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 推弹和退壳的问题其实比较好解决 转轮肯定是放不下的 但是可以并列弹仓和蛋壳收集舱,激发机构参照加特林MG 取其中一根管子的部分补全其他装置 用外能源驱动 就可以十分方便的解决相关问题 稍加处理还可以做到击发时间的精确控制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 和××差不多
关键还是空间的问题 TD还好点 坦克的话 空间到底有多大 反正我只是来坛子上看热闹的 手里没有货
和之前几位说的的共性问题,就是炮塔里面能不能装的下 转轮虽然看着比较大,但是好处就是省去了弹堂 只需在后面设置击发机构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使用装填方式的系统就要有装填机构和弹堂,虽然实际上没产生什么空间压力 但是对设计和制造要求就高了不少~(弹堂可以位于管子里 击发机构如果按我上面说的 也不占额外的空间 因为转轮结构也需要类似的驱动装置)
另外应注意的是 设计这套系统必须考虑到得是 装车后可能会失去炮管的俯仰,因为这种尺寸的东西 做炮闩式的击发锁太困难难了 体积也会超,那么就只能是类似于 木仓 机 的装填击发一体结构 这样的话 按照普通的设计 蛋舱的位置也要和上述东西刚性固定 这样 如果还要求炮管俯仰 那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都得跟着动。显然用摇摆炮塔的坦克就那么几个 对于其他的型号 这个部分也不好设计 软弹带什么的 太高级了。
另外说 坛子上什么大比例油动装甲车的帖子 转的老外的吧,做的M2/M3装甲车 用了烟火装置 转轮结构的 貌似是成品 可以去看下。不过那个东西放到大比例模型里根本不算个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