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205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心若 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2-9-11 10:44 编辑

    孙心若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文字版 读者 看了 印象深刻,还可以 选择 摘录 认真学习
    在国家体育总局 原航空模型委员会主任 刘文章 的支持下 提供了文字版:
   “本文节选自《名人话航模》文集(新华出版社出版) ”
   
传 承 航 模 精 神
孙心若

       1954年,我在北京41中上初中,参加了航模组。那时我国航模刚刚起步,没有专用的活动器材,在王兴、吴大忠杨忠等老组员的带领下,常常步行六七里地到京西的劈柴场(现经委礼堂所在地),在堆积如山的劈柴堆里挑选合适的木料,徒步扛到学校,用木锯、刨子加工成一毫米厚的薄板做翼肋;两三毫米厚的薄木板,用勒刀切割出2×2、3×3毫米的细木条。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高超的木工技巧是做不成的,这就是航模精神!
   北京41中原来是教会办的学校,航模组在教学楼尖顶的阁楼,内部颇像飞机的机舱,朝西有一个天窗,活动时把天窗支起。我家离学校有两里多地,那时北京楼房很少,视野开阔,在院中登上梯子,能够看清天窗是否支起来,只要看到那里有人,我就会前去参加活动。爱是无私奉献的源泉,我把全部业余时间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航模活动,这就是航模精神!现在41中教学楼的尖顶已改成平顶,但是六十年前我们为校庆,按照楼房设计图制作的模型居然保存到了今天(图1)。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516/wps1.png1 北京市41中教学楼模型,我手指的地方就是航模组阁楼,朝西的天窗清晰可辨

   
       我在北京41中初中先后担任班主席、团支部书记,但并没有影响参加航模活动。我制作的三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获得北京市航模比赛的第三名,我被选拔到北京市航模代表队,参加1957年全国航空模型分区竞赛。
       1957年,我报考北京三中高中,是因为该校的航模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当我来到航模组时,老组员都不在了,只剩下放置体育器材的棚子对面那一间小活动室,可以说是“四无”航模组:一无辅导老师,二无活动经费,三无活动器材,四是无人管理。我一个高中学生承担起辅导员的职责,组织组员勤工俭学筹集活动经费,没让学校花一分钱购买航模活动器材。我校航模队后来获得北京市航模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被奖励了不少航模器材,包括航模发动机、橡筋、桐木片,甚至几大包做眼镜的下脚料——赛璐珞粉末(泡快干胶用),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艰苦创业,追求最高目标,这就是航模精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模币 +10 收起 理由
Beidouxing + 2 + 10 榜样!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0:00 | 只看该作者

