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做桨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4:39
标题: 做桨心得
被摧残的部分玩具桨
(以前桨不多,大多利用玩具桨改造)



虽然去掉一大块,但基本不影响性能,自己造桨不少灵感来自这个测试



将左边640桨改为31mm桨,螺距比计算有2.0,桨叶背面认真打磨过,比新做一桨更麻烦,速度快,但起滑难



踌躇满志准备了一年,第一次焊个50mm割草刀







页面是不锈钢材料,扭角参照旁边那种50mm玩具桨搞出来的。
大学城当众测试,效果出乎自己意料,小虾猛飙出去,毕竟还是赢不了红桨(42×1.2),速度稍慢,水花漫天飞舞。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6 04:22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4:46
标题: 做桨心得
这是小弟首个打败242红桨的作品,着重迎角的准确。.


起滑快,而且直线速度比红桨明显快,耗电明显少,虽然看上去水花相对红桨散乱


由于前面的成功,又做了38mm桨,当时缺铜桨毂,用一只六角螺丝帽代替.
叶形剖面稍微过凸,不过效果还可以,水花稍大.




桨叶弧面是用尖嘴钳掰的,不错吧?现在,打死也没那份耐心了.



如今改小为35mm,扭角和桨尖处理有改进,至今仍不时拿来做对比测试.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5 04:48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4:57
标题: 做桨心得
这是搭配775电机的另一个48mm铁桨(材料是变压器包皮),不过扭角偏大,实测仅比42×1.2红桨快一点,而且两叶扭角误差大,后缘错位。.


这时做桨考虑到较大的V形夹角,可使发散的水流更集中.


当时做桨没经验,焊好一叶另一叶会熔脱,后来裹上湿布,不小心蒸汽几乎会把指头烫熟,那时焊一只桨要干通宵,而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根据前面的经验又做了个45mm桨,这时候做的桨不用测试心里也有数了,长得也有点人模狗样了.


这几个桨都很类似,佩刀桨叶,桨叶窄,桨根更窄。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制作和测量简单,保证制作成功,还有就是增加直径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6 04:25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03
标题: 做桨心得
接下来做的大都是推力和起滑效果不错的柴刀桨,做工很认真.


为游艇的775电机搭配的桨,半浸当全浸使用,测试发现打空泡机会多,但是高兴的是比1240进口尼龙全浸桨和440铝桨要快
图片中的都是正桨,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前缘的形状


半浸桨当全浸桨用,强度不足,特别容易散脱(有时跑得飞快震天动地,还不知道飞了一片桨叶
后来还参照椭圆型桨梢的全浸桨做了两个宽叶桨,可惜没来得及留下照片就散脱了.




为了解决30mm大螺距小桨起滑不好的问题,开始试验这种桨.


前缘平直,实验效果不错,推力大,起滑快,所以直径不需太大,但死穴是桨尖扭角不好掌握.


如图,桨尖角度急剧变小,效率降低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22:58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10
标题: 做桨心得
新做的这种桨刀口向前,桨尖大角度后掠,阻力小,不过桨尖部分越接近末端扭角急剧变大,需要人为扭曲


又一对小桨, 桨尖呈方角(记忆中没有做那么多对子,下面铜桨也许是给朋友做的).


给朋友的卡口柴刀桨。推力猛,起滑快.



那个时期表现最好的一只432桨尸体。前缘平直,跑起来没有美国桨潇洒,用那个美国桨船身抬高比较明显,不过俺的手工桨速度不赖,就是技术上半桶水,制作上误差大了点,可惜还没来得及调整就剩下一条腿了.



另一个猛桨,前缘平直,桨尖边缘几乎贴着圆周,记得34mm的,唯一能让阿蕉起滑跑起来的,不过最终还是让阿蕉的大无刷绞杀了。
阿蕉那天绞杀的不止一个桨,想起来伤心得要吐血。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6 04:34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17
标题: 做桨心得
带翼尖的平掠桨,42mm,后来改成432的,用在双驱对比


翼尖搞不好阻力反而会大,得不偿失,感觉制作难度极大


曾经是当时最快的两个桨之一
(另一个只有搞笑的文字记录:“40mm,前缘平掠,今天最快的,起步极快,扭角误差大31度和36度,耗电大,水花大等。”)那天测了十一只自制桨.



