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平衡大桨根本不用找重心 [打印本页]

作者: donovan    时间: 2009-1-18 02:46
标题: 平衡大桨根本不用找重心
平衡大桨只需要用桨平衡器找出较轻的桨,在较轻的桨的任意位置(桨尖、桨根皆可)上贴透明胶,直到平衡为止即可。不用花时间找重心,留下时间爽飞吧。

   具体原理请看:机械的平衡 oa.gdut.edu.cn/jjsjjc/gan/SH06.ppt
作者: huangweien    时间: 2009-1-18 03:02
荒谬哦, 2个一样重的大铁锤,一手抓锤头,另一手抓锤柄, 自己把双手举平转几圈看看能转稳不。
有点常识的都能想象到抓锤柄那个铁锤会把你往一边拽。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8 03:11
原帖由 donovan 于 2009-1-18 02:46 发表
平衡大桨只需要用桨平衡器找出较轻的桨,在较轻的桨的任意位置(桨尖、桨根皆可)上贴透明胶,直到平衡为止即可。不用花时间找重心,留下时间爽飞吧。

   具体原理请看:机械的平衡 oa.gdut.edu.cn/jjsjjc/gan/SH ...


无知者无畏
作者: Rice    时间: 2009-1-18 03:20
原帖由 tristone 于 2009-1-18 03:11 发表


无知者无畏
:em05:
作者: hesitate    时间: 2009-1-18 04:07
原帖由 huangweien 于 2009-1-18 03:02 发表
荒谬哦, 2个一样重的大铁锤,一手抓锤头,另一手抓锤柄, 自己把双手举平转几圈看看能转稳不。
有点常识的都能想象到抓锤柄那个铁锤会把你往一边拽。

这个假设和楼主利用桨平衡器已配平两边桨的前提条件就不符合~一手拿柄一手拿锤头的简化模型的力臂就不等,已经不平衡了,先不说LZ的结论如何,这位朋友的假设似乎就存在问题?
作者: 破喇叭    时间: 2009-1-18 04:20
为了桨的动静平衡,我专程找过物理老师,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动静平衡必须要精准。
作者: xjry    时间: 2009-1-18 07:46
原帖由 破喇叭 于 2009-1-18 04:20 AM 发表
为了桨的动静平衡,我专程找过物理老师,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动静平衡必须要精准。

:em26:
作者: you乐意吗??    时间: 2009-1-18 07:55
好桨不会相差太多吧!!:em17:
作者: old_ox    时间: 2009-1-18 08:58
LZ这纯粹是在怱悠新手在。这样的帖子还不如删了算了。免得害人!!!
作者: wq771127    时间: 2009-1-18 09:03
水帖
作者: lvzhong    时间: 2009-1-18 09:26
遥控器其实也不用开,飞机接上电自己就开始飞了。留着遥控器的电池爽飞机吧。不过PCM接收机没有这个功能:em15:
纯粹玩笑,新手勿试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1-18 09:52
楼主观点正确, 所谓平衡就是要两边桨的离心力大小一致,

离心力计算基本公式:
F=m×ω^2×R (N)
m---质量,kg
ω---旋转角速度,rad/s (弧度/秒)
R---质心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m (米)

由于两边角速度是一样的, 因此只要两边的 M和R的乘积相等, 两边的离心力就是一样的.

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来说 链球运动员在旋转的时候是要保持平衡的, 球和体重是不一样的, 为保持平衡,球离开旋转点比较远一些, 身体重心离旋转点近一些, 只要两边力矩平衡就稳定旋转.

机械上这种东西多了, 不可能都做到两边重心和重量都对称. 汽车轮子的配重既是如此.
作者: starmoon    时间: 2009-1-18 09:53
450以下的机,桨质量较好的,不找重心问题不大

500/600机的就不行了,差别大的话,只做动平衡不行,还要静平衡也做
作者: zxr5737436    时间: 2009-1-18 09:56
我认为LZ是对的:
   本来二个桨长度一样,重量也差不多。根本用不上再去找它的重心。就算二片桨有点差异,那也是很小的差别,做个桨平衡就行了。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bluewonder    时间: 2009-1-18 10:28
桨平衡器只能找静平衡,不能找动平衡,用理论力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静平衡是指两只桨甩直后其质心在主轴上,不会在桨平衡器上一高一低
动平衡是指两只桨甩直后其中心惯量主轴与直升机主轴重合,转动时不会对主轴轴承产生附加动反力,由于桨不可视为质点,其质量平均分布,所以不能用每个桨的质心到主轴距离相等而说明桨就是动平衡,在工业上,发动机转子的动平衡要到动平衡机上测试加工,不是人力能简单搞定的。
动平衡的物体一定是静平衡的,而静平衡的物体不一定是动平衡。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9-1-18 10:30 编辑 ]
作者: djdjdj219@yahoo    时间: 2009-1-18 10:39
应该要找重心,
F=m×ω^2×R (N)
m---质量
ω---旋转角速度
R---质心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
在静平衡后2叶片质量(m)相等,但如重心不一致,则相当于R---质心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不等,离心力必然不等。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1-18 10:40
15楼仁兄, 这里好象没有人说:

每个桨的质心到主轴距离相等而说明桨就是动平衡 :em15: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1-18 10:44
16楼朋友, 桨平衡器做的平衡是两叶到旋转点力距的平衡, 不是质量相等.  桨平衡器不是个天平.
作者: A24    时间: 2009-1-18 10:52
原帖由 bluewonder 于 2009-1-18 10:28 发表
........
动平衡是指两只桨甩直后其中心惯量主轴与直升机主轴重合......
...