2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2-9-10 11:23 编辑

   我干航模专注于三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大多是自行设计。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的北 京市航空模型比赛,我的身高1.71米,机身长度便设计为1.71米。显然,这个长度太长了,机身设计成两段,在现场进行插接组装。敢于求新求异,这就是航模精神!在比赛的前一天才在学校的信箱里找到竞赛通知,于是赶忙带领航模组员乘车到长辛店。模型飞机没有试飞,怎么办?好在皓月当空,决定夜间到比赛场地试飞。虽然月光下草地周围环境依稀可辨,可是飞机上天后就看不见了,在“漫长”的等待中,只听“唰”的一声,模型扎入没人深的草丛中,凭借声音判断方位,最终找到了它。第二天,在第一轮比赛中,由于螺旋桨的上倾角太大了,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成了直升机,悬在空中上不去也下不来,直到动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正常爬升了几圈。那时,我和其他选手的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人家用的是带滚珠轴承的机头,我是用“图钉中间打一个孔+车条帽那样的轴承,一副橡筋从试飞到比赛都是它,早已乏力了。就是这样,在几届比赛中均获第三名。在艰苦条件下勇于拼搏,这就是航模精神!三中即将毕业时,我通过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图2)。
2 我在北 京三中(十九岁)通过国家二级运动员时的照片,胸前佩戴的是全国航空模型分区竞赛的纪念章
  我大概是“命中注定”总是第三名。1978年,北 京市举办首届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比赛,遥控设备都是自己制作的。北 京市东城区的航模辅导员堵广德老师羡慕地说:“孙老师的飞机能够遥控回来。”比赛用的遥控设备是我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单通道模型飞机比例遥控”(后来发表在<无线电>杂志上),它的遥控原理是方向舵左右摆动,如果左右停留的时间相等,飞机就直飞,如果左右停留时间不等,飞机就会拐弯,柔和地控制方向舵左右停留时间差值的大小,就能实现比例遥控。由于比赛那天下大雨,用泡沫制作的模型飞机变形,第一轮上天飞机模型只有左盘旋,第二轮经调整增加了直飞,第三轮左右盘旋遥控总算正常了,可没想到却出现了发动机停车,我急忙利用高度滑翔完成了部分动作,又一次获得铜牌。
   1982年,北 京市第六届运动会增设了遥控牵引模型滑翔机(F3B)项目。比赛前一天刮大风,没人敢试飞,我冒险试飞,结果模型被风吹到了稻田里,烘烤干燥了一晚上,接收机才恢复了正常工作。比赛那天(图3),北 京航空学院的飞机只能顶风飞行,幸运天平倾斜到他们那里,获得了冠   军。西城区代表队选手、全国冠军刘坚获得亚军。我飞第三三轮时,看到飞行高度不够,就采取了制动措施(飞机上扰流板),飞机疾速降落。 我迅速进行第二次起飞,模型飞机顶着强风盘旋自如,我沉稳地遥控模型飞机从上风处返回,在倒计时还有两秒时,我采取“紧急刹车”,机翼上的两片扰流板竖起,又猛推杆,飞机一个猛子扎到靶心,虽然留空时间缩短了,但着陆获得了高分,最终获得了第三名(图4)。
3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0:01 | 只看该作者

3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2-9-9 11:07 编辑

   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灵活机动,争取胜利,这就是航模精神!我不是没有时间进行训练,因为我还带领师大一附中航模组三个队参加比赛,都需要我在场指导,没有更多时间自己进行训练。为航模团队取得最佳成绩,牺牲个人成绩而顾全大局,这就是航模精神!
3  作者(左)参加北 京市第六届运动会F3B项目比赛时,和学生助手的合影。

4  作者站在第三名位置上接受领导颁奖

  当自己花费心血精心制作的航模飞机昂首飞上蓝天,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成就感;然而那模型一头栽下来摔个粉碎,又会是多么的无奈?面对挫折永不气馁,振奋精神从头干,这就是航模精神!
       1972年,我在北 京师大一附中教物理课,利用业余时间辅导航模组,培养学生实现蓝天梦。我发扬航模精神艰苦创业,愣是用拆房屋顶棚时被丢弃的废木板条作为制作航模的代用材料,还用吹塑泡沫纸做翼肋,涂上聚乙烯醇防止喷漆水(乙酸乙酯)烧蚀;借来发动机,制作出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为来校参观的外宾表演航模,并在陶然亭公园进行水上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表演。后来“鸟枪换炮”,在宣武区体委航模体校赵宝臣教练,以及航模名将吴大教练的支持下,获得了活动器材、技术以及资金,师大一附中航模组成为北 京市的一支强队。我最擅长的是橡筋动力模型飞机,那时北 京推出普及型航模比赛,我在理论指导下设计出的螺旋桨屡见奇效。比赛时,一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5克橡筋),满分为一分钟,我们的模型都能飞行一分半以上,最终我的三名学生三轮都飞了满分,裁判问我“还飞第四轮吗?”真有趣!
       在知识经济中,包括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操作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等,是一种沉默知识,学习沉默知识要靠“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这种界定是对知识认识观念的转变。我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推出“师徒式辅导法”,把沉默知识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方法。“师徒式辅导法”登上大雅之堂,令人刮目相看,促进了“航模精神”代代相传。
4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0:02 | 只看该作者

