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65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鹞式与YA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O4LY 于 2016-12-7 00:00 编辑

鹞式与YAK36,38,41
——-——

1


世界上真正投入实战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共有3款,分别是上个世纪的英国的“鹞”式、前苏联的雅克-38以及最新的F-35B。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3: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4LY 于 2016-12-7 00:38 编辑

YAK36于1964年7月27日首次试飞,只制造了几架,用于实验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01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图为“鹞”式战斗机所采用的“飞马”发动机,可以看到该型发动机的4个喷口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04 | 只看该作者
位于机翼下方的“鹞”式战斗机尾喷口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1 | 只看该作者
AV-8B“鹞”式是由美国麦道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联合研制,于1983件开始服役。AV-8B制造工作的60%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承担,其余40%由英国航宇公司承担。

在“鹞”式的机翼下方,是“飞马”发动机的尾喷,其尾喷转向角度范围是0到-90度,当转到-90度的时候,发动机的喷气就会垂直向下喷出,这样就产生垂直向上的推力,当推力与重力平衡的时候,就可以将飞机推起。这样就可以实现垂直起降。虽然被陆战队寄予厚望,但“鹞”本身的设计缺陷就决定了它在战场上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喷管喷出的气体温度过高,容易损坏跑道,而强大的吸气又容易吸进小鹅卵石等杂物,对发动机造成破坏。此外“鹞”的自重不能太大,否则无法垂直起降,这就限制了它的载油量,从而进一步限制它的航程和其它负载。 它的最大外部负载只有9000磅,与此相比,F/A—18的负载为1.55万磅。为了减轻重量,“鹞”的油箱没有加装防护装甲,油箱里没有阻燃泡沫,也没有加衬能够自我密封的隔膜(这种隔膜可以堵住被ZIDAN射穿的窟窿),这些省略降低了它的战场生存性。但鹞式战斗机最致命的软肋还是它的喷气管。出于平衡的考虑,它产生推力最强、同时也是温度最高的喷管位于机身中央,而其它飞机的最热点则在机尾附近。所以一旦被热寻的导 弹击中,鹞式飞机受的伤将更加致命。这点担心已经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得到了证实。在那场战争中,陆战队共有7架鹞式战斗机被伊军炮火命中。根据美军的战后评估,鹞式战斗机的战损率为每出击1000架次损失1.5架飞机,而陆战队的主力战斗机F/A—18则毫发无损。在去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鹞式战斗机由于缺少一种激光瞄准系统,因此作战时只能由其它飞机提供定位。结果在去年11、12两个月,“鹞”参战最繁忙的阶段,它们也不过出动342架次,扔下了161颗炸DAN。
此外,油耗也成为令“鹞”式战斗机头疼的问题,在垂直起飞的时候要耗掉总油料的3分之一,所以不具备远航能力。而且由于载弹量太小,鹞式战机载弹量只有2271千克(同期美国的F-14有6577千克),对比一目了然。在载弹量增加的时候,不能垂直起降了,必须要从跑道滑跑起飞,这样还不如发展常规战机。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2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2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4 | 只看该作者
1971年首飞的雅克-38是前苏联研制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二款投入实战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该机在前机身安装两台辅助的升力发动机,在后机身安装一台作为主要推进装置的升力-巡航发动机。两台升力发动机降低了单发失效对安全的威胁,但升力发动机安装在机体内是有其问题的。首先,炽热的喷气离发动机进气口很近,容易造成喷气回吸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发动机的有效工作,也给机体带来严重的烧蚀问题。第二,高速喷气在机体下延地面向两侧流动,而机体上方除升力发动机进气口附近外,空气相对静止,这就相当于将机翼反过来的情况,造成使机体向地面吸附的效果,大大减弱垂直起落中的实际可用升力。

雅克-38 的航程和飞行性能都差强人意,只能作为侦察机,用作舰队防空或者海上攻击很勉强。为了尽可能增加航程和载弹量,苏联海军飞行员采用短滑跑起落,但早期的雅克-38 没有考虑滑跑起飞,前机轮不能控制转向。雅可福列夫设计局根据使用经验,设计了改进型的雅克-38M,不光前机轮可以转向,而且在机背升力发动机进气口两侧增加了纵向的挡板,可以缓解一点喷气回吸的问题。

雅克-38 在使用中对飞行员的操控要求十分苛刻,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故。雅克为此专门设计自动弹射救生系统,在垂直起落阶段,一旦机体倾斜超过一定程度就自动弹射,速度和高度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才自动解除。从某种意义上说,雅克-38 是为了和“基辅”级航空母舰配套而匆匆投入使用的。作为作战飞机,雅克-38 并不成功,只有 600 公斤的载弹量、100 公里的作战半径和有限的机载电子设备,在实战中,很难作为同时代的 F-14、F-18 的对手。雅克-38 的可靠性也十分糟糕,第一个中队的 6 架雅克-38 随“基辅”号出航时,出发伊始就有一半不能升空,等到一个月后返航时,只剩一架还能升空了。

苏联曾经想过将雅克-38 用于前线近距对地支援,并在阿富汗试验性地部署了几架雅克-38。但垂直起落时造成的巨大尘土大大增加了发动机的磨损,也严重恶化了飞行员视界,危害飞行安全。其载弹、航程太低,对地勤的要求太高,远远不如武装直升机实用,这个想法很快就放弃了,雅克-38 再也没有作为陆地起落的战斗机部署过。苏联解体后,军费剧减,鸡肋的雅克-38 在 92 年就退出现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5 | 只看该作者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7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8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19 | 只看该作者
在雅克-38 的基础上,雅可夫列夫设计局进一步设计了超音速的雅克-41(也称雅克-141)。雅克-41 在设计上比雅克-38 要成熟很多,据说作为战斗机其基本性能不亚于米格-29,那比雅克-38 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雅克-38 的发动机喷口是 Y 形的,在中机身向两侧分叉。这是为了保证升力-巡航发动机的喷口在机体重心附近。雅克-41反其道而行之,除了辅助的升力发动机依然靠前布置外,作为主要推进装置的升力-巡航发动机采用单一的转向喷口,但尾翼安装在喷口两侧的尾撑上。

雅克-41进行了成功的试飞,但生不逢时,正好赶上苏联解体,军购急剧缩水。雅可福列夫设计局用自己的经费还勉强支撑了几年,希望能吸引外国合作伙伴,但没有结果。海湾战争和 ATF 竟标(最后导致 F-22)后,雅可福列夫设计局看到隐身对新一代作战飞机的影响,将雅克-41 按隐身要求修形成雅克-43,后来还进一步改进成雅克-201,最后还是无果而终。然而,洛克希德看中了雅克-41 的设计经验。尽管不能说F-35B的垂直起降系统抄袭雅克-41,但F-35B垂直起降的设计受到雅克-41 的影响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其升力风扇+巡航发动机的设计,这是和雅可夫列夫设计局交流的结果,洛克希德也供认不讳。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23 | 只看该作者


YAK38发动机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25 | 只看该作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26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0:27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12-7 08:06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7:02 |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12-8 08:1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