原帖由 人山 于 2009-1-18 10:40 发表
.......

每个桨的质心到主轴距离相等........



:em14:  好关键的两说明!
作者: Su-27    时间: 2009-1-18 11:07
原帖由 bluewonder 于 2009-1-18 10:28 发表
桨平衡器只能找静平衡,不能找动平衡,用理论力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静平衡是指两只桨甩直后其质心在主轴上,不会在桨平衡器上一高一低
动平衡是指两只桨甩直后其中心惯量主轴与直升机主轴重合,转动时不会对主轴轴 ...

12楼正解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 静平衡要求m1*r1=m2*r2  动平衡是 M1*R1*W1平方=M2*R2*W2平方 但由于W1=W2 所以动平衡要求和静平衡要求就一样了
而且大桨径向长度>>(远大于)轴向长度 所以可以视为二维问题 不需要轴向力矩平衡 15楼兄弟说的情况是在三维(也就是径向长度和轴向长度差不多)情况下才需要的
作者: RC5iMX    时间: 2009-1-18 12:28
简单点说,重心相同,重量相同,则一定会动静都平衡,如果用到其他地方的确不需要所有数据都对称,就可以达到动平衡,如果要用到模型飞机上就有很多先决条件,长度面积相近或相等,既然两桨长度面积必须相等,虽然理论上重心可以不相等也可以达到动平衡,但是前提是重心靠外一侧的桨总重量必须要轻依据重心相差距离的远近而所需要的重量不同才能达到动平衡,说起来简单,但具体算起来很复杂,还要依据于桨的密度分部等情况而定,楼上几位和提到的都没有错,但是应用到实际当中不时简单的套用公式就能达到效果的。
作者: michaelzyh    时间: 2009-1-18 12:46
LZ正解的,记得还有单桨+重锤配重的直机?
作者: hero8250    时间: 2009-1-18 13:04
原帖由 huangweien 于 2009-1-18 03:02 发表
荒谬哦, 2个一样重的大铁锤,一手抓锤头,另一手抓锤柄, 自己把双手举平转几圈看看能转稳不。
有点常识的都能想象到抓锤柄那个铁锤会把你往一边拽。

先看二楼
楼主说静平衡就可以了
你这样拿两把榔头你觉得两边平衡吗
一定是拿柄的那个手觉得比较重吧
静平衡不通过当然甩起来就不平衡啦
作者: wjm99316    时间: 2009-1-18 23:56
原帖由 bluewonder 于 2009-1-18 10:28 发表
动平衡的物体一定是静平衡的,而静平衡的物体不一定是动平衡。
,错了
作者: 特帅呆王子    时间: 2009-1-19 01:22
好复杂,虽然都学过理论力学,那些公式的符号早忘记代表什么含意。
:em17:
作者: hhhhhhhhhh    时间: 2009-1-19 01:36
书呆子
作者: huangweien    时间: 2009-1-19 04:51
原帖由 hero8250 于 2009-1-18 13:04 发表

先看二楼
楼主说静平衡就可以了
你这样拿两把榔头你觉得两边平衡吗
一定是拿柄的那个手觉得比较重吧
静平衡不通过当然甩起来就不平衡啦

我看露眼了:em12:
继续潜水:em20: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06:31
15、16楼的理论太抽象,我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


手机和玩具里用来震动的偏心轮见到过么?为什么会产生震动?就是因为重心不在轴心上。
两片大桨和旋翼头组成的系统,如果两边大桨的重心不一致,整个系统的重心还会落在轴心上么?和偏心轮的效果不是一样的么?
作者: hujiawei    时间: 2009-1-19 07:53
lz确实是无知者无畏,请问lz玩过直升机没有?:em17: :em17:
作者: 老羊    时间: 2009-1-19 10:05
我认为 LZ 的观点基本是对的。
450以下电直,哪怕是9元木桨质量一般都还过得去,做了静平衡就可用,我一直就是这样的。
我看到经常在一起玩的最高手,比你们熟悉的特帅呆王子水平还高的3D电直高手,他甚至经常连静平衡都不做就暴飞爽极。
当然,我可不主张这样干。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1:08
原帖由 老羊 于 2009-1-19 10:05 发表
我认为 LZ 的观点基本是对的。
450以下电直,哪怕是9元木桨质量一般都还过得去,做了静平衡就可用,我一直就是这样的。
我看到经常在一起玩的最高手,比你们熟悉的特帅呆王子水平还高的3D电直高手,他甚至经常连静 ...