4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2-9-10 11:28 编辑

   师徒式辅导法是辅导教师采取师傅带徒弟,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掌握沉默知识——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利用和继承这些知识的辅导方法。我在辅导师大一附中暑假航模活动中,学校规定课时费不超过十二课时。我每天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八点,一连二十几天,算下来每课时仅五分钱。这种建立在感情和热爱基础上的航模活动,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家长说,学生在家谈的都是和我在一起的航模活动。我为了让学生在中午有个休息的地方,让他们在我的工作室——航模组休息。不料这些淘气的学生,把活动室内的炉子浇灭了,把馒头也给塞进水壶里,于是我“发怒”了。家长们对我说,孩子蔫了,回家也不说话,不知怎么了?我恢复了活动,他们笑了。航模组里有几个女孩,比赛时,夜里我都在她们住宿的房间门口值班,坐在凳子上打个盹,白天继续带领他们训练。学生在写作文时,把我写成“无发的头顶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最敬爱老师,后来该文被入选北 京市中学生优秀作文选集中。我爱航模,更爱搞航模的学生。
   1981年,是我在北 京师大一附中最后一次带领航模组参加北 京市航模比赛。我把三项竞时项目的三匹“快马”分到一队,不料,自由飞项目的发动机发动不起来,选手的手指被螺旋桨划破,鲜血直流,忍痛继续发动,直到完成三轮比赛,鲜血溅满选手雪白的衬衣,虽然吃了零分,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激励了我们另外两个队的斗志。二队的选手向我表示决心:一定要把总分第一拿下来,橡筋动力项目的选手拼尽全力把橡筋上到“转不动”的程度,像投标枪一样奋力一投,模型飞机像“内燃机自由飞”一样笔直冲向天空,后来在很大高度上迫降,得到了满分。最终师大一附中航模队有五名选手进入前三名,并一举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二队)和第三名(三队)。这一年,到了师大一附中航模组组员选择高考志愿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学生叫任南(图5),家长担心孩子将来毕业后分到三线,不同意他报考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我对这位学生的家长说,应该尊重孩子的志向,在自己不热爱的工作岗位是干不出成绩来的。他们接受了我的意见,让孩子报考了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被飞机设计系录取,毕业后分配到首都机场的一家德国飞机修理厂,不久后因工作优秀被破格提升。直到现在,任南仍然爱好航模,他组织了一个航模俱乐部,我把参加北 京“六运会”时用过的、心爱的F3B模型赠送给他。值得一提的是,我辅导过的师大一附中航模组的八名学员,全部报考了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分别被八个系录取。
   
5  师大一附中航模组任南同学(左) 制作无线电单通道遥控设备。
墙上,写着“师大附中”的就是作者制作的“冠军机”
5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0:03 | 只看该作者

5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2-9-9 12:41 编辑

   我认为,航模精神最高的体现是励志,激励航模爱好者树立航空航天事业的志向。不少航模爱好者向往的道路是从航模到滑翔,再从滑翔到航空,当然现在还包括航天飞行。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从关注航模信息——也许是偶然的,到参加航模活动,磨练了航模精神,提高了素质。成功的业绩能折射出他们参加航模活动的原始动机,从感性到理性,深化增强对航模的热爱,最终树立无私奉献航空、航天事业的远大志向。
   我喜欢自己“老航模” 这个称呼,“老”字体现在参加航模活动早——始于1954年;体现在资格老——从初中参加航模活动到辅导学生航模型活动,历经六十余年;体现在年龄老——76高龄仍然参加航模活动——采访报道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国际无人机大奖赛评委等。我虽然没有走上航模爱好者最理想的道路——设计新型飞机、设计新型火箭,但是我在平凡的人民教师工作岗位上,尽力做到极致。在我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上,写有“为了表彰您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发给政府特殊津贴”,这是对我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的高度评价。
       1992年,我在第二届中印展品教具研讨会上(图6),宣读了《利用物场发明方法研制教具》论文和展示“封闭式磁力线演示板”、“五线谱示教板”,特别是“高清晰度水波投影演示装置”,得到好评。在我国专家组10人成员中,竟有七名是航模爱好者,没有制作航模灵巧的双手,吃苦耐劳的毅力,敢于求异、求新、求高的精神是做不出来的,足以说明航模技巧和航模精神的作用。
   
