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bjsnb 于 2022-5-1 00:34 编辑
改了飞机后刚把飞机调好后北 京就禁 飞了。直到上周找了收费的飞场才能爽飞。不过还是觉得飞机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第一,机翼有上反角,做起动作来不是很利索。所以这次把翼尖拍平了。并且重新穿了纤维管。
第二,原来的双电调接线复杂,重量足足70g,这回重新打印了动力安装底座,用了穿越机电调。电调和电机做成了一体式。
第三,机身加固打算当成高速机玩了。薄弱连接处埋了碳片,机身碳管加长。那边动力总成减重,这边机身加固。整体机身不算电池还是有260g。电池用4s650 或者850(反正还有两外两架传统改造)
先拉配置单
型号 | 数量 | 价格 | 总计 | 重量 | 总重量 | 是否选用 | 备注 | GERPC1206 4500KV | 2 | 79 | 158 | 8.3 | 16.6 | 1 |
| B6掠食者 前机臂 | 1 | 32 | 32 | 10 | 10 | 1 |
| 2.5寸保护圈 | 2 | 5 | 10 | 4.4 | 8.8 | 1 |
| 螺旋桨2540 | 1 | 24 | 24 | 1 | 1 | 1 | 4正4反 | 大黄蜂20A | 2 | 38 | 76 | 19 | 38 | 1 |
| 大黄蜂12A | 2 | 38 | 0 | 9 | 0 | 0 |
| 电调配套线材 |
| |
| | 27 | 1 |
| RF206S(rf204w) | 1 | 88 | 88 | 10 | 10 | 1 |
| MG90S | 3 | 15 | 45 | 13.6 | 40.8 | 1 |
| 3S 450S | 1 |
| 0 | 40 | 40 | 1 |
| 4s 650 | 1 |
| 0 | 80 | 0 | 0 |
| 机身 | 1 | 29 | 29 |
| 30 | 1 |
| 机翼 | 1 |
| 0 |
| 60 | 1 |
| 尾翼 | 1 |
| 0 |
| 8 | 1 |
| 总计 |
| | 462 |
| 290.2 |
| |
选用理由:
1为什么GR1206? 手头有个GR1206的格普穿越机。了解参数装上2.5寸的浆加上保护圈,前列腺着陆碰不到桨叶(实操新手).双发理论拉力490.推重比1.3:1左右!暴力;
2.B6掠食者 前机臂 前机臂机臂是什么鬼?用来做1206电机的支架。摆脱机翼受力。
3.怎么两个电调居然还是20A?我草!我怎么知道。鬼畜下单,本来选12A的怎么下单的时候变成了20A。白白增加了20g重量。电调布局也改了。另外大黄蜂支持3-4s。我手头的穿越机电池也可以用到。
4.天地飞接收机?不为别的就为电压回传。机翼混控电机混控需要5通道+
5.MG90S?这么重?没办法了中间改了布局,头重头重!mg90s压机尾。
穿越机机臂,没想到还能这么用吧?
买了两个用了直臂,如果想做起落架可以用后臂。不过得自己想法弄个倒角避免风阻
装好动力总成,长的用来微调俯仰,短的用来固定(后来定位好了,我把短的给卸下来了)
本来想做后推的,以为会触碰地面。在护圈到来前改了机翼。没想到放到后面效果也不错。后来实在懒得折腾还是前拉了。这为了后来调节重心制造了麻烦
机臂固定的样子
做个个小工具用来挖舱!没等备件来就瞎挖,最后挖大了。电池还得想方法固定
不锈钢管加热用来给飞机机身碳杆穿孔。用台钳固定可以更好定位。
本来想用一个粗的碳管.自己焊舵机线水平尾翼直接隐藏到碳管里。但是一懒就此作罢.
不锈钢管加热用来给碳管开槽。手头也有碳片,但是切窄槽懒得折腾。不处理好还会改变翼型。
开了近端的副翼为什么还用双舵机?不开背单舵机不能实现。回头还要看看能不能弄襟翼混控?(想多了)。
看到那两个大电调了吗。郁闷!不过散热其好。两个强冷风机直吹
快完工了。不开背,线材不好处理。连原来机舱的安装卡槽还留着呢。 打算给丫去掉安排一下接收机得位置。线太乱了!。
整体看起来改了就和没改。
纤维胶带是固定的时候临时贴上的。如果调好了就撕掉打胶处理。或者用黑色的布基胶带。
现在就差尾舵没处理。还有垂尾有点软。得用F3P的方法拉两根碳丝处理一下。
现在现有3s 450电池 320g 4s650电池360g.利用网上的公式算了一下续航时间。估计还得打个8折。看看这周末有没有时间能弄好周末试飞去。至少在家里手抛了几次还可以。也挺抗帅。
就是损出来的速度比较惨。平飞最低时速也得40km/h才能维持。等这架摔碎了。再改下一个。至少还能轻个30g。控制在300以内。也许会好飞点。
------
今天晚上找了两个动平衡铅块。机尾加了10g才算搞定。--------------------
周末试飞。不算很完美,风很大,飞机太飘被风吹得飘飘忽忽。5米倒飞的时候被一股妖风吹到地上了。坏了一个浆。
下一架飞机计划:
加飞控
上图传
肾推
动力舱一体话模块设计,快速换机。
加大舵面,远端副翼。增加灵活性调整能力
换小重量舵机减重
选了一个新的1404高效电机,继续2.5寸浆。
实验环氧树脂加固工艺(据说发热容易毁坏EPP材质)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