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临时用钻床把几个小轴车一刀

查看数: 7569 | 评论数: 63 | 收藏 2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11-15 18:13

正文摘要:

对不起大家,原本图片是正的,现在怎么也转不过来了,还有在进入文档选择图片后怎么也回不到桌面,只有关机重启,该死的W8.

回复

天工君 发表于 2019-2-23 13:18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楼主太过于优秀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5-4-2 23:18
        不会吧,出锥度吃刀大或工作台夹不紧让刀

770k 发表于 2015-4-2 22:33
曾经干过。精度没有,出锥度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5-4-2 12:02
        根本谈不上精度,只适应多件统一尺寸低精度的东东。

kpljn 发表于 2015-4-2 10:02
这方法俺也试过了,在X1上操作的,精度就不敢保证了
bg4jlc 发表于 2015-4-2 08:44
楼主高手,顶你
sundan723 发表于 2015-4-1 18:05
崇拜死你了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5-4-1 14:12
yzs 发表于 2015-4-1 13:46
高手,向你学习。

        互相学习可以,在这个坛里面高手云云根本论不上我,还在努力学习电控中,只有幸是职业机修钳工

yzs 发表于 2015-4-1 13:46
高手,向你学习。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5-4-1 11:26
kekokele 发表于 2015-3-31 22:47
相当于  模仿简易立式车床,立车。   有时能换个思维方向利用工具会创造除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我们 ...

       转换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平时的经验储备技上累积上思维不再固化为主轴只有水平方向旋转及主轴还可以做轴向运动,

kekokele 发表于 2015-3-31 22:47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4-11-15 18:44
终于转过来了,有16个直径8mm的不锈钢小轴尺寸要求直径为7.5mm到7.6mm,工具只有西湖台钻,工作台上对 ...

相当于  模仿简易立式车床,立车。   有时能换个思维方向利用工具会创造除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到这个论坛来要学习借鉴的。

看月 发表于 2014-12-2 20:26
我也经常这样做,有时候吧钻床横躺着来车。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4-12-1 22:21
comet 发表于 2014-11-30 21:46
哈哈,单独完成工作对于个人技术提高可能有利,但是个人安全方面有弊,尤其是动力设备,一但发生事故,难于自救 ...

     谢谢安全提醒,安全意识比技能更重要,在单位修大型机床比较多,大都有电工配合,停机修理,有一次大修行车钳工电工15人左右,行车靠边用毛竹固定加跳板,任务先是拆卸大跑滚轮盖给轴承加黄油,单位一组道轨有三台行车,因为是第一天干活环境不熟悉,两个人一组我决定先干靠还在运行的行车那边的滚轮,理由是视线好能看见和听见别的行车的运行状态,就这样旁边的行车还是撞到我们修理的行车上了,

w998 发表于 2014-12-1 21:36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4-11-15 22:47
谢谢楼上各位,我是机修钳工不是什么高手,职业习惯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最高的工作效率。

这更是高手了,赞!!
comet 发表于 2014-11-30 21:46
哈哈,单独完成工作对于个人技术提高可能有利,但是个人安全方面有弊,尤其是动力设备,一但发生事故,难于自救时会很被动,甚至危及性命.所以派工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以免后悔不及.我已退休,你还在工作,望注意到安全第一!这可是有血的教训的.
GU93 发表于 2014-11-30 20:10
真牛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4-11-30 18:18
comet 发表于 2014-11-30 17:27
有个自己的经验:凡是检修,必定做全程图文记录(当然这是自觉的个人要求,进行回忆式的描述记录,那时没有录拍 ...

       记录全过程是个很好的习惯,个人经验是尽量单独完成任务,这样有利于思考和记忆,和同事几个人干活往往简单的设备都记不住,呵呵呵,好比学徒时师傅怎么教都记不住东西,不如自己单干入门快,有问题再请教师傅,经验积累很重要,别的师傅去干活回来就要问什么故障怎么解决的。
comet 发表于 2014-11-30 17:27
有个自己的经验:凡是检修,必定做全程图文记录(当然这是自觉的个人要求,进行回忆式的描述记录,那时没有录拍工具呀.),这样做过很多年,连更换锥销或谁加工,材料等等也记录,几乎成了设备动态档案,对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帮助极大.
纵向思维 发表于 2014-11-30 16:44
comet 发表于 2014-11-30 13:57
修进口设备的最大风险不在于机修钳工的技术,而在于图纸资料不全,或根本不给图纸.这就使拆解过程要凭借以往 ...


       呵呵呵同行,可以说行话了,进口设备一般都没有图纸资料,修理全凭经验积累,修德国深孔钻的径向柱塞变量泵就遇过想不通的地方,明明是柱塞泵柱塞顶却留个小孔,最后只有从机加工解释这个问题,德国的机加工精度很高完全能密封住柱塞顶滑动的圆弧面,20年前参加过华东地区的第一台深孔钻的制造,机械结构不复杂,就是xyz向全部是数控,数控对于坛里面的高手那就是玩具而已,再有就是机床大机械部分多了个静压导轨,精度要求高多了滚珠丝杠,有了这个基础现在修德国的深孔钻压力小多了,国产精大细关的设备也多了很多进口零部件,没有图纸资料只能上网查类似的零部件看结构了。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