6  作者(左1)参加第二届中印展品教具研讨会时,与印度同行合影
   当今面临世界科技挑战,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的创造能力的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就靠创造能力,包括审时度势的能力,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特色就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1981年,我调到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成为一名科技辅导员。航模爱好者的经历使我如鱼得水,我利用“创造学”克服创造心理障碍的机制,结合我所教的电子学科,创新出一些具有校外特色的辅导方法,在北京市推广。我辅导的学生在国际、全国的多次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150多块奖牌,培养出一批批的科技特长生,这也成就了我的事业。
  1995年开始,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做特邀嘉宾主持,播出了千余集《我想知道》科普节目,其中《车轮与圆》获得国际科教影视节目金牌,《肥皂泡与张力》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高水准电视台教育节目评选中获得“放送文化基金奖”,国际教育电视节目大评审团认为这是一个快节奏,颇为幽默的演播室节目,并给了很高的评价:“制作手法虽然简单,却激发了孩子们学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科学地想问题。节目中的实验器材都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这更能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个节目是使用有限的预算制作出教育效果非常好的节目的典范”。除此之外,在央视科教频道主持《我爱发明》科普节目百余集(图7)。这些科普节目都有很高的收视率,经收视率统计分析,观众最喜欢的是小实验。在央视《我爱发明》科普节目中,一个暑假播出五十余集,我制作的小实验道具装满了几个书架,无不是利用搞航模获取的经验和技术制作的,这就是航模精神和技术给我带来的助益。我为做自己喜爱的科普节目,从央视的节目中退了出来,并推荐北京师大二附中彭老师接替我。他曾经在我这里学过航模,自称是我的学生,看看他制作的道具,都是典型的航模技术。航模精神传承永存, 创造让人生发出闪光!
6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0:03 | 只看该作者

6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3-5-26 12:54 编辑


7  作者(右)在央视CCTV10栏目和张腾岳一起主持《我爱发明》科普节目
   
    桃李芬芳是我最大的宿心愿。我最愿意和学生在一起共享创新之乐,让滴滴清
水汇入创新浪潮,定能托起理想之舟,远航。

名人话航模 孙心若《传承航模精神》-喜马拉雅 [color=rgb(102, 102, 102) !important][color=rgb(102, 102, 102) !important][复制链接]
7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2-9-11 12:20 编辑


2000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 飞向蓝天(精彩视频) [color=rgb(102, 102, 102) !important][color=rgb(102, 102, 102) !important][复制链接]


        
154
8
发表于 2022-9-9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培才 于 2022-9-9 15:22 编辑

     
9
发表于 2022-9-9 18:30 | 只看该作者
孙老师的榜样力量带动了青少年航模活动在全国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航模-科技辅导员。
10
发表于 2022-9-10 1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培才 于 2022-9-10 10:40 编辑

        读过孙心若老师《传 承 航 模 精 神》了解到他从1954年 在北 京41中上初中时就参加了航模活动,到1957年又在北 京三中高中学生时代就承担起辅导员的职责,再到1972年在北 京师大一附中担任教物理课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辅导航模组培养学生实现蓝天梦。
    1981年,是在北 京师大一附中最后一次带领航模组参加北 京市航模比赛,辅导过的师大一附中航模组的八名学员,全部报考了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分别被八个系录取。
    1981年,被调到北 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成为一名科技辅导员。从1995年开始,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做特邀嘉宾主持。
    航模技术、航模精神传承永存,航模创造让人生发出闪光!