这是后来做的带垂翼的大螺距比铜桨,很猛,反扭力非常大,不小心就翻船。由于手工制作条件有限,桨尖垂翼圆弧误差较大.
它很适合应用于超大螺距比的




为了减少前缘后掠角度试制一只桨,当时测试效果还算满意,跑起来感觉轻松,但刚度不足,后来还发现其他一些问题,感觉这种桨推力不太大,但还是适合高速小船.



前弯的镰刀桨,效果是不错,40mm,不过这只桨桨尖扭角同样不好调整,存在严重缺陷.
这个桨型后来也改了个432,桨梢缩小,也用在双驱对比,的确有效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23:00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26
标题: 做桨心得
35mm镰刀桨,叶面宽度比上图的宽一点,扭角处理还是有问题.
(那时主要是着重桨外段的扭角调整,忽视了中段的扭角,例如外段两叶均为25度,偏偏一页中段是35度另一叶是41度)

图片中可见桨叶面画的细痕,有助于测量角度时架竿子准确定位)


那时候手工桨的性能差别不明显,比较平均.


看上去与大倾斜桨很像,但却是前缘前掠的,据说前掠可以减少30%的阻力,反正测试结果一个字——猛.







这种桨先后做过好几个,桨尖扭角因为宽度变化急剧,角度测量很难保持两叶准确一致



花样繁多,精品稀少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23:01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33
标题: 做桨心得
一行铜桨。这时期做法刀口一律向前,实测这种形状阻力确实比较小.


新做两个后缘错开的桨 。左边对比的是430尼龙桨.



一般都是两桨叶后缘呈一直线,这个是前缘对齐的,桨梢渐开线后掠,推力好一些,不过制作上难对称 .



这种桨前缘平直,错误在于一旦调整扭角,后缘就变形了。



除了知道这桨起滑快,推力大,感觉没有明显进步(涂黑是为了打磨时容易发现表面凹坑)



几个为小A5 25T炭刷380搭配的桨,主要想了解这几种不同形状桨梢的表现.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23:03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42
标题: 做桨心得
有很长一段时间,就困扰在这四个桨的测试对比之中.



上图第二个效果最好,其次是第四个,第三个就玩死人,桨的性能差别非常明显.
(左起第一个,表现一般.)
(左起第二个,不论高低转速电机驱动,或者桨位不良,表现同样出色)
(左起第三个,这就是玩死人那个桨,偏偏是当初希望最大,最用心打造。)


大家可以细看有左边三个有什么不同





就是它,不管放在谁的船都不能起滑,按自己以往经验无论扭角,曲面,对称度已经无可挑剔,实令人苦思不解.


后来将曲面加大,或者变动螺距,加大减少桨尖扭角,始终不死不活。与前其他桨相比真是差天共地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23:07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51
标题: 做桨心得
上面那个窄叶宽5.5mm,由于过窄,曲面弧度过高,中段至外段扭角过渡不准确,桨尖角度有问题(太窄难测量),刚度不足发软,虽然这么多抱怨,但跑起来效果不错.




一堆桨叶,绝大部分是结构问题跑船打烂的。
小弟做桨桨叶弦宽8mm居多,最窄的4.5mm,最宽也不过15mm.




这个 27mm不锈钢小桨遗骸,弦宽只有5毫米,水花可以拉很长,极其省电,专门配17T 碳刷380,但强度太弱,跑了几次就开花了.



为公主号玩具游艇的775电机搭配的42桨,桨根宽以增加刚度,效果相当满意


同时 设计制作的直径40mm桨,完成后却只有38mm,比上一只起滑慢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6 04:58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5:56
以前做的432小铜桨,其貌不扬,新近搭无刷外转代替进口桨,自我感觉良好.


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35mm×1.4桨,但严格来说还有不少问题,后缘有错位,两桨尖渐开线不对称,桨根扭角也不对称,虽然如此,效果直逼舶来品.


就是这只金属桨,更省电,竟然没水花(阿浩发现的,当时对比的是435尼龙桨)


罐头皮桨
企图利用折页内的空气减阻,想法天真,效果嘛,马马虎虎.(折叶位于上下面都试过)



一直很想做一个大倾斜桨,利用这个电机转子叠片,直径才25mm,不过别小看了,小虾一样能起滑,推得动.
(小小的叶面竟然打磨了机翼型剖面)




另一窄桨,费尽心机,希望能拚赢自己最快那个桨,可惜效果不佳.
(其实是后来做的8毫米宽度的几个桨效果更好罢了)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6 05:02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5 06:14
标题: 做桨心得
做桨容易吗?就凭两片瓜子壳大小的桨叶要出好几斤力,要跑几十公里速度,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简单的做桨支架,靠两个平头螺丝定位,还需要手眼配合.



利用一根铁丝放大迎角的测量幅度,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辅助测量角度小工具,比桨叶上直接架钢尺要准确的多


可以准确定位在半径十毫米和十五毫米位置,长竿子可上下三十度自由摆动而不会左右偏移,测出高度差,利用三角正弦算出迎角,误差可控制0.5度
能自由上下摆动动是利用仅几毫米的炭刷电机的磷铜片





还有不少图片,以后再上传吧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03:35 编辑 ]
作者: 别问    时间: 2008-1-5 07:21
看完!精彩.
作者: 小纳什    时间: 2008-1-5 08:57
牛~~~~~看完只有一个牛字!不过有好多桨看起来像固定翼桨!
作者: yeeechen    时间: 2008-1-5 09:25
嗯,有意义!!年轻时候也干过
作者: +文    时间: 2008-1-5 09:28
劲!:em26:
原来啊蕉系凶手:em15: :em15:
作者: uikyhuang    时间: 2008-1-5 09:40
看完绝对要顶.
作者: 就是心跳    时间: 2008-1-5 09:52
能象楼主这样做事专注并恒之的人不多,佩服! 有个问题,你做的所有浆型的确如楼上兄弟所说 类似于空气浆
作者: x2box    时间: 2008-1-5 10:09
晕了,,这么多的桨,,,而且还是手工做的,,,唉,,要努力奋斗了!
作者: F1-V3.5    时间: 2008-1-5 10:29
不错!
作者: zhenxuewang    时间: 2008-1-5 10:58
很牛的人一个
作者: shenjie2004    时间: 2008-1-5 11:25
P+F
作者: lfjqq    时间: 2008-1-5 12:18
水爬兄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实在是让我折服!支持你!:em26:
作者: bob488884    时间: 2008-1-5 12:41
牛人,支持!!
作者: F1-V3.5    时间: 2008-1-5 12:56
呵呵
作者: 风火轮船皇模@型    时间: 2008-1-5 13:16
哇……
作者: cccj9999    时间: 2008-1-5 13:20
精神精神可嘉啊,顶~~~~~~
作者: ffb    时间: 2008-1-5 14:13
佩服:em26: :em26:
作者: bioeyes    时间: 2008-1-5 14:32
牛哥的专注真是令人佩服:em26: 不知有没试过宽叶面的桨呢?
啥时候搞个我装O试一下:em15:
作者: 易拉罐    时间: 2008-1-5 15:55

作者: tony_yx    时间: 2008-1-5 21:37
太厉害了
作者: 豆腐渣    时间: 2008-1-5 22:18
楼主辛苦了,看完不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作者: etticheung    时间: 2008-1-5 22:30
牛哥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精神,小弟真的佩服!
作者: cljtm    时间: 2008-1-5 22:54
高手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佩服啊!
作者: 老贾    时间: 2008-1-5 23:44
这种浆以前圆周竞速用的比较多。
不过建议不要和那个红浆做对比,最好弄几个老外的金属成品浆来做对比。
作者: jiangnangao    时间: 2008-1-6 12:05
牛哥!厉害啊!小弟佩服!
作者: xuzhaohuatom    时间: 2008-1-6 13:09
虽然俺不玩船,但还是佩服得一塌糊涂
作者: JJKUO    时间: 2008-1-6 15:24
真佩服.........................................
作者: F1-V3.5    时间: 2008-1-6 16:47
真好
作者: 头壳歹去    时间: 2008-1-6 18:01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ydglx    时间: 2008-1-6 20:58
楼主辛苦了,佩服!
作者: 蒋腾云    时间: 2008-1-6 21:10
在下佩服LZ那是有如滔滔江水。。。。。。。。。。。。

[ 本帖最后由 蒋腾云 于 2008-1-6 21:11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7 00:47
谢谢各位支持!
谢谢老贾将此贴摆上精华贴书架!
对于各位朋友比较关心的桨叶宽度的问题,希望通过小弟后面的‘做桨心得’提供答案。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7 01:29
标题: 做桨心得
还是常规的做法:铜桨毂开槽,桨叶对齐修整



不锈钢片厚0.4,剪成8~10mm宽,这样宽度与厚度的比例为20:1,阻力较小
首先简单扭成瓦当状.
桨根部分略带弧形可以提高一点刚度



做好曲面后,用两把尖嘴钳扭曲角度,桨根角度变化稍大,桨中段至桨尖角度基本保持不变,扭角要多做多测,不能指望一次到位,积累经验以后扭角制作和调整就会简单.

先把桨叶简单焊住,然后测量好各迎角再仔细焊牢,以免后续调整迎角而大幅度扭曲时造成严重的变形


翼型剖面类似弓形(前半部弧度明显,后半部弧度平缓)
低螺距比的桨曲面高度取弦长度10%,阻力小,后来试过更高的曲面,推力会加大,但耗电,直线速度也不见得有提高.
大螺距比的如1.4以上的曲面,个人的做法是高度适当增加为15%左右,对短距离起滑非常有利



桨尖形状反正都是渐开线,个人测试后比较喜欢最右一那种,多用于小直径大螺距比的桨.
(其实大家将现成那些螺旋桨单个桨叶遮住前半部的半月型,剩下半部分桨梢也就是这个样子,类似直机旋翼的翼尖)



表面处理
以前打磨抛光时比较随意,顺手就行,偶然一次按弧形和切线方向抛光凸面,竟发现以前已经打磨出平面甚至凹坑
因为水流经过桨叶表面不仅仅弧线运动,还因离心力产生切线运动,因此我后期的打磨抛光主要按弧形和切线方向使劲
至于桨叶的凹弧面是用一节5号电池包裹砂纸手工旋转打磨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03:40 编辑 ]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7 02:44
标题: 做桨心得
这图大家以前见过,36×2.0,宽度八毫米大螺距比桨,从图中可以看出弧面不明显,跑下来不比自己36×1.4的快多少,反而跳得厉害
(新近做的1732大螺距比的正反桨效果就有提高,大螺距比的角度测量极其容易出现误差)



这是一个432小桨,搭配25T 380炭刷电机效果不错的,但如果搭配431、432尼龙桨,就很快冒烟。可见俺的桨比较省电
自己做的桨如螺距和尼龙桨或金属桨大体相同,直径可增大两三毫米,这样耗电量差不多,这也就是当初自己做桨的期望之一




忘了告诉大家,白圈里的椭圆桨梢的也是半浸桨,与佩刀型的大同小异,近期新制作的一个发现其中有点有利的东西(暂时卖个关子吧)



一直困惑半浸桨的升力问题,为何虾艇桨轴没有下拉角度屁股就会抬起来呢?
以软轴或直轴驱动半浸桨在水中测试,桨尖触水瞬间就会拖入水中,但当桨处于五六成浸深时,就会稳定下来,再往下摁需要一点点力度,不同的桨型有不同的感觉,很有趣

我做的桨升力比较好主要归功于桨梢那个柴刀头形状,同时桨产生最大推力位置由桨叶半径的50~70%向桨梢外移,越靠桨梢扭角越小,因扭角致使推力投影于旋转平面的阻力相对更小,这也是我希望省电提高效率的想法。

双桨驱动(左正右反)却会有极大的下拉力度,所以双驱玩具船桨轴伸出并不长是有道理的,可惜这个道理上周才搞明白,哈哈!估计双驱放在虾艇上会很难搞。



下面提供一些简单的扭角数据供有兴趣制作的朋友参考

距轴心距离(mm):Φ5            Φ 8             Φ  10             Φ12               Φ14            Φ15            Φ16             Φ18           Φ20              Φ 22             Φ25                   螺距

                                     45°          32°           27 °            25.5°            19°          18°            17.5°         16°           14°            13°             11°               31.4mm

                                      50°        36.5°        31°              26°               23°          21.5°        20.5°          18°           17°            15.5°        13.5°            37.18mm

                                      55°        42°           35.5°           31°               27°          25.5°         24°             22°           19.5°         18°            16°              44.48mm

                                      60°         47°           41°             35.5°           32°           30°            28.5°          26°           23°             21.5°         19°             54.38mm

                                      65°         53.5°        47°             42°              37.5°       35.5°          33.5°          31°           28°            26°             23.5°          67.35mm

                                      70°          60°          54°             49°              44.5°        42.5°          40.5°         37.5°        34.5°         32°            28.5°          86.25mm         

一般选Φ5、 Φ10  、 Φ15 ……几组数据就可以了做个好桨了
这么多数据, 估计够用了吧?:em15:

桨根部分至半径50%可以采用变距桨的技术,大约减少螺距比0.2,我对这部分直接减少大约3度
至于桨尖我试过比原设定角度减少一至两度,但数次试验并不成功,一只好桨转瞬间就成了一只废桨,从半径大约90%至桨尖保持角度不变或者增加一两度反而有点效果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22:51 编辑 ]
作者: mcintosh    时间: 2008-1-7 09:53
果然有毅力,早上4点还在发贴,不顶不行阿。
作者: tony.pand    时间: 2008-1-7 10:55
水哥,你太强了!
作者: 梦语2006    时间: 2008-1-7 19:16
标题: 好贴~
看得出是用心去做~:em26: :em26: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9 00:23
标题: 做桨心得
补充一些图片


焊桨架其实是这样使用的:em15:




描线






另一个测量扭角的测量台





一些测试实验








一对434正反桨





反桨因没拧紧螺丝失落了,只剩这个正桨,另一对432正反桨可惜遗失了没有留下照片





剖面特写



1732正反桨




重新调整后加大了剖面弧度





缺合适的厚铜片,以两片0.4薄铜片临时拼凑的442桨







剖面特写





剖面制作一(注重弧面前后部打磨修整,月牙型剖面)












剖面制作二(注重凹面后部的打磨修整,凸面比较平滑流畅,剖面形状相对更好)








(图片中未臻理想,前缘其实不是平脚,应该有点圆弧,大家将就看吧)



做桨心得暂告一段落,多谢各位支持:em00: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9 23:07 编辑 ]
作者: bigcatdairy    时间: 2008-1-9 02:30
講廣東話既絕對幫頂~
作者: 流川枫    时间: 2008-1-9 10:57
又一牛人.
作者: 孙启    时间: 2008-1-9 12:26
标题: 红灯记里有一句唱词"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水上爬 老师!你的精神值得佩服!!!太专研了!!1
作者: K100    时间: 2008-1-9 17:13
对人类一大贡献~~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08-1-9 22:33
爬兄这么无私,让人不得不顶啊
厉害,厉害!
作者: 呆宝    时间: 2008-1-10 01:25
厉害,我还得继续的努力多学习啊~~~
作者: douyj877    时间: 2008-1-10 23:42
做桨容易吗?就凭两片瓜子壳大小的桨叶要出好几斤力,要跑几十公里速度,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简单的做桨支架,靠两个平头螺丝定位,还需要手眼配合.



利用一根铁丝放大迎角的测量幅度,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辅助测量角度小工具,比桨叶上直接架钢尺要准确的多


可以准确定位在半径十毫米和十五毫米位置,长竿子可上下三十度自由摆动而不会左右偏移,测出高度差,利用三角正弦算出迎角,误差可控制0.5度
能自由上下摆动动是利用仅几毫米的炭刷电机的磷铜片





还有不少图片,以后再上传吧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1-7 03:35 编辑 ]
作者: IMATs    时间: 2008-1-18 00:58
+文居然知道我是兇手,我要殺你滅口先得,哈哈哈哈哈

頂爬哥一下
作者: xdw001_2006    时间: 2008-1-19 11:08
还真不少呀!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22 01:01
朋友传给我的图,说外国人也是用窄桨。
看来窄桨还是大有用武之地