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之作! 专程从B站回来点赞 |
whitewolfd 发表于 2022-5-29 23:24 这不经验还没到还想给自己找事干嘛。不过,我觉得木机的误差更可能是:后缘厚,其他地方薄。我算过不准确的SynerJ的数据,即使后缘厚一点,Cl在0.2-0.4时也比AG稍好,影响不是很大。 fusion的帖子我看了,很有收获,感谢。 |
锴2510 发表于 2022-5-20 10:34 问题就在这,你完成以后的翼型并没有设计的那么薄,所以,为什么不用加工起来精度更高的翼型 搜帖子关键字:fusion |
whitewolfd 发表于 2022-5-17 09:18 哈哈,您说得很对,结构上没有认真算过,这个设计给自己挖了一堆坑。 因为舵面开在70%弦长处,当时的想法是,既然铰链位置这么靠前,那就把铰链在机翼的一侧做成副梁,并将主梁移到20%弦长处,现在想想,忽视了抗扭的需要,主梁还是应该后移。 做的时候,手头没有木条,碳片也只有1.6x6和0.5x10两种尺寸,都不太合适,但只能拣结实的用。理论上,立起来装会好一些,但翼型厚度不允许。 如果用5x5的木条做副梁,底下贴0.5x5的碳片,可能会更好。 舵面也同理,主要为了抗扭,所以用了厚碳片。现在想想,舵面前缘用5x5木条,翼肋间加斜撑可能更好。碳片并排的一个好处是,铰链都在一条直线上,比较好装,舵面阻力小。 后缘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翼型的准确性,后缘尽量薄。从结构上看,0.5x5的碳片就够了。结构上可以做出来,但问题是,热缩膜不粘碳纤维,蒙皮时有气泡,不知您说的是不是这个问题。 1米8的飞机,7037的穿透性比较差,顶风回场有点吃力,所以尝试薄翼型。 腹板的帖子我没查到,能麻烦您发一下链接吗? |
RCG是什么 |
做的很漂亮,现在坚持用木结构自己做鸡的年轻人不多了啊![]() 1、首先主梁太靠前了,不管你怎么考虑翼型,主梁这么前就是给自己找事,主梁太靠前就会偏离机翼的主要承重焦平面,机翼后半部结构就变的脆弱了,必须加副梁,就会更重。 2、副梁强度太过剩了,用了那么多碳片却没放在受力最大的地方,也就是说副梁本来是给主梁帮忙的,现在变成喧宾夺主,主要受力的地方不在机翼重心,帮忙承力的地方却过于结实,就好像两个人抬钢琴下楼,力气小的在前面力气大的在后面,没劲的承受最大重量还是偏的,力气大的在后面被拽着还使不上力气。 3、副梁那个并排安装方式有点迷啊,这样还能发挥它的作用吗,你可以借鉴第二条的分析再看看。 4、副板装的太凑合,看得出来是现比划着切的,不要小看这东西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比的前缘蒙版还重要。论坛里面钟老师的帖子讲的很详细,有那么两篇帖子,你看完帖子本身,再把评论里大神的建议看完,就全明白了,基本上是殿堂级教科书的存在。 5、最后,不是我吐槽的你的手工,就看你装后缘的方式,我只能说费事吧唧的画图做风动,好不容易选了一个好翼型,但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已经远远大于这个翼型和别的翼型之间的差别,那你最后做出来的还是你设计的那个翼型吗?像这样纯手工做机,一米六翼展的大小,建议用SD7037这类厚一点的翼型 |
复材的滑翔机对于没飞过滑翔机的固定翼老手来说,可不可以入手做入门练习? |
锴2510 发表于 2022-5-11 13:22 嘿,斜撑在下一期,斜撑的其中一种形制 ![]() ![]() ![]() |
锴2510 发表于 2022-5-11 13:22 找资料时偶然翻到的,古代斜翼肋工艺。不过,我的看法是斜翼肋用于蒙板结构会更有用,蒙皮结构反倒导致机翼表面不平顺。蒙皮结构用斜撑更好,只要不是凹凸翼型机翼,抗剪抗扭都有效,而且制造工艺更简单。 ![]() ![]() ![]() |
本帖最后由 59744a 于 2022-5-12 12:46 编辑 挺好 |
闪电飞猫 发表于 2022-5-11 12:41 常见的做法是拿碳板切出来,但疫情期间,高端家伙是摸不着了,就拿层板做了。本来想做成层板夹碳的,后来也懒得做了。其实层板的强度也够用了,而且修配比碳的方便,摔飞机的时候还能牺牲插销救一下机翼主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