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无刷风扇的DIY---改航模级巨型涵道初探(更新12CM全铝框架风扇改暴力涵道)) [打印本页]

作者: modisc    时间: 2011-8-14 15:14
标题: 无刷风扇的DIY---改航模级巨型涵道初探(更新12CM全铝框架风扇改暴力涵道))
无刷风扇选择的是Nidec的一款尺寸15X15X5CM的,额定功率为12V 10A的一款HP服务器散热风扇,美国制造。风扇内部是12N磁槽,原配泥巴磁,原绕线为ABCABCABCABC绕发,11匝,0.5mm线径,线绕的松松散散,不可思议竟然能提供120W的额定功率输出。原装风扇直接接直流电源,5V就能启动,风量很不错,12V为额定电压,此时风量很大,打到手的话必须断手指。。。

拆掉原配电路板,拆除绕线。用1.2mm粗线直接绕,6匝,ABCABCABCABC绕发;去掉泥巴磁,按8P换上磁钢。组合起来为12N8P,据说是12N中速度最高的磁槽磁极比。


浅析下12N的绕线配磁方法:
12N16P:比较古老,已经不常用。最大缺点是扭矩过大,噪音很大。曾试过两次用12N16P改造上述无刷电机,但是因扭矩过大导致转轴总有些偏。
12N14P(DLRK):基本取代了12N16P,高力矩,电机转起平滑稳定,安静。绕法是AabBCcaABbcC。
12N10P:12N14P的变种,转速较高一些。绕发同12N14P,偶见于直升机无刷电机。
12N8P:速度比12N10P更高,绕法是ABCABCABCABC,同12N16P。

改造后效果不错,测试使用的是好盈40A高压电调,25.2V输入。风扇带外壳后总重量大约500g(手头没有精密秤),油门60%左右已经可以自行飘起,油门大约80%的时候超出了电源供电极限(我使用的是QSKJ出品的DC-DC模块DIY的可调电源模块,输出电流限流17A),因为手头也没有钳式电流表,估算的话此时功率大约350W-400W,在风扇悬空的前提下,此时风扇已经需要向下施加一定
力气才能保持风扇在原位。估计下6S满油门状态,风扇推力可以到1.2Kg以上。当然上述估计完全不准确,仅供参考。但是6S下60%油门时风扇能飘起,这个估计还是比较实在的。
上细节图和效果图

前景:这样DIY出来的风扇不知道最大承受的功率是多大,我还在考虑是否需要在叶片平头部分打洞散热,又怕影响叶片整体稳定性,毕竟转子中轴是直接和叶片相连,铁质外环是固定在叶片内(可见图)。用25.2V测试的时候并未感觉线圈发热,倒是40A的电调在供电电源允许的情况下极限工作个1分钟就比较热了,但还能放住手。
此风扇拉力个人感觉比较不错,整体形状可以说是介于普通的“电机带桨叶”和“涵道”之间。若除去风扇框架和网罩,电机带叶片总重估计也就250克,如果估算比较准确的话,6S满功率时风扇除了自身的250克重量以外,还能提起大约1kg的东西。


材料费用:
原装风扇,买的是坏的风扇,但是需确保叶片、轴承完好,15元一个(更新一下,我是这里熟客,老板人又不错,费很大劲帮我找的,熟客价哈!!!),淘宝“chenxila927047”店家有卖,这家老板人很不错,我在他家前后得买了7个这种风扇了,包括一个好的,得85一个。
磁钢:用的是25X1X2mm的钕铁硼,3.5元一个,本地买的,应该是比较低的价格了,做转子需要8个。
漆包线:1.2mm的漆包线,贪便宜买了普通的那种,1.5元一米,应该也是很便宜的了。绕电机总共大约需要4米以内(具体没算过,又一次一根线绕错了,拆下来的时候看了下大概1米多点,绕电机总共需要3根线,接法是Y型接法)

这么算做一个这种风扇的成本大约50元,感觉很低廉。。。4组定子轴承2.JPG[/url] (611.67 KB)


4组转子叶片,2个已换磁钢,2个还是原来的泥巴磁.JPG (538.48 KB)


绕好线的定子,按ABCABCABCABC绕法.JPG (662.28 KB)


转子写真.JPG (667.02 KB)


组装好的和未组装的风扇.JPG (817.68 KB)