首先,LZ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虽然观点在特定条件下有部分对的地方。
其次,桨的质量有参差不齐的。高手常用碳桨,因为质量高,常常不用配平,质量和重心就非常完美。差的桨,重心偏差大,抖得就很厉害。450的桨相对而言工艺要求低一些,215的桨就比较困难。
作者: 浪人老枪    时间: 2009-1-19 11:40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就是最大的问题!LZ你自己可以做个试验——把你用桨平衡器做好平衡的桨一片在桨尖处加重物,一片在桨根处加重物,然后再用桨平衡器做平衡后上飞机试一下什么情况,你就知道你的做法和结论有多么的荒谬!
作者: flowerains    时间: 2009-1-19 12:27
楼主的理论是正确的,其实固定翼的浆平衡也就是这样作的,想把两边的重心都找出来是不现实的,只有能保证大小和角度一样,再在平衡器上找平就可以了
作者: flowerains    时间: 2009-1-19 12:31
事实上,上面的模友已经提出例子了,就是单浆模型,单浆两边的重心也是无法对等的,当然配成完全对称的也不是很麻烦的
作者: flowerains    时间: 2009-1-19 12:38
33楼的兄弟,其实你可以做个小实验,拿一个细木条在中间钻孔固定,保持两边等距,做好平衡,然后在左边中间放2个钢镚,右边最外边放一个钢镚,固定好,连上电机转一下试试,转动会很平稳的,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1-19 13:10
我汗,好多危险人物:em16:
理想一点,两个大桨抽象成两个质点,但是两个质点同心不同径,然后就是线速度不一样,直接导致质点离心力不相等,想想吧,主旋翼的高频震动就这么来的。夸大一点,放到大机上,旋翼速度下来,质点质量增加,更进一步就是主轴被拉歪:em15: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1-19 13:15
标题: 回复 34楼 的帖子
固定翼的桨多大?转速多快?质量多大?
直升机的呢?
高中物理的内容吧,动量守恒。
作者: FZY    时间: 2009-1-19 13:41
我连静平衡也没做过。。。。。。  就算有差异 差异不是很大的话 也蛮好飞  用于一般3d足够 双桨调节好即可 搞那么多功夫干什么 一不小心就炸了 又的重来
又不是参加什么比赛 或者做什么高精度的飞行  一般玩玩够了。。。。。。。 不要要求过高
貌似精度是无止境的。。。。。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3:54
原帖由 FZY 于 2009-1-19 13:41 发表
我连静平衡也没做过。。。。。。  就算有差异 差异不是很大的话 也蛮好飞  用于一般3d足够 双桨调节好即可 搞那么多功夫干什么 一不小心就炸了 又的重来
又不是参加什么比赛 或者做什么高精度的飞行  一般玩玩够了 ...


如果偏差大又不平衡的话,震动会变大。你经历过空中掉螺丝么?各种机件的磨损也会变大,寿命变短。
作者: flowerains    时间: 2009-1-19 14:24
嗯,我一直以来都是找重心,再平衡,入门时的习惯了。但是不表示lz这样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我就无法接收,事实上很多回复并不很理性,从文盲到荒谬都出来了,还有很多反驳的解释本身就是错的,这样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事实上很简单的事情,做个平台,试一下很容易得出结论的,为什么就不肯拿出这样的东西来反驳lz,
作者: gerry2001    时间: 2009-1-19 14:27
这个问题竟然有两批理论,关注一下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1-19 14:28
41楼, 现在知道到比萨斜塔上去扔两个球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吧:em15: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4:33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希望以下解释能说清楚:

静平衡时,m1*r1=m2*r2,
转动时角速度w相同, 则向心力=m1*r1*w*w=m2*r2*w*w,
故似乎LZ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通常在作静平衡时,是将两个桨的孔用一根螺丝穿在一起,而实际安装在电直主轴上后,两各孔间是有一个距离的,如果这个距离是d,则实际上
m1*(r1+d/2) 与 m2*(r2+d/2) 是不相等的,除非两桨的重心是对称的。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在作静平衡时增加两孔间的距离,则LZ的方法就是正确的。也不用考虑什么重心问题了。否则即使在重心处增加配重,从公式上也可以看出是不对的。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4:40
原帖由 flowerains 于 2009-1-19 14:24 发表
嗯,我一直以来都是找重心,再平衡,入门时的习惯了。但是不表示lz这样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我就无法接收,事实上很多回复并不很理性,从文盲到荒谬都出来了,还有很多反驳的解释本身就是错的,这样就更没有说服力了,事 ...


这个东西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做无数的实验,很多人得到了教训。

楼主对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题目提出了如此可笑的说法,就像今天有人跟你说,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你还会去做实验么?

p.s. 我本人用重心对称/不对称的桨,感觉就很明显,我没有做过试验么?

[ 本帖最后由 tristone 于 2009-1-19 14:41 编辑 ]
作者: hujiawei    时间: 2009-1-19 14:46
实际上我基本理解了lz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可笑的结论,因为lz把整个大桨作为一个“点”来考虑,也就是说lz把大桨本身当作大桨重心来计算而得出的结论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1-19 14:48
好的桨平衡器就是中间有个d, 为的就是弥补这种误差.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4:50
原帖由 hujiawei 于 2009-1-19 14:46 发表
实际上我基本理解了lz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可笑的结论,因为lz把整个大桨作为一个“点”来考虑,也就是说lz把大桨本身当作大桨重心来计算而得出的结论



其实即使这样想也得不出这个结论。

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相同角速度,半径不同向心力是不一样的。两片大桨的重心半径不同,当然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无法抵消,会产生震动。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4:52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19 14:33 发表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希望以下解释能说清楚:

静平衡时,m1*r1=m2*r2,
转动时角速度w相同, 则向心力=m1*r1*w*w=m2*r2*w*w,
故似乎LZ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通常在作静平衡时,是将两个桨的孔用一 ...


