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鱼 发表于 2014-2-22 12:58 如果实在没油当然得落下来。但是除非是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燃油消耗殆尽,否则飞行员和签派在航前准备的时候都会把备降或者返场需要用的油都计算在内的。总之民航不同于模型,涉及到上百条人命,任何操作都必须有据可循,按章操作。民航的安全性之所以那么高也正是由此得来。 |
泥巴鱼 发表于 2014-2-22 12:58 那也是飞行员的问题,没有提前对油量进行预判~~每次起飞前油基本都是带足带够的,就算目的机场天气不允许着陆还能有备降机场,备降机场不行还能改航,在进行这些决断的时候机组都必须对选择的机场机型判断是否合适,包括燃油能否坚持,跑到长度能否着陆~~就算是发生了漏油也很少拖到快着陆了才发现~~ 所以说飞行员的事情其实并不少=.=就像玩航模,飞到一半桨飞了,那我能否滑翔到宽阔的地方着陆?还是直接找飞机下面的地面迫降???炸鸡的风险有多少?我有把握吗???模型事小,真机事大啊…… |
飞车 发表于 2014-2-22 08:06 那如果没油了呢? |
泥巴鱼 发表于 2014-2-21 15:42 民航飞行员无论什么操作都必须按照规范来进行。气象条件如果不符合降落要求必须复飞或者备降,除非飞机存在其他故障等安全隐患。并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看谁的技术好,气象条件怎么恶劣都能降下来。 民航史上无数起事故都是因为飞行员不按照规范手册操作,强行降落造成的。 |
飞车 发表于 2014-2-20 11:56 国内的话估计也不会挨批……这是大侧风哦……呵呵! |
![]() |
本帖最后由 b122350 于 2014-2-21 12:11 编辑 ![]() |
高手啊 |
hmmwv 发表于 2014-2-20 21:50 并不是所有737机型发动机的风扇外壳下侧都是压扁的…… |
前缘襟翼很明显。我不明白这么大侧风为什么不复飞 |
觉得飞行员好牛!一开始还以为是顶风悬停了! |
这技术牛逼透了 棒子国的飞行员都看傻眼了 哈哈 |
蓝腾 发表于 2014-2-20 10:53 绝对高大上!! |
蓝腾 发表于 2014-2-20 10:53 正解。767前缘内外段安装的都是向前下方伸出的襟翼,747和737用的则是从机翼下部前翻出来的机翼前缘克鲁格襟翼。 |
wrx961 发表于 2014-2-20 18:28 767-300,带小翼的。国内比较少见。 737系列其实最好认了,只有737系列机型的发动机风扇进气口不是正圆形的。没别的飞机有这个特征了。几乎跟747头上的大包一样鲜明的特征了。 ![]() |
laowenxu 发表于 2014-2-20 14:32 进近过程中飞行员设置好扰流板预位后,液压就送过去了,最后一个活门开关就在右起落架减震支柱顶端,必须要右起落架减震支柱被压缩到足够多的行程时,这个活门才会被打开,液压通过活门送到扰流板推出的液压作动筒,打开扰流板。所以大侧风落地飞行员一般都会压一边,让右起落架先落地。 |
bmlee 发表于 2014-2-20 12:44 同感,第一次接地瞬间带杆带大了,导致第一次接地右减震支柱压缩不够,没有打开扰流板板预位的液压联通活门,导致第一次接地扰流板没有及时打开,直接造成飞机第一次接地后又被弹离地面,进一步造成了第二次接地前的机翼失速,进而大G值重着陆。767的机翼结构不知道够不够强壮,这要是737,搞不好机翼主梁结构形变就要超过极限,整机直接报废了。。。。。。 ![]() |
侧风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