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huan629 于 2014-5-25 00:41 编辑 fangminghui81 发表于 2014-5-24 12:34 丘3手感偏向希拉的副翼机种所谓的‘保持指向位置‘’ ,它设计是取纯希拉和贝尔两者优点,反应比纯希拉迟钝,但自稳好些。 至于我改的那个机,实际上是利用日字框作混控臂,请仔细看与桨夹连接的位置,是处于控舵与平衡中间。同样是45度平衡锤,手感与同类机基本一致,即‘’回中‘的那种。 |
我没有丘3 请问原机的45度副翼时 修正取向是‘’回中‘’还是所谓的‘保持指向位置‘’ 另外你改成纯贝尔锤后照片上看不清 好像还是舵机拉日字框(我好像跑题了)他的修正去向又是怎样的 来自安卓客户端 |
fangminghui81 发表于 2014-5-23 20:13 仔细看看再说话,搞明白什么是90度舵机布置再发言 没知识真可怕,体育老师的节奏啊 |
capatin 发表于 2014-4-30 10:29 你如果见过F45 就会推翻自己全部理论 F45除了90度舵机布置 其他和F46布局相同 这又怎么解释呢?。。。 |
lihuan629 发表于 2014-5-2 12:26 遇到外力改变姿态时平衡锤的自稳(增稳)工作方式。关于自动回中的原理,个人觉得当舵机回中时,大桨的升力趋于平衡,机身在重力的作用下主轴趋于和地面垂直,平衡杆也趋于恢复和主轴90度的状态并保持。 |
jing_lee 发表于 2014-4-30 23:28 不知你看了这个是怎么理解? |
jing_lee 发表于 2014-4-30 23:28 更多请看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7375&extra= |
为了更好的讨论,拍了个拆除平衡锤拉杆的演示视频给大家看看。 |
很好的讨论,突然觉得我的知识实在太浅显了,谢谢楼上几位的积极参与! |
lihuan629 发表于 2014-4-30 21:11 好的。 |
jing_lee 发表于 2014-4-30 20:35 我所说持续力矩是陀螺没有得到相应进动的情况下变成45度,直升机翻滚是同步进行了进动,所以没有改变进动的角度。 或者你真的尝试测试观察下,是否有如我所说的情况发生。要不等我上个测试视频 |
本帖最后由 jing_lee 于 2014-4-30 20:43 编辑 如果存在在持续力矩下,陀螺效应变成45度进动的话,直升机就无法操控了。设想一下,一台六通直升机要做一个向前垂直的连续翻滚,我向前压杆在机头的9点方向给出个持续的力矩,如果进动变化成45度了,那我的动作不是成了旋转45度的滚翻了吗? |
本帖最后由 jing_lee 于 2014-4-30 20:23 编辑 很好的讨论,个人看法是平衡锤与主轴是非刚性连接,而是轴向90度的活动连接,也就是说处于旋转状态的平衡锤不管主轴向什么方向运动,它都在贝尔效应下产生趋于水平状态的趋势。至于为什么不是90度、60度或者30度,而是设计成45度的原因是45度是0到90度的中心点,平衡杆在45度上给出的修正力矩也处于对称的平衡状态,不会在不同方向上得到不同的修正力矩。至于你提出的45度的矢量进动论点,好像物理学上并无此理论。 |
jing_lee 发表于 2014-4-30 17:36 我认为应该先撇开舵、周期螺距、混控这些复杂因素,单单分析为什么45度平衡锤可以完成自稳,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那么下面周期螺距角度就好解释了。 不知你是否飞过90度的贝尔结构,比如用ESKY BEE2将翼片换成锤子然后修改一下十字盘之间的连接?我尝试过 90度平衡锤的结构,当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遇到任何突然外力导致飞机失衡,此时平衡锤会起作用修正。而当飞机与平衡锤与水平保持一定倾角后(不大于45度),它无法自行恢复水平状态了。45度平衡锤就不然,就算飞机处于45度倾斜,最后也会慢慢的保持水平。这个你可以做个测试,锤子机用手拿着保持与水平倾斜一定角度,加足油门后放手,飞机是先向倾斜的角度飞然后慢慢恢复水平状态了,过程不要任何舵修正。而90度锤就不是这样了 这个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动回中,过去他们只是说平衡锤机就会回中,而副翼机不会,我不认为完全是这样,锤换翼、翼换锤的事情我做得多了。平衡锤陀螺效应更大是当然的,但只代表保持运动方向惯量,无法识别水平。 我认为做成45度平衡锤或控舵是因为提供持续性惯量修正问题,这里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能运用学术性词语解释,如果表达不错的话应该是陀螺矢量加法。这样说吧,一个旋转中的陀螺如果受到突然而又短暂的外力,它是呈90度进动的,但持续性同方向的给它施力,它的进动就是45度了。这里也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测试方法,你用90度副翼机,固定放置旋翼转动后持续的打舵,比如向前舵吧,它旋翼升力差先是后高前低然后慢慢提前了45度,如果较软的桨或横轴胶圈,可以明显看到旋翼先是向前倾斜让后逐步提前了45度向左前方倾斜了。 说到这里应该有个大致了吧,飞机失衡后要恢复水平,是要持续修正的过程,所以用45度平衡锤才能正确修正。也因此,它有持续修正能力,那么要控制持续前进左右方向运动,也必须持续的控舵,那么舵角也需要是45度进动设计了。当然无论45度或90度都还同样有修正角因素,但这里应该不在讨论要点。 我认为丘比特V3是45度的希拉平衡翼设计,平衡翼加上重锤可以兼顾上述效果。 不知我这样的分析是否有误,还望多多指教。 |
lihuan629 发表于 2014-4-30 17:23 不是大家探讨求知吗? 我先说说自己对45度平衡锤的粗浅看法好了,平衡锤安置角度方式本身其实和大桨的周期变距进动没啥关系,它只是利用贝尔效应提供和倾斜盘舵机反相的混控力矩而已。说白了,就是你一打舵它就通过混控臂和你较劲,当你不动时它立马把大桨拉回悬停的平衡状态。 |
jing_lee 发表于 2014-4-30 16:44 本帖问题早在多年前无数人曾经提出过,我之前几乎看完所有回复、搜寻所有网上资料,都没有一个比较有学术性或者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如果你我都是本着求知心理,很应该共同探讨。 |
jing_lee 发表于 2014-4-30 16:44 实在不敢,我没这个资格。 |
capatin 发表于 2014-4-30 10:29 有时间要多向你请教才是,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