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拍摄运动中的主体,如果拍摄场景从陆地转换到水上,用无人机拍摄类似下图的镜头,航拍飞手们应该如何操作?
如果拍摄场景从陆地转换到水上,用无人机拍摄类似下图的镜头,航拍飞手们应该如何操作?
1.无人机应在船只尽量平稳的情况下通电
因为无人机在通电以后有一个飞控自检的过程,自检过程会协同多个传感器模块,如IMU、GPS模块和气压计等。无人机需要一个平稳的环境完成自检,保证以上几个传感器正常工作,起飞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姿态修正。 而起伏不断的水面会影响传感器初始化时的校准过程,导致校准失败,自检无法通过,也就不能进行后续的飞行程序。 2.无人机在船上起飞要使用姿态模式 由于船身大多是由钢铁制造,会干扰周围磁场,飞机在GPS定位模式下,指南针介入工作,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导致方向传感错误,无人机向某个方向飘移,会产生碰撞的危险。所以校准指南针的工作应该在上船之前,在岸边进行校准。 3.无人机的失控行为设置为“失控悬停” 因为无人机起飞时会记录当前的GPS坐标为返航点,拍摄过程中,船只移动远离了起飞点,所以当无人机失控返航时,不会降落回船上,而是降落回起飞点,也就是说,开始记录的起飞点已经是水面了。 4.保护设备不受潮 水面上湿气更大,当无人机没有飞行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将设备收入箱中或包中,以防精密部件受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