重心不对称的桨,不管放在平衡器上还是用螺丝穿起来,都是不平衡的。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00
原帖由 tristone 于 2009-1-19 14:50 发表
其实即使这样想也得不出这个结论。

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相同角速度,半径不同向心力是不一样的。两片大桨的重心半径不同,当然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无法抵消,会产生震动。


你错了, 半径、重量不同不是问题,只要m1*r1=m2*r2就行了,这意味着静态是平衡的,这是基本知识。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03
原帖由 人山 于 2009-1-19 14:48 发表
好的桨平衡器就是中间有个d, 为的就是弥补这种误差.


如果这样的话LZ的方法是对的,而且是最简单的。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5:04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19 15:00 发表


你错了, 半径、重量不同不是问题,只要m1*r1=m2*r2就行了,这意味着静态是平衡的,这是基本知识。



因为 m1=m2, 所以r1 必须等于 r2,这个 r 就是重心的半径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06
原帖由 tristone 于 2009-1-19 15:04 发表

因为 m1=m2, 所以r1 必须等于 r2,这个 r 就是重心的半径


谁告诉你m1一定等于m2呢?就是因为不相等,才需要作平衡配重。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5:10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19 15:06 发表


谁告诉你m1一定等于m2呢?就是因为不相等,才需要作平衡配重。


楼主说的是,重量(质量)相等,重心不必对称,没有错吧?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12
原帖由 tristone 于 2009-1-19 15:10 发表


楼主说的是,重量(质量)相等,重心不必对称,没有错吧?


LZ说的静平衡,就是m1*r1=m2*r2。你复习一下力矩理论就明白了。
作者: hero8250    时间: 2009-1-19 15:21
很明显的问题
楼主说的静平衡通过 那么说明两边浆的各个点的重量x力臂已经是平衡了
当然 这时候奖完全可以看成一个点

只不过 重心不对称的桨 在高速旋转中会造成桨本身内部的形变(为了保持重心平衡)

这种形变会有多大作用 我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5:21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19 15:12 发表


LZ说的静平衡,就是m1*r1=m2*r2。你复习一下力矩理论就明白了。


不用复习。又看了一下他的原话,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但是还是有上面D的问题,你的公式只有d=0的时候是对的。而且在没有桨平衡器的时候,先找重心再配重是最省事的做法。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1-19 15:23
ls说的没错。。。确实是静态平衡了。但这个帖子讨论的是动态平衡吧。。。。。:em17: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1-19 15:23
靠。。。很热啊,回复晚了几秒被抄了2楼。。。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25
原帖由 tristone 于 2009-1-19 15:21 发表
不用复习。又看了一下他的原话,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但是还是有上面D的问题,你的公式只有d=0的时候是对的。而且在没有桨平衡器的时候,先找重心再配重是最省事的做法。


假如没有平衡器,要使两个桨的重量及重心位置都一样,不知有什么省事的办法。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27
原帖由 hero8250 于 2009-1-19 15:21 发表
很明显的问题
楼主说的静平衡通过 那么说明两边浆的各个点的重量x力臂已经是平衡了
当然 这时候奖完全可以看成一个点

只不过 重心不对称的桨 在高速旋转中会造成桨本身内部的形变(为了保持重心平衡)

这种形变 ...


对刚性物体来讲,没什么问题。
作者: tristone    时间: 2009-1-19 15:29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19 15:25 发表


假如没有平衡器,要使两个桨的重量及重心位置都一样,不知有什么省事的办法。


建议去看Bob White的录像,很简单的。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19 15:33
其实用什么方法都行,只要方法正确就行。这个问题可以结案了。
作者: guobasten    时间: 2009-1-19 16:12
原帖由 tristone 于 2009-1-19 15:29 发表


建议去看Bob White的录像,很简单的。

正解:em26: :em26: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1-19 16:20
唉。。。。无奈啊,继续口水。
百度一下重心的定义好了。:em15:
大桨是个占空间的物体,m1*r1=m2*r2公式没错,但是r是怎么算的才是关键。一般对于理想刚性物体是采用抽象的办法,就是要把大桨抽象成一个质点,而这个质点的位置就要取大桨重心的位置。所以如果重心不一样就是r1不相等!
作者: aotsuki    时间: 2009-1-19 16:21
对了,补充下,至于旋翼头大桨夹的长度,大桨会形变等,根本就不用考虑。可以当做这个论点的计算误差。因为我们针对的就是在旋翼头一定,大桨材质一定的情况有没有必要做动平衡来讨论的。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20 09:58
原帖由 aotsuki 于 2009-1-19 16:20 发表
唉。。。。无奈啊,继续口水。
百度一下重心的定义好了。:em15:
大桨是个占空间的物体,m1*r1=m2*r2公式没错,但是r是怎么算的才是关键。一般对于理想刚性物体是采用抽象的办法,就是要把大桨抽象成一个质点,而这 ...