[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1-8-17 17:25 编辑 ]
作者: modisc    时间: 2011-8-14 15:17
这个风扇是我遇到最方便拆装的风扇,无需破坏任何结构就能取下定子铁芯,进行绕线,然后再完美的装回去。由于风扇是made in USA,感觉从外框强度,叶片,轴承,等,做工都很不错,毕竟是能够120W长期不间断工作的服务器风扇,轴承是两个外径19mm,内径8mm的超大号轴承。唯一的也是很严重的一个缺 陷就是转轴直接固定在了塑料叶片上,而没有和黏贴磁铁的铁环固定成一体,这样导致了不能随便给叶片打洞散热,而且不能使用12N16P的最大力矩绕法,否则转轴会因吸力过大而发生微小侧偏。

绕线用的是单粗线,1.2mm的,而不是航模电机常用的多股细线。个人感觉单线绕起来稍微方便些,就是需要很大力气,我都是带冬天的带的厚手套绕的,否则拉不直线;除此之外单根线只要绕的平整,相信产生的磁场要比多股细线平滑的的多。关于这个问题很多论坛都有讨论,定论不一,绝大多数观点还是多股线好,原因是截面积大,绕线方便。但是也有实测表面二者并无太大区别,甚至单线往往有比多股线更好的表现(比如效率方面),当然是在同等条件下测试。某些厂家生产的大功率无刷也有使用特粗单线的,1.2的,1.3的,1.4的都有。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好单根,总感觉这样直爽些。

只要是12N的风扇都可以自行改造成超大功率的扁平无刷电机(非盘式电机),可惜的是12N的风扇非常少,只有少数几款,而且都是些原本就是大功率的风扇,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设计出来要长时间高转速(比如1万转)下运行的,于是轴承之类的其实不容易坏,要找到这种坏的风扇比较难,如果坏了多半都是进水生锈,单纯烧掉电路板的比较少(这种拿来改造最理想);如果买新的或者二手能正常工作的风扇来改造又比较贵。但是换句话说,这种风扇改造出来的无刷电机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只要是用原装的轴承轴心,不改变转子叶片的平衡性,长期高速运行应该能够完全胜任。

另外,这样改造出来的无刷风扇多半只能用原本的叶片,很难加别的叶片固定上去。。。原因不得而知

作者: modisc    时间: 2011-8-14 15:18
A、还有12N4P与12N2P,运转情形如何,没有试验过。
B、注意安全,看扇叶与轴联结处似乎有些单薄。
C、直径15CM的函道,5IMX上有个哥们测了144MM的。
他的测试结果是超过12KG的。
你的这个风扇,可以多装几个当多发像真机。
祝研究愉快。

再补充几点:
1、磁覆率偏低,扭距不会特别好。
2、磁钢较单薄,不知道气隙控制如何。或者磁钢的高斯强度是否够。
3、看不到矽钢片的厚度,但凭感觉可能铁损不会低


A:关于12N配磁的问题是从看英文维基百科查来的,网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Outrunner。上面呢只提到了12N8P。我个人认为,虽然电流不经过磁铁,但是磁铁数(P)少了,我想必然是会影响电机扭力和带负载输出情况的。P越少,我想扭力越小,但是可能转速越高。维基百科上明确说了14P转速小于10P小于8P。原文:12N, 16P - A not so common but still used style. It has been overshadowed by the 12N, 14P. Winding pattern is ABCABCABCABC
12N, 10P - Higher speed variant of the DLRK motor. Occasionally found in helicopter motors. Winding Pattern is AabBCcaABbcC (lowercase implies reverse in winding direction).
12N, 8P - Even higher speed than the 12N, 10P. Winding pattern is ABCABCABCABC”
B :转轴和扇叶连接处的确十分单薄。。。哎,这个是没办法改变的痛
C:还是看个效率问题。。。你看那位NB哥测试的东东,从电池,电机到电调,没一个不是变态级的,哈哈。不过有钱了我也很想搞一个来玩玩。

