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真机为何是下翻角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园猎鹰    时间: 2009-3-6 11:50
标题: 真机为何是下翻角的?
看看。
作者: cqmiao    时间: 2009-3-6 12:17
因为它是真机,鉴定完毕。:em15:
作者: 老钱    时间: 2009-3-6 12:22
停着的时候是下翻角,飞起来以后 被机身一缀 估计就平了:em15:
作者: happyskybaby    时间: 2009-3-6 12:25
高速稳定性好~~~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3-6 12:27
真机你得看飞起来以后,停着的时候尤其是这种大型飞机,机翼自重的原因才看起来这样。其实这种现象在500以上的电直上就比较明显了。:em15:
作者: GFORCZGOOD    时间: 2009-3-6 12:40
以为飞机在偷懒
作者: FLACK    时间: 2009-3-6 12:48
漂亮的真机啊
要是能飞飞就爽了
作者: kakou    时间: 2009-3-6 12:50
原帖由 老钱 于 2009-3-6 12:22 发表
停着的时候是下翻角,飞起来以后 被机身一缀 估计就平了:em15: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em15: :em15: :em15: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9-3-6 13:08
标题: 不是這樣地
因為這種大型的運輸機用後掠式上單翼,橫側安定性太好,所以要用下反角來提升操縱性。
作者: 北极熊的爸爸    时间: 2009-3-6 13:32
原帖由 aotsuki 于 2009-3-6 12:27 发表
真机你得看飞起来以后,停着的时候尤其是这种大型飞机,机翼自重的原因才看起来这样。其实这种现象在500以上的电直上就比较明显了。:em15:

瞎扯!!那你的意思就是大机器机翼是软的喽?人家飞起来依然是这样的
作者: 切风40.83    时间: 2009-3-6 13:46
原帖由 北极熊的爸爸 于 2009-3-6 13:32 发表

瞎扯!!那你的意思就是大机器机翼是软的喽?人家飞起来依然是这样的


你下次坐飞机的时候注意买窗口的票,本来就是软的。
作者: 59hang    时间: 2009-3-6 15:39
同意楼上,有是遇到强气流颠簸厉害时,机翼还会上下摆动,象座滑竿一样,叫人揪心,欧美的最厉害,俄罗斯好些.:em15:
作者: 樱木花道    时间: 2009-3-6 18:24
:em16:
作者: 随风逐流    时间: 2009-3-6 18:38
大型飞机机翼是有弹性的,B52翼尖上下挥舞幅度可以达到9米多呢
作者: lin252931    时间: 2009-3-6 21:12
呵呵,学习了啊
作者: shingosu    时间: 2009-3-6 21:15
原帖由 随风逐流 于 2009-3-6 18:38 发表
大型飞机机翼是有弹性的,B52翼尖上下挥舞幅度可以达到9米多呢

我的KT飞机,都是这样的!
作者: kt2002    时间: 2009-3-6 22:18



作者: kt2002    时间: 2009-3-6 22:19
看的出来 飞行时依然是下斜 呵呵
作者: Tied    时间: 2009-3-6 22:19
原帖由 小马哥 于 2009-3-6 13:08 发表
因為這種大型的運輸機用後掠式上單翼,橫側安定性太好,所以要用下反角來提升操縱性。

这个不应该是运输机吧!!:em15:
作者: kt2002    时间: 2009-3-6 22:23
发现俄系 大型机基本都这翼型
作者: 光枪枪    时间: 2009-3-6 22:52
我想现代飞机的设计更多是考虑气动布局,获得较高的气动性能。而安定性方面可以交给计算机去控制。就像遥控直升机,传统的平衡翼被电控系统代替后获得了更高的性能。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LZ没有想到,那就是机翼的后掠角,对于后掠的机翼,有下反角是具有横滚静稳定性的。LZ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有后掠角的机翼在收到侧风吹的时候的左右翼的受力差异。分为垂直机翼前缘和平行前缘的两个分量分析,你就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光枪枪 于 2009-3-6 23:05 编辑 ]
作者: happyskybaby    时间: 2009-3-7 00:10
原帖由 59hang 于 2009-3-6 15:39 发表
同意楼上,有是遇到强气流颠簸厉害时,机翼还会上下摆动,象座滑竿一样,叫人揪心,欧美的最厉害,俄罗斯好些.:em15:

韧性好啊,这个不仅反映飞机的制造水平,还反映金属的处理水平,韧性好的机翼对飞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帮助,不必过分担忧
作者: att0836    时间: 2009-3-7 12:08
原帖由 光枪枪 于 2009-3-6 22:52 发表
我想现代飞机的设计更多是考虑气动布局,获得较高的气动性能。而安定性方面可以交给计算机去控制。就像遥控直升机,传统的平衡翼被电控系统代替后获得了更高的性能。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LZ没有想到,那就是机翼的 ...


支持~:em00:
其實大部分的后略機翼都有下反角(包括很多MIG戰機)
是為了抑制飛機於俯仰軸&航向軸之間的耦合效果(荷蘭滾)
絕非因重力讓機翼下垂(那是直升機的旋翼才會)
荷蘭滾圖示:

作者: kingboy0820    时间: 2009-3-7 12:27
我的观点是,下反角是为了防止机翼从翼根断折裂~~~因为飞机的自重太厉害了~~~~上反角强度不够,导致损失太多的气流~~
作者: yqyqingyv    时间: 2009-3-7 14:06
呵呵  仿生学啊  看看蜻蜓 落在树枝上翅膀就 垂下来了!!

开个玩笑!

是不是跟预应力有关呢?
作者: 流星    时间: 2009-3-7 14:29
:em26:
原帖由 小马哥 于 2009-3-6 13:08 发表
因為這種大型的運輸機用後掠式上單翼,橫側安定性太好,所以要用下反角來提升操縱性。

支持
作者: xjry    时间: 2009-3-7 17:33
真机的机翼不可能这么软吧?
作者: 290353430    时间: 2009-3-7 19:01
标题: ...
....
作者: 飞行的木鱼    时间: 2009-3-8 06:14
下略翼可以提高机动性 上略翼可以提高稳定性
作者: 88888888    时间: 2009-3-8 09:31
扑翼预警机  飞起来忽闪忽闪的
作者: 达闻西密码    时间: 2009-3-8 09:52
真机如果采用平直机翼,高速下给舵时机翼会因为受力而产生形变,从而抵消甚至产生相反的舵效,下反角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沧桑正道    时间: 2009-3-8 18:48
应该是稳定性太好不利于操控.下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南园猎鹰    时间: 2009-3-9 00:02
看了大家的回贴,基本明白了,这几天就准备把家里所有有上反角的飞机都改为下反角,我不要稳定性,我只要高速机动性。
作者: 400907wyc    时间: 2009-3-9 09:17
标题: 胡说八道
原帖由 kingboy0820 于 2009-3-7 12:27 发表
我的观点是,下反角是为了防止机翼从翼根断折裂~~~因为飞机的自重太厉害了~~~~上反角强度不够,导致损失太多的气流~~

作者: gd163    时间: 2009-3-9 10:55
好象英国的鹞式也是这种下反的!
作者: 空山无语    时间: 2009-3-10 10:01
一般上单翼的飞机,为寻求机动性,都会有设计一点下反角。
这种情况一般在军用运输机上比较常见,因为军用运输机要适合各种条件的机场尤其是较差条件下的起降,一般都采用上单翼发动机上置设计,保护发动机。

民航客机类运输机则相反。因为此类飞机一般都在条件很好的机场起降,为了维护便利就采用下单翼设计使发动机距地面较近,同时会有一定的上反角,使用飞机飞行较稳定。
作者: 风满楼    时间: 2009-3-10 15:47
上单翼,下反角!你指望它吊着发动机还上反角?那要耗用多少优质特种钢啊!那不浪费资源吗!军用运输机采用上单翼是适应野战需要,在恶劣的降落条件下,为安全而牺牲有效升力而采用的,下单翼由于机腹和机翼几乎在同一平面,升力有效值最大,安全系数高,缺点是起落架必须做得很高很长,以保障机翼和动力的安全,但起落架系统复杂,故障率高,前苏联有用运输机上单翼做民航机的,但没普及,不像现在,主流航空公司的民机几乎清一色是:下单翼。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