您也不好好看看大家的帖子解释。

结论是,在考虑了桨夹宽度d的情况下,根本不用单独算m1、m2和r1、r2,也不用考虑什么线速度,只要静态平衡了,也就是 m1*r1=m2*r2 了,这样在旋转时也是平衡的。原理在以上大量帖子中都有。
作者: hujiawei    时间: 2009-1-20 10:48
说来说去还是毛爷爷的一句话最经典:实践出真知!麻烦lz和持有“大桨不用做动平衡就能飞”观点的筒子们上视频来证明,ok?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20 10:57
原帖由 hujiawei 于 2009-1-20 10:48 发表
说来说去还是毛爷爷的一句话最经典:实践出真知!麻烦lz和持有“大桨不用做动平衡就能飞”观点的筒子们上视频来证明,ok?


一直这样飞,很正常。再说,上视频有什么意义呢?谁知道视频中的机子是怎么调的。
作者: 乐趣飞行    时间: 2009-1-21 01:12
狠荒唐吧,还是老老实实作平衡,要不然倒霉的是自己哦。
作者: 潇霜叶    时间: 2009-1-21 01:52
微差别议,如果要讲平衡,那你用了什么的量器,就像要用显微镜看一样:em15:
作者: zhongzhong5226    时间: 2009-1-24 02:05
个人认为浆得得静平衡如果精准的话和浆的动平衡是等同的
作者: fei55long    时间: 2009-1-24 23:10
公式都出来了,LZ正解的,多用用脑子想想吧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1-25 21:33
原帖由 fei55long 于 2009-1-24 23:10 发表
公式都出来了,LZ正解的,多用用脑子想想吧

水平不够高,就不要出来误认子弟!
不要以简单的一条理论公式完美解释高速运动的物体,我告诉你,高速飞机的机翼多一个小突起,就可以让飞机不散架,这和升力系数一点关系都没有!!!
高速旋转的机翼,不是一条离心力公式就全部解释得完的!浆在旋转切面垂直的运动考虑了吗?陀螺效应考虑了吗?转动惯量呢?
现在只需要知道:全世界的高手都调重心,如果没有道理,他们就是傻子!
别以为我们能做个烟花,就可以把卫星放上天,就因为我们懂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 本帖最后由 betmanofbmw 于 2009-2-18 11:54 编辑 ]
作者: sskk    时间: 2009-1-27 23:17
我发现一共东西,就是训练飞行员和宇航员的离心机
那个机器是动平衡的,m1r1w1=m2r2w2,静也平衡,但r1与r2不等,所以m1于m2都不等
:em15:
另外,有些朋友一直抓住那个所谓r不一样,所以动不平衡,我理解是,如果我门真的达成了m1r1=m2r2,那么,即使r不一样,又有何关系呢,再乘个w,等式两边不也是一样吗:em17:

另外,什么完美解释,什么散架,跑题了吧,还需不需要把旋翼的自旋与引力的关系都考虑进来,人类之前也以为牛顿力学是一完美体系,完美解释力这个物理现象:em13: ,现时为止,lz所说我无法推翻,请高手指教:em17: :em17:
作者: 第六通天魔信升    时间: 2009-1-27 23:56
精彩精彩!!鼓掌鼓掌!!
我只发现两片重量相差比较大点的275桨,静平衡后,双桨很难调, 而两片重量相差比较大点的325桨,静平衡后,双桨却好调(同是玻纤,都未做动平衡‘不会’)。。。。。 或许是,个案 ,个案

[ 本帖最后由 第六通天魔信升 于 2009-1-28 00:06 编辑 ]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1-28 00:57
原帖由 sskk 于 2009-1-27 23:17 发表
我发现一共东西,就是训练飞行员和宇航员的离心机
那个机器是动平衡的,m1r1w1=m2r2w2,静也平衡,但r1与r2不等,所以m1于m2都不等
:em15:
另外,有些朋友一直抓住那个所谓r不一样,所以动不平衡,我理解是,如果我 ...

我不知道你的语文理解能力是否真的那么差?!
怎么叫跑题呢?
离心机和直升机旋翼的物理模型都不同:离心机是没有旋转平面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的,也就是说,你这个R什么M什么的模型只解释了旋转平面固定时的运动,而直升机还有另外一个运动,你连个准确描述的物理模型都没有,还推什么翻???
不要钻牛角尖,你要钻完美解释这个词,那相对论也无法完美解释!
动静平衡都调,确实能得到更稳的飞行,我们不是学术论者,所以不想去追究为什么,如果你喜欢追究,麻烦先找好个物理模型再分析!
摆脱不要再拿轮子、涡轮风扇、离心机这些例子了,这些是可以归结为一种物理模型的,但它们和直升机旋翼都不一样
作者: sskk    时间: 2009-1-28 21:11
主旋翼还有多少个运动我不知道,但你也不要认为涡轮机的转子也只会在原地旋转
开口埋口就物理模型,lz讨论的只是主旋翼的动静平衡,这只是你所说的物理模型的一个片面,不要小事化大
按lz的方法,的确可以得到动平衡的大浆,但为什么仍然不好飞,这是因为好飞涉及到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涉及人的感觉
我们能把烟花放上天,却不能把卫星送上天,但是,你不能否认烟花上天不是因为动量守恒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1-29 00:54
原帖由 sskk 于 2009-1-28 21:11 发表
主旋翼还有多少个运动我不知道,但你也不要认为涡轮机的转子也只会在原地旋转
开口埋口就物理模型,lz讨论的只是主旋翼的动静平衡,这只是你所说的物理模型的一个片面,不要小事化大
按lz的方法,的确可以得到动平 ...