    这样的航模-科技辅导员实在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好榜样!

11
发表于 2022-9-10 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eidouxing 于 2022-9-10 11:15 编辑

“1954年,我在北 京41中上初中,参加了航模组。那时我国航模刚刚起步,没有专用的活动器材,在王兴、吴大忠、杨忠等老组员的带领下,常常步行六七里地到京西的劈柴场(现经委礼堂所在地),在堆积如山的劈柴堆里挑选合适的木料,徒步扛到学校,用木锯、刨子加工成一毫米厚的薄板做翼肋;两三毫米厚的薄木板,用勒刀切割出2×2、3×3毫米的细木条。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高超的木工技巧是做不成的,这就是航模精神!”

建国初年 学生时代 艰苦的航模起步!  敬佩!

12
发表于 2022-9-11 0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zzxh 于 2022-9-11 07:58 编辑

孙心若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感谢丹顶鹤前辈分享老一辈的航模精神。
13
发表于 2022-9-24 13:59 | 只看该作者
向老一辈的前辈的精神致敬!
14
发表于 2022-9-30 1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ncent722 于 2022-9-30 14:30 编辑

惭愧,我们现在只当航模这是成人的玩具,休闲娱乐为主满足自己的机械改装,小时候一直最渴望拥有一台遥控直升机,等自己买得起的时候就疯狂的买,现在一屋子都是直升机,当然,数学物理是终身爱好,我在利用生活中每一片时间碎片在研究耶鲁大学的1700业的微积分英文教材和量子力学教材,对比我们的教材差距,以现在的算法发展速度,我们的数学教育实在是太落后了,但也没办法,毕竟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在最具创造力的年龄的初中阶段就应该开始接触微积分和量子力学所要用到的数学工具-向量和矩阵等基本概念

SAB 700BTS and TREX 470 02.jpg (563.36 KB, 下载次数: 168)

SAB 700BTS and TREX 470 02.jpg

SAB 700BTS and TREX 470 03.jpg (576.43 KB, 下载次数: 185)

SAB 700BTS and TREX 470 03.jpg

SAB 700BTS and TREX 470.jpg (578.78 KB, 下载次数: 167)

SAB 700BTS and TREX 470.jpg

trex 470 converted to 420 01.jpg (556.27 KB, 下载次数: 158)

trex 470 converted to 420 01.jpg

XK110 and 120 Mixer 04.jpg (592.68 KB, 下载次数: 157)

XK110 and 120 Mixer 04.jpg
15
发表于 2022-12-8 10:36 | 只看该作者
“  孙心若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16
发表于 2022-12-9 09:21 | 只看该作者
孙心若老师 从五十年代 初中时期参加学校里的航模活动,高中时代又辅导初中同学的航模活动(那个年代全国好多地区都这样)。当年学校里的航模爱好者都是积极动脑动手制作飞行的。
孙老师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的青少年航空模型活动真实的情况。
17
发表于 2022-12-9 15:22 | 只看该作者
孙心若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值得我们爱戴和学习!
十分感谢丹顶鹤前辈分享老一辈的航模精神。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09:00 | 只看该作者
lantianyipian 发表于 2022-12-9 15:22
孙心若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值得我们爱戴和学习!
十分感谢丹顶鹤前辈分享老一辈的航模精神。

欢迎  老航模辅导员 经常来讨论 !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2 10:18 | 只看该作者
vincent722 发表于 2022-9-30 14:27
惭愧,我们现在只当航模这是成人的玩具,休闲娱乐为主满足自己的机械改装,小时候一直最渴望拥有一台遥控直 ...

欢迎您关注青少年区的讨论。
20
发表于 2023-6-16 09:29 | 只看该作者

“  孙心若老师是 航模-科技 辅导员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