行程. 如果太多或太少, 则要到Sub Trim 去调整FLAP 和AUX2 channel 的中立点, 然后再回来调整百分比. 因为此项功能只能将伺服机上下行程设定一样, 无法个别调整(Travel Adjust 对Butterfly 没用).
如果左右减速板行程不一致, 则到Travel Adjustment 选单调整AUX2 channel 的行程(FLAP channel 行程不要动).
将Butterfly 开关拨到上的位置, 确定百分比设定为0, 减速板应该伸出一半, 且油门杆移动不会牵动到减速板.
以上是为了设定当想要使用减速板时, 将Butterfly 开关往下拨, 就可以用油门杆控制减速板伸出的量. 接下来我们要设定一个功能, 使得Butterfly 开关在上的位置时, 减速板完全收入机翼, 且油门杆移动不会牵动到减速板.
进入Program Mixer 6, 选择AUX3->FLAP. 确定Offset 值为0.
将游标移到 SW, 选择 BTFY1.
将游标移到Rate, Butterfly 开关拨到上的位置, 然后设定百分比, 使得减速板完全收入机翼中.
由于Butterfly 开关正好是控制AUX3 的开关, 所以此设计可以巧妙的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以后有了起落架和拖钩, 都用这个开关来控制并不冲突. 当然如果习惯了推着油门飞, 其实减速板混控功能不需关闭, 也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检查一下其他跟Flap 有关的Mixer, 最好都不要有动作, 免得减速板莫名其妙的伸了出来.
这时Flap Switch 和Mixer Switch 可以用来操控其他装置. 例如Flap Switch 控制Flaperon (把Aileron 当作Flap 来用), Mixer Switch 则控制副翼->方向舵混控.
起落架与拖钩 (Landing Gear and Tow Release)
前面介绍的方法, 所有波道几乎都已经塞满了, 如果还有起落架和拖钩怎么办? 像这种需要用开关控制, 又要大行程动作的, 似乎只有AUX3 channel, 别无选择.而且这两个装置还要用Y 导线一起控制, 共用一个波道才够(起飞后, 释放拖钩和收起落架一起动作, 应该是合理的).
如此一来减速板也只有插在Spoiler channel 了, 而且无法关闭. 莫名其妙的伸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