如果光是讨论那条公式,那你和LZ都是对的!
但楼主的标题似乎是讨论平衡大浆是否需要找重心,然后才导出用那条公式来说明不需要找重心!
我的观点很简单:是否要找重心不是那条公式说了算!而我没有兴趣研究用哪个公式才能说了算!你不能推翻LZ的公式,而我现在反驳的是整个大前提!究竟是你的语文差还是逻辑差???我有反驳那条公式吗????

[ 本帖最后由 betmanofbmw 于 2009-1-29 00:56 编辑 ]
作者: sskk    时间: 2009-1-30 00:05
你也太激动了,请看贴的标题
平衡大桨根本不用找重心,也就是说,不找重心也能平衡大浆
大浆平衡就是指动静平衡,就是那个公式,你所谓的大前提,lz一直没有提及,你已跑题,ok
我也没有说你反驳谁谁谁的公式,你也不用这么激动
你一直在说语文差还是逻辑差,看来你的语文,逻辑也好不到哪里

我在pci经常看到1种人,叫喷zi,一上来就乱喷,请ls不要误导我,把ls误认为是那种人,这样我会很内疚的:em15:
好了,我们的对话也的确跑题了,这是我本贴的最后回复,想不到我的“请高手指教”有这种效果:em15: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1-30 00:18
原帖由 sskk 于 2009-1-30 00:05 发表
你也太激动了,请看贴的标题
平衡大桨根本不用找重心,也就是说,不找重心也能平衡大浆
大浆平衡就是指动静平衡,就是那个公式,你所谓的大前提,lz一直没有提及,你已跑题,ok
我也没有说你反驳谁谁谁的公式,你 ...

激什么动,我在这个坛子从来就这样,对于误人子弟和很不谦虚的就会打击一下,你正好是这类!不是打个笑脸:em15: ,人身攻击一下,你的说法就是正确的了!
你的大前提是:那条公式就可以解释了大桨的平衡问题;我的大前提是:那条公式不能解释!如果一开始用的公式就是错的,结论当然是错的,这怎么会跑题呢?是否跑题让大伙来判断吧!
看了你这所谓最后一帖,我才写着最后一帖,因为和你再说也说不清楚了,因为我确实认为你的逻辑有问题!
既然你也认为我的逻辑有问题,让大家判断吧!没必要人身攻击,就事论事而已!

[ 本帖最后由 betmanofbmw 于 2009-1-30 00:42 编辑 ]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30 23:26
没想到过了好多天了,这个争论又再起。

betmanofbmw 先生,任何物理公式在实践运用时都有些抽象与近似的成分在里面,你提及的那几个因素,虽然存在,但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电直大桨,用那个公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别把问题过于复杂化。

至于您提及的国际高手都找重心,可能人家习惯这样的方法,或有什么特殊要求,但并不能证明楼主的方法不行。

所以,如果您不能证明LZ的方法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就不要再反驳人家了,人各有道吧。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1-31 00:04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30 23:26 发表
没想到过了好多天了,这个争论又再起。

betmanofbmw 先生,任何物理公式在实践运用时都有些抽象与近似的成分在里面,你提及的那几个因素,虽然存在,但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电直大桨,用那个公式是没有什么问 ...

个人感觉这位拥蹩也是个比较自负的,能不能忽略是你说了算吗?你是权威人士吗?
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很简单: 我不喜欢学术研究,所以,我照高手的去做!
而我也建议一般玩家有样学样,高手怎么调,就怎么调!
挑战权威,值得称赞,可是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和分析!你自己没有能说服别人的分析,反而要我证明LZ的方法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我傻了才理你!
我回复了这几篇,模友们该如何做自有判断了!
你爱怎么玩怎么玩,别人爱怎么玩怎么玩,只是,不要误认子弟!
-----有兴趣的模友到GOOGLE找一找BLADE BALANCING,看看哪篇文章是不找重心的?我们的玩模型的水平还不行,就应该多学学别人,自己翅膀硬了、厉害了再去怀疑别人更好!自己找条不完整的公式,就去怀疑别人,太可笑了!

[ 本帖最后由 betmanofbmw 于 2009-1-31 00:11 编辑 ]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31 12:20
在这位betmanofbmw 先生眼里,与他观点不同的人要么是“误人子弟”,要么是“逻辑有问题”,要么是“比较自负”,难道高手都像您一样?您说的就都是真理?

