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新买的 T-REX 450 Sport [打印本页]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0 09:58
标题: 新买的 T-REX 450 Sport
新买的  T-REX 450 Sport  
    发现个问题,厂家的说明书里 斜盘 舵机臂垂直安装好后  和十字盘 的求头的连杆之间不垂直 连杆是倾斜的 大家都知道安装连杆最好是垂直的 为什么厂家的图纸不是了 这样的安装和前段时间410M 出问题有联系没 请大家指教

[ 本帖最后由 hby259 于 2009-8-30 10:03 编辑 ]
作者: swajy    时间: 2009-8-30 10:44
没问题的410的舵机臂就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 simplelifee    时间: 2009-8-30 10:59
你换个牌子没准就直了(FUTABA的舵机臂可以自己加工)
ALIGN的舵机是不直的
作者: TONY-LI    时间: 2009-8-30 11:14
LZ在中立点不垂直,但是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时候就是垂直了,摇臂是圆周运动的,任何一个品牌舵机都不可能所有点垂直的,会有变化,就看LZ怎么取舍了,是中立点垂直还是最高最低点垂直,无论什么牌子的舵机摇臂都可以自己转孔来迎合自己的需要

[ 本帖最后由 TONY-LI 于 2009-8-30 12:00 编辑 ]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0 11:39
是这样 但从力学上 那个点好了?
作者: shadowsnow    时间: 2009-8-30 11:52
都是可以飞就行了,怕什么,你技术真的能感觉出差别吗?
作者: jamesndsc    时间: 2009-8-30 11:53
可以换第二个,不过其实,3个都一样斜,就没问题了,就怕斜的不一样,呵呵:em15: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0 12:15
:em00:  就是就是 想多更麻烦
作者: ATX    时间: 2009-8-30 14:57
设计缺.陷~

[ 本帖最后由 ATX 于 2009-8-30 14:59 编辑 ]
作者: marrychu    时间: 2009-8-30 15:43
这种设计是正确,之前讨论过n次:em17:
pitch 0度是舵机负载最轻松角度,连杆设计倾斜角是标准,当pitch顶到最大角度,此时连杆支点角度与十字盘形成较直角角度,相对提升负载承受
作者: ATX    时间: 2009-8-30 16:06
缺.陷就是缺.陷
在中立点如果舵机的摇臂与连杆不成90°的话就会造成两边的行程有误差,偏离90°越大行程误差就越大~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0 16:30
:em22:
作者: 凤翅天翔    时间: 2009-8-30 16:39
原帖由 ATX 于 2009-8-30 16:06 发表
缺.陷就是缺.陷
在中立点如果舵机的摇臂与连杆不成90°的话就会造成两边的行程有误差,偏离90°越大行程误差就越大~

第一次听说这个是**,如果按照你的这个观点,不是飞机的设计**了,而是舵机本身的产品问题了,任何舵机中立点到两边行程都应该行程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的话只能说是舵机的品质问题了,何况遥控器行程设定,中立点调整选项干什么用呢,就是用来修正各个点的值,来保持CCPM系统3个舵机的一致性
作者: ATX    时间: 2009-8-30 17:43
理解不了的看图,看图还理解不了的建议先学好物理基础和几何基础~





[ 本帖最后由 ATX 于 2009-8-30 18:02 编辑 ]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0 18:26
:em04: :em22:
作者: marrychu    时间: 2009-8-30 19:05
原帖由 ATX 于 2009-8-30 17:43 发表
理解不了的看图,看图还理解不了的建议先学好物理基础和几何基础~



http://www3.levelup.cn/bbsimg/upload/2009/08/30/5/126138692127 ...

暈~這画啥!不懂原理就不要乱画,看了让人笑掉牙:em15:
结构力学也能扯上物理基础!.....佩服!:em17:
作者: ATX    时间: 2009-8-30 19:06
这么简单的图都看不出个所以然~
不懂几何原理的物理盲也来谈什么结构力学真是笑死人了~

[ 本帖最后由 ATX 于 2009-8-30 19:08 编辑 ]
作者: marrychu    时间: 2009-8-30 19:15
幼儿图鸦阿,图都不会画还啥物理,严重怀疑你小学有没有毕业:em17:
你的图我当然懂:em17: 但与实机连杆运动摸不着边,真是差天差地:em17:

[ 本帖最后由 marrychu 于 2009-8-30 19:27 编辑 ]
作者: simplelifee    时间: 2009-8-30 20:09
原帖由 marrychu 于 2009-8-30 19:15 发表
幼儿图鸦阿,图都不会画还啥物理,严重怀疑你小学有没有毕业:em17:
你的图我当然懂:em17: 但与实机连杆运动摸不着边,真是差天差地:em17:


