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绵长的小发动机
前几天,看了各位航模朋友对国产发动机的议论和老照片,我也不由得想起对“和平1.5”的很多回忆。
六十年代末我曾借着学生到农村学农的机会,带着航模小组在打麦场上为农民的孩子演示线操纵模型飞机。因为我飞行技术不行,学生也只会平飞。内燃机的啸叫,带动着尾部系着的彩色飘带上下起伏飞行,就引起了当地大人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飞机停下来后,又都争先恐后的要近距离看看那台神奇的小机器。
这台小内燃机就是“和平1.5”,是和平区教研室的数学研究员王良护老师送给我的,据这位老大哥说是五十年代末他在和平区第一中心小学辅导航模活动。河北航模队翟鸿云在这所重点小学表演后送给他的。
我用这台小内燃机让很多少年爱好者学习了压燃式内燃机的使用和维护。如今已经五十岁的民航大学院长杨大鹏小学时就是用这台发动机第一个完成了线操纵特技的正筋斗。
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后的第一台发动机,非常珍惜,舍不得用,至今还珍存着。尽管翟鸿云教练直到现在也不认识我,但是这台墨水瓶大小的内燃机辗转传递了航模人的情谊,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实现了远大的理想。
和平区第一中心小学(后更名“万全道小学”),航模活动曾在天津市小学界首屈一指,王良护老师是早期著名的优秀航模辅导员之一。这所小学座落在万全道,距离兰德康(甘肃路)、王永春(陕西路)的家都很近。这样说,可能还会引起老河北队和天津老航模人的记忆。
七十年代初,王永春看到我还在顽强的坚持航模活动,又送给我好几台压燃式内燃机,都是和平1.5和2.5。其中还有一个自由飞的机身,带着发动机和自制的控时器。按照永春的指导我们重新制作了机翼和水平尾翼,成为一家性能良好的模型飞机。后来,我们和平区中学生航模队在全市比赛中活塞式发动机模型飞机竞时比赛取得优异成绩,都和这些老大哥的帮助分不开。
我能在那蹉跎萧条的年代坚守一所小学校里的航模活动,都是航模人无私的情谊在热情的鼓励我帮助我。这期间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令人难忘。… … … …
[ 本帖最后由 王培才 于 2011-7-8 15: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