不知道在这个论坛中,您认可的“权威人士”是否存在?不被您认可的网友是否不能发表不同的观点?

至于“确凿的证据和分析”,对本人来讲,那个公式就是分析,实际的运用就是证据,您还要什么“证据和分析”呢? 让你证明LZ的方法在实际中不可行,那是最简单的方法了,否则您还有什么方法证明人家不可行?

希望您不要那么叫真儿,不要轻易否定人家的观点,特别是当你自己也只是“照高手的去做”的时候。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1-31 12:23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09-1-31 12:20 发表
在这位betmanofbmw 先生眼里,与他观点不同的人要么是“误人子弟”,要么是“逻辑有问题”,要么是“比较自负”,难道高手都像您一样?您说的就都是真理?

不知道在这个论坛中,您认可的“权威人士”是否存在?不 ...

和你对话太累了,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实践是很简单,不调重心,震动会更大,就这么简单!我的机器就是这样!你的可以不是,我觉得各位模友也有自己的实践!

[ 本帖最后由 betmanofbmw 于 2009-1-31 12:26 编辑 ]
作者: michaelzyh    时间: 2009-1-31 13:13
再说句,有一点是必须知道的,找到了重心和动平衡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 老支青    时间: 2009-1-31 14:26
我认为大浆是要找中心点。
作者: 火警119    时间: 2009-1-31 14:48
450浆如果做工还行的话,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记的,追求完美的话,还是做下吧
作者: Su-27    时间: 2009-1-31 14:50
原帖由 老支青 于 2009-1-31 14:26 发表
我认为大浆是要找中心点。

你的第三张图示很对(我们上学期刚做过这个实验:em15: ) 但大桨的轴向尺寸远小于径向尺寸应该是为二维情况
而你的第三章图很明显是三维情况 不合题意:em15:

作者: michaelzyh    时间: 2009-1-31 16:01
标题: 回复 87楼 的帖子
回老支青:
第一张图是两桨重量相等。
第二张图是静平衡,桨平衡器出来的是静平衡。按你的图示是静不平衡,可通过增加右桨重量配平。
第三张图才是动平衡。
作者: lin252931    时间: 2009-1-31 17:17
静平衡不一定是动平衡。桨是要旋转使用的,所以你只调节了静平衡,几乎和没调节差不多啊
作者: 新手老头    时间: 2009-1-31 18:51
我在照lz的方法做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找中点以后能保证左右各二分之一的中点的左右质量是对等的吗?我们岂不是要不停的做下去?看来大家讨论是说明lz钻牛角尖了!
作者: 蓝色回忆    时间: 2009-1-31 19:36
学习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1-31 20:34
相信老知青和之后的回复者都没有认真看之前的帖子,虽然老知青认真的画了图,但也是白费,因为你试图说明的东西在之前的帖子中已经解释多次了。

我们所说的不用找重心,是采用类似第2张图的方法,只要调整到平衡状态,则m1*r1=m2*r2, 不要管半径、重量是不是相同,桨转起来后就一定是平衡的。但直接采用图上的方法还不行,因为装机时两桨间还有一个距离d,所以在作平衡时一定要将两桨间保持一个同样的间距d。这样作桨平衡就可一步到位,不要找重心。
作者: waiwaijerry    时间: 2009-2-1 00:29
应该要找重心,
F=m×ω^2×R (N)
m---质量
ω---旋转角速度
R---质心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
在静平衡后2叶片质量(m)相等,但如重心不一致,则相当于R---质心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不等,离心力必然不等。

:em26:
作者: hlp兔子    时间: 2009-2-1 09:51
2009-1-31 14:26



借用这样图简单说明一下大家就能理解。
1、首先两桨质量是一样的20克,但是在桨平器上表现出来一定是左边下垂。(注意这里桨的长度带来一个力臂)
2、那么按照LZ的理论,此时一定会在右侧任意位置帖桨平条,使得大桨两边看上去是平衡的。
3、在桨平器上两边大桨水平后貌似桨已经平衡。但是明显右边桨的质量已经大于左边桨了。
4、结果就是桨平器上平衡了一对质量不一样的桨。请问大家能够接收这样的结果吗。

最后声明:不论怎么说,动静都平衡一定不是坏事,而且又不是费事费力。精益求精岂不更是好上加好。所以老手有经验随意一点无所谓(当然也不推荐了呵呵),新手应该更加追求精益求精。祝愿所有模友牛年飞行快乐,水平突飞猛进。

[ 本帖最后由 hlp兔子 于 2009-2-1 10:03 编辑 ]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2-1 11:30
看来有探讨精神的模友有不少,我说说我的观点:
一、按照找好重心再平衡的调法,调完之后,浆可以认为是对称的,不管浆有什么运动,肯定是OK了!所以为什么全世界都是这么调!
二、如果按照LZ的调法,会有几个问题:
1、调的时候,是浆根连浆根,平衡后到螺孔的力矩相等,但由于重心不同,显然重量是不同的!
2、浆装上大浆夹后,由于浆根与旋转轴有一个距离,由于重量不同,装上后浆到旋转轴(不是螺孔)的力矩是不等的(自己写条公式,用LZ爱用的话,公式在哪里了,认真看看吧)。由于随着转速的不同,大浆夹之间的距离会稍微有所不同,所以,力矩不平衡的情况会有所不同,象jamesgjh 朋友说的自己加个什么距离D,不仅操作难度大,也不知道D该选多少!(这位朋友肯定又说,这1、2毫米完全可以忽略)可是,就是那1毫米和0。XX克,导致了有时会有低速双浆,高速无双浆;或高速双浆,低速无双浆的情况(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且了,要找个D距离的玩意,难道不比找个重心要累很多???
3、浆还有其他运动,懒的再分析。。。