1,采用过12N16P,后来因为扭矩太大,噪音太大,而且过大的吸力会导致转轴有点偏(也是因为转轴和扇叶连接处太单薄导致),最终放弃。况且12N16P的话,感觉扭力太大了些,我想涵道类可以不需要这么大扭矩,不如把速度提上去。后来尝试过12N14P,感觉还行,目前还留了一个12N14P绕发的定子和转子。最后才想到用12N8P,实测不错,但是手头没工具。。。哎。。。只能估计了。
2,磁钢单薄那是没办法,厚了定子就放不进去了。很抱歉没拍摄气隙的图,但是用卡尺量过,在0.3mm左右。这也是我觉得这款风扇方便改造的原因之一,能够找到刚好合适的磁钢。
3,矽钢片刚用卡尺量了,定子矽钢片总厚度2.23CM,一片矽钢片是0.2mm。我想算是不错的矽钢片了。

总体感觉是:这个风扇要用作超级暴力动力模块,还是显得强度太差了些。关键在于转子转轴和转子(就是叶片)之间的连接太过单薄,是靠塑料固定的。

18节697150聚合物锂电,10.3W一片,放电1C。和别人的航模电池没办法比。每片电池带4A自恢复限流元件,能提供的总功率峰值也就300瓦左右。
矽钢片.JPG[/url] (538.53 KB)

单片厚0.2mm,全厚22.3mm

电源面板.JPG (220.48 KB)

输出电压数显,多个不同设定输出口

电源内部.JPG (209.39 KB)

18节697150聚合物锂电,10.3W一片,放电1C。和别人的航模电池没办法比。每片电池带4A自恢复限流元件,能提&

电源外部.JPG (83.23 KB)

比较骚




[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1-8-14 15:20 编辑 ]
作者: xqs241719    时间: 2011-8-14 15:38
虽然直接买一个会更省事,但是自己制作更有乐趣、、、、、、、、


:em26:
作者: epsonc43    时间: 2011-8-14 15:44
感谢LZ倾情奉献。:em26: 我虽非模教中人,但依然具有指导意义!赞!:em00: :em26:
作者: 风之纹章    时间: 2011-8-14 17:12
航模级涵道风扇的功率好像大很多,重量轻。电脑风扇转速高了不知道强度能否够用。
作者: modisc    时间: 2011-8-14 17:33
航模级别的功率其实差不多,大的也就千瓦了。功率的话自己想DIY多大就多大,关键还是在于航模的稳定性和坚固程度要好得多,散热也是一流的,叶片也是铝的。重量的话,因为我这个塑料居多,不算重了,特别是拆掉塑料框子的话。

如果有钱,当然果断入手专业涵道了。。。哈哈。。。非常羡慕本论坛那个144mm专业涵道的动力套装,不知道多少银子能搞到。现在只能意淫下

[ 本帖最后由 modisc 于 2011-8-14 17:50 编辑 ]
作者: lanshang    时间: 2011-8-14 21:29
服务器的风扇确实很强劲,我们那机房,我简直要带着耳塞进去
作者: JokerDing    时间: 2011-8-14 22:37
期待LZ后续报道
作者: modisc    时间: 2011-8-15 01:43
这款是sanyo denki的12V4A的一款全铝风扇,结构很坚固,轴承依然是8mm内径的大轴承。质量和做工都能看出小日本的强处。这款风扇矽钢片使用的是0.3mm的,定子矽钢片总厚度9.9mm。之前用这款风扇绕过12N14P的,磁钢用的是18X10X3mm的钕铁硼,气隙可做到0.5mm以下。40A电调带6S测试,油门50%左右可以自行悬空:测试时拿在手上悬空,没称太不方便,风扇加两个铁网罩总重量大约400克。
现在准备改用12N8P绕法,用1.2mm的线,5匝。估计转速上会有较大提高。毕竟这种类涵道,要求的还是高速度为主,扭力其次。
作者: zhaoxinwen0609    时间: 2011-8-15 08:17
:em26:
作者: ym5123f3s48    时间: 2011-8-15 18:32
楼主强悍~~如果真能自造出涵道,那么像真机就普及了~~~
作者: modisc    时间: 2011-8-29 04:17
终于搞到钳表。。。测试了下,12CM 12N8P的那款DIY的风扇,6S满油门下60多A。。。因为电池比较差,不敢高速太久。算下来功率差不多1200多瓦了。拉力的话,虽然搞了台秤来,不过实在不知道咋测,固定不了。风扇带铝壳和铁网罩总重400g多一点点,拿在手上满油门的时候感觉上推力挺大,比68mm豹子2550KV的那款涵道感觉力量大些,那涵道标称1.9kg最大推力。将就体会下,感觉12Cm的这个风扇推力差不多1.5kg。貌似效率还是很低。。。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