恩 认为不对的,你也整张图或者数据上来多有说服力, 总是空口说白话. 你怎么说他不对啊,你说是吧
作者: xuying    时间: 2009-8-30 20:19
(, 下载次数: 14)
这个图应该稍能说明问题,摇臂和连杆长度比列画的不对,实际长度下会看的更明显,图上能看红色的方案更合适!
作者: xuying    时间: 2009-8-30 20:25
ATX 的第3副图摇臂应该加长而不应该缩短
作者: marrychu    时间: 2009-8-30 20:34
原帖由 simplelifee 于 2009-8-30 20:09 发表


恩 认为不对的,你也整张图或者数据上来多有说服力, 总是空口说白话. 你怎么说他不对啊,你说是吧

那你觉得他的图对吗?
看你平常的发言看似玩家老手
原理我已经清楚口述,补图才有理,当然可以
但我到先想听听你的对此图见解是否认同,如果你讲的有理大家认同,那我也不必在浪费时间上图,直接向各位道歉!
作者: 特帅呆王子    时间: 2009-8-30 20:38
大家发言注意一下礼节嘛,辛辛苦苦画个图不容易,重在讨论:em00:
作者: simplelifee    时间: 2009-8-30 21:02
原帖由 marrychu 于 2009-8-30 20:34 发表

那你觉得他的图对吗?
看你平常的发言看似玩家老手
原理我已经清楚口述,补图才有理,当然可以
但我到先想听听你的对此图见解是否认同,如果你讲的有理大家认同,那我也不必在浪费时间上图,直接向各位道歉!


这点没错,本人只会飞,原理不懂:em17:  我也没打算做模型,我懂原理干嘛.
能装的很好,能飞-----我的目标
设计---让专业的去做:em26:
作者: ATX    时间: 2009-8-30 22:40
原帖由 xuying 于 2009-8-30 20:25 发表
ATX 的第3副图摇臂应该加长而不应该缩短


第3副图的3个摇臂和连杆都是同一个,既不能加长也不能缩短,也就是说长度始终是一样的,因为画的是草图所以看上去3个摇臂不一定完全相等,但AB<BC也就是说这两段行程不相等的结论是没有错的
我画图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在中立点如果舵机的摇臂与连杆不成90°的话就会造成两边的行程有误差”这个观点。

[ 本帖最后由 ATX 于 2009-8-30 23:01 编辑 ]
作者: a95812    时间: 2009-8-30 22:45
标题: gggggggg
原帖由 hby259 于 2009-8-30 09:58 发表
新买的  T-REX 450 Sport  
    发现个问题,厂家的说明书里 斜盘 舵机臂垂直安装好后  和十字盘 的求头的连杆之间不垂直 连杆是倾斜的 大家都知道安装连杆最好是垂直的 为什么厂家的图纸不是了 这样的安装和前段时间 ...
ggggg
作者: cbr7650    时间: 2009-8-30 23:01
:em15: :em15:
作者: ATX    时间: 2009-8-30 23:28
原帖由 xuying 于 2009-8-30 20:19 发表
200314
这个图应该稍能说明问题,摇臂和连杆长度比列画的不对,实际长度下会看的更明显,图上能看红色的方案更合适!

你的第一幅图是对的,但是第2幅图中你还把连杆连接到中间那条虚线与轨迹的交点上,那这条连杆就大于100了,因为三角形的斜边大于任何一条直角边,长度100的连杆交点应该在中间那条虚线的下方
作者: 菜青虫    时间: 2009-8-30 23:43
学习了
作者: xuying    时间: 2009-8-31 00:31
我认为亚托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最大螺距的时候连杆于摇臂之间角度,蓝色方案最大螺距的时候接近垂直,舵机负荷极重,红色方案是牺牲0螺距时的扭力,弥补最大螺距时的扭力。
作者: WANGMS    时间: 2009-8-31 00:39
如果行程足够,可以改用舵机臂靠舵机输出轴的孔。
看清楚LZ的问题再讨论。

[ 本帖最后由 WANGMS 于 2009-8-31 00:44 编辑 ]
作者: gzdcco    时间: 2009-8-31 10:57
:em20:
作者: tonywu1895    时间: 2009-8-31 11:10
认同31楼
典型低水平厂托讨论文化,状况没搞清 看到黑影就开枪
强烈怀疑2楼以上楼主多数没看过SPROT,不懂SPROT设计,才会导致痴人说梦看图说故事偏离主题:em15:
LZ指的是机体上十字盘连杆没垂直,不懂2.3楼楼主为何对410开枪,连杆没垂直关410啥事,可见你们不是新手就是托:em17:
还有14楼的确搞不清问题,画的图明显文不对题,那厂直升机设计,不论舵机摆那个角度设置不是中立点的!那个厂牌的舵机不是介由控里头SUB功能微调中立点!:em17:
这里讨论素质真的有待提升:em17:

[ 本帖最后由 tonywu1895 于 2009-8-31 11:15 编辑 ]
作者: TONY-LI    时间: 2009-8-31 11:41
舵机可以任意角度的进行安装,中立点时摇臂处于水平状态,那么移动到最高最低点的时候两边行程是对称的,实在看不懂那里设计问题 ,如果这个是问题全世界的飞机设计都问题了,找两台不是这个设计结构出来给大家欣赏一下了,至于山寨的就不要找了,都是COPY YT的结构,如果YT有问题,他们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1 11:59
yt500 说明书(P17)“为了十字盘动作有足够行程与反应速度,伺服器臂安装建议球头装于图示最佳跨距(19.5mm)”。

[ 本帖最后由 hby259 于 2009-8-31 12:00 编辑 ]
作者: simplelifee    时间: 2009-8-31 12:18
原帖由 tonywu1895 于 2009-8-31 11:10 发表
认同31楼
典型低水平厂托讨论文化,状况没搞清 看到黑影就开枪
强烈怀疑2楼以上楼主多数没看过SPROT,不懂SPROT设计,才会导致痴人说梦看图说故事偏离主题:em15:
LZ指的是机体上十字盘连杆没垂直,不懂2.3楼楼主为何 ...

我有几个飞机就不用你来说了.  肯定是比大多数的来得多. 水平有限,以前总摔.所以每次出去玩带的都比别人多
作者: tqgd    时间: 2009-8-31 13:50
原帖由 hby259 于 2009-8-31 11:59 发表
yt500 说明书(P17)“为了十字盘动作有足够行程与反应速度,伺服器臂安装建议球头装于图示最佳跨距(19.5mm)”。

如果这样装摇臂必然会使斜盘上移和下移的行程不相等,造成正负螺距的绝对值不相等,比如最大负螺距能达到-12°而最大正螺距却只能到10°甚至更小(或者反过来,这跟旋翼头的结构有关)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8-31 14:26
原帖由 tqgd 于 2009-8-31 13:50 发表

如果这样装摇臂必然会使斜盘上移和下移的行程不相等,造成正负螺距的绝对值不相等,比如最大负螺距能达到-12°而最大正螺距却只能到10°甚至更小(或者反过来,这跟旋翼头的结构有关)

  厂家为什么又让这样装了???
作者: tqgd    时间: 2009-8-31 15:13
原帖由 hby259 于 2009-8-31 14:26 发表

  厂家为什么又让这样装了???

不要太过于迷信什么厂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为什么市场上的商品都在不断的更新改进,如果厂家一设计出来就是完美的那还用得着不断出新型号不断改进吗?
作者: xuesing    时间: 2009-9-1 10:11
ATX 的图是对的,中立点时连杆和舵盘切线必须垂直,才能保障两端运动的行程相等,这是装直机相当基本的概念之一。

可以参考Hirobo LEX或者JR SV500 (他们代表了这两个大厂的500级电直)的Push-Pull结构,他们舵机安装的方向位置都不同,但是装好后中立点时连杆和舵盘切线都是垂直的。

TONY-LI和Marrychu两位建议你们去读一下直升机安装圣经:Dave Day写的<Flying Model Helicopters: From Basics to Competition>, 虽然是本老书了,但是对安装的基础知识讲的很经典。

只讨论技术,YT的机子我不评价,厂托别跟我起哄,请自重。

[ 本帖最后由 xuesing 于 2009-9-1 10:40 编辑 ]
作者: hby259    时间: 2009-9-1 10:17
是中立时垂直好?还是最高点时垂直好了?
作者: xuesing    时间: 2009-9-1 10:38
原帖由 hby259 于 2009-9-1 10:17 发表
是中立时垂直好?还是最高点时垂直好了?


不好意思,忘了提及, 我已经编辑我贴了,是中立点时
作者: 肯雅士    时间: 2009-9-1 13:27
原帖由 hby259 于 2009-9-1 10:17 发表
是中立时垂直好?还是最高点时垂直好了?

这么说吧!
早期延续至今的F3C设计讲求静态一致性美观,动态表现讲求是PITCH设定并不须要太大的稳定性能,相对来说舵机与结构上负担就没现在3D要求来的高,所以中立点的连杆设计多数是中立时垂直,而反观现代3D机要求的是高激烈动力飞行表现,许多新的设计趋向于连杆在最高点时是垂直,各求所需:em15: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