PS。知青的分析和LZ的说法是不同的,LZ平衡时是浆根连浆根做平衡。

[ 本帖最后由 betmanofbmw 于 2009-2-1 12:53 编辑 ]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2-1 12:35
我觉得楼上把有无双桨与大桨是否平衡混为一谈不太妥当. 所谓大桨静平衡是指旋转时两边的离心力是一样的,这样大桨就不会产生由于离心力不平衡的进动(表现为震动)

至于低速双桨和高速双桨(也会产生震动)的原因并不在于大桨是否平衡,  我所知道至少有几个原因造成

一种情况是是两只桨的刚度不同, 通俗地说一只软一些, 另一只硬一些, 在低速小螺距的时候受力都比较小, 变形都计较小, 表现为没有双桨, 当高速大螺距时,比较软的那只会变形比较厉害, 那么就会出现低速没有双桨, 高速时出现双桨.这种情况木桨会比较明显一些, 因为其刚度是比较难以控制的, 纤维桨就好一些. 好的大桨的对刚度的对称要求是很高的, 在相同受力分布的情况下,桨的变形也应该一致.

另一种情况是两只桨的气动性能有差异, 通俗的讲就是外形有点差异,这会造成在同样气流速度下升力稍微有些差异, 这点差异足以使大桨在不同螺距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双桨, 如果仔细观察大桨在负螺距转到正螺距的一瞬间, 总是有一点轻微的双桨, 原因就是一只桨首先进入了正升力状态,而另一只还没有.因此好的大桨的外形的对称要求也是很高的,要尽可能保持 气动性能的一致性.

三是变距机构的不对称, 即使大桨都是无论离心力刚度和外形都是平衡的, 变距机构在执行的时候不够线性,有快有慢,在不同角度的变形不同都会导致难调的双桨, 这也是为何虚位大的旋翼头双桨很难调的原因.

由于双浆会导致两只浆转动惯量不平衡(动不平衡),也会产生震动, 但这种震动并不是由于在平衡大桨时没有找重心而造成的, 而是由于两只桨在转动时空间位置的不对称而造成的,这种震动是没有那种静态的方法能够测量的.
作者: betmanofbmw    时间: 2009-2-1 12:50
原帖由 人山 于 2009-2-1 12:35 发表
我觉得楼上把有无双桨与大桨是否平衡混为一谈不太妥当. 所谓大桨静平衡是指旋转时两边的离心力是一样的,这样大桨就不会产生由于离心力不平衡的进动(表现为震动)

至于低速双桨和高速双桨(也会产生震动)的原因并不在 ...

你可能没有碰到过,所有能调的都调完,都还有双桨,最后把浆做好平衡,就没有了。我碰到过。我不知道具体什么部件之间怎么相互影响,但,实践上这是影响因素之一。
调好又不麻烦,所以我总是按规程操作,尽量杜绝未可预料的结果。
LX继续发言
作者: 人山    时间: 2009-2-1 13:37
我再多啰唆两句:
我想绝大部分有认为不调重心只调平衡的做法是错误无知甚至荒谬的朋友一定没有这样干过.其实大家有机会不妨一试, 举手之劳的事.

另外也可以试着转一下家里的扫把, 看看是否在两头平衡的那一点转起来最平稳.:em15:
作者: jamesgjh    时间: 2009-2-1 21:54
这是件有意思的事情,近半个月来,2000多人次浏览了这个主题,近百人次参与发贴,但很明显意见断然分成两派。而很明显的是,主张不用找重心的人用力矩平衡公式来说明,而主张一定要找重心的人似乎无法给出明确的理论上的支持。

应该说,在几乎所有关于桨平衡的方法中、在所有平衡器的使用说明中,都把找重心作为重要的一步,在这种情况下,LZ敢于提出不用找重心的想法,是要有一定胆量的。因为他要顶压力,特别是来自高手们的指责。

本人以为这个讨论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家的惯常思维,不管LZ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它让大家认真反思一下以前的做法是否真正合理。其实如某位大侠所说,即使找重心也并不太麻烦,不用找重心也未必简单很多,因为还有其它因素要考虑。但是这种思考过程不也是我们玩模型、自己动手做模型的目的之一吗?

由于帖子较多了,所以近期一些大侠发表帖子前并不仔细看前面的帖子,经常提出与前面重复的观点,使得这个讨论实际上是停滞了。我们希望大家能提出新的思路与观点,特别是支持找重心的大侠们,能提出具体的证据来证明必须要找重心,而不是仅从传统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指责与批判。

我们等待真正的“权威人士”的出现。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