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g6igg 于 2015-10-29 16:04 编辑
看论坛也有一段时间了,总发现一些功能大家还不是很透彻,基础的东西已有相关视频,我就不说了,我主要是想分享一下关于自动飞行(航点)相关的。那些用手动起飞降落的或者不玩更深入的就不必参考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ot/em15.gif)
首先,我没有时间做教程,只简单的用文字或者截图来说。如有更想详细的请直接联系我。
1.主要以流行的大胖子机型来做载机讲解,带有独立垂尾的也基本通用。
2.以流行的我认为功能很强大的APM和PIX飞控为主的,因现在基本都 是刷apm的固件,所以两者通用。
3.主要以最新的3.4固定翼固件为核心的,这个固件经测试是不错的,pix开尔曼打开稳定性很好。
4.全部参数有空了会将3.4所有参数翻译中文并加注释贴出来,有学习能力的一看就知道该如调。目前可参考uav社区版地面站,基本翻译完整了参数表,属原版翻译,没有基础的还是看得稀里糊涂。当然这是原意翻译,没有加上通俗的语言。
5.主要也是本人在学习和编程过程中,还有大家相关问题中得到的启发,写此文章,希望各位以平和心态对待,能用的就学,不能的就当看热闹。
一,关于转向轮
很多朋友问题相关于转向轮如何接,得到的回答多数是直接接接收机,这多用于手动起飞和降落,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失控(遥控失控,电量低,地面站失控等 ),设置失控返航降落或者原地降落,转向轮是不起作用的,甚至失控后,不是正前方的,降落会失败。损失会大一些。既然是玩飞控,当然要有可能会用到自动起降,这时候接遥控器,转向轮是不会有动作的,无法保持起降航向在地方锁定,很危险,有炸鸡,撞边的可能。
好了,废话不说了,只是知之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转向轮舵机最佳是接飞控输出的空闲任意一通道,固定翼8通是模式开关,默认不要接8通,或者将模式开关改为5通,5通不要接任何设备都可以,我是接在aux out任意一通,然后在全部参数表中找到此通道,一般为rc9是aux 1,以此类推。因为rc1-8为主输出通道,找到RC9_FUNCTION参数,将参数值改为:21,rudder(方向舵),此时此通道就是方向舵通道,用于V尾无垂尾的飞机方向舵。不会因打升降轮子也会转向,有垂尾的可用y线直接与垂尾舵机连接也可以。
二。关于其它特殊情况例如:副翼不用y线为双舵机,有襟翼,甚至在无襟翼的飞机上又不想自已加装襟翼,都可以通过上面这种方法来实现。并且设置数数手动模式打开襟翼开关FLAP IN channel,以下都 需要进行这项设置flaperon_output
如果飞机本身有襟翼,也可通过此方法实现,分别接两个空闲通道,设置此两通道的参数为襟翼,混控参数设置根据舵机安装方向,设置为“上上”一般。并且设置成自动襟翼能实现自动起降中自动控制。用反向舵机和y线实现襟翼的也可只接一个通道。
不想加装襟翼飞机起降速度过快,起飞距离过长的。可将原Y线连接两个副翼舵机分别接1通(原副翼通道,根据接线方法确定通道)和另一个空闲通道,分别将此两通道的参数改为:24和25(襟副翼1和襟副翼2),设置混控方式为副翼按手动模式正常打舵方向,拨动手动襟翼开关,襟翼(共用副翼)同时向下为准。关于襟翼的几个参数还是很有用的,例如设置襟翼慢放,延时功能,flap_slewrate 设置一秒变化量。自动起桨达到多少米每秒打开或关闭襟翼功能,起飞和降落打开襟翼的百分比量。这些都是自动起飞和降落自动襟翼控制的关键。
关于大胖子的动力,我是用朗宇2820 1100kv 配置的9*6三叶桨,噪音很低,效率也可以,满油拉力2.0853公斤,我的整 机重量为2.0126公斤,达到1:1还多一点的推重比。完全可以垂直爬升。20%油门即可平飞。电流此时8A,10A左右的动力能更好保持微风修正。用4s5000mah两块并做动力,巡航1小时多。满油门手动或自稳飞22分钟降落正常电压3.82。915m500mw数传,原装小天线接收用车载天线10km左右无问题,图传不给力,又没货,进一步2.4g图传测试安装好了再测。超过图传为自动航线测试。包括测试航点能力,40个航点4个起落。没有问题。apm就不行了。。。稳定性不如pix。主要还是运算跟不上。
胖子降落速度有点快,对起落架和技术都是考验,加上襟翼也可以降低降落速度。对了,我的胖子是加了加长翼,达1.9米多的翼展。最大起飞重量5kg,目前装完所有设备2.0126公斤。很宽松,还能再加1万的动力电。根据推重比,不会成倍增加航时,此时巡航电流会加大,不过目前够玩了。
今天就写到这儿。补充:关于安全开关禁用设置。
pix打开开尔曼设置。
左右襟翼在达到条件时打开的百分比和条件设置。我是测试时设置的参考,3米/秒有点小,要根据机型来设置。目前大胖我用的6米,约合21.6每小时航速起降时打开襟翼。或者叫起飞未达到26前打开襟翼,降落小于26速度打开襟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手动起降助手看数传或osd实际起降速度来设置。手动打开我用的7通道。延时75有点快,可设置30左右,约2秒的过程完全放下襟翼。
转向轮通道设置。
通道中立点微调,可调转向轮中立点直线滑行。手动模式测试直线即可,自动模式会自动调整默认值在5度内修正。
空闲通道设置襟副翼混控。和副翼插线也同时要插到此两通道。
固定翼参数也不少,调起来也挺费精力,调好了一切好飞,自动模式一切ok。
三。关于天线的摆放
1.接收机根据接收的天线来确定摆放,增程接收机是双天线的,两天线放置成夹角90度(地平面45度)直立即可。
2.数传想远的话我用的915m 500mw的,因为用了增程是433所以只能用915m的,发射用原装2dbi小棍天线垂直向上向下都可,也可接个T型头,装双天线成90度夹角垂直,不会有距离上的增加,只辐射角会好一些,接收用车载9dbi小吸盘天线,距离10公里无问题,再远没有测试。理论15公里左右。更远可选gprs手机流量数传那种。不限距离。
3.图传天线如果用5.8g的话传远不好整,干扰小,质量相对高一些,用蘑菇头(三四叶草)天线的话垂直放就行了,侧面辐射最佳,拉远只能通过飞高来实现。水平放也行,不过是姿态变化时断续的现象严重些,注意极化方式一定要相同,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条件允许,用2.4g能更远的传输。天线垂直放即可。
4.所有机载天线和设备相隔要有一定距离,越大越好,干扰降低。我是数传放置机身最后面,靠近垂尾,增程在机身中间,从下方单天线露出机身未固定,图传放置最前端垂直向上。
四。起落架相关
胖子起落架是个鸡肋,不能转向,自已加装就行,但是固定方式最好机身内外都用航空木板或碳纤版夹紧固定,增大受力面积,否则极易损坏起落架。
其它飞控功能调试实现等待续,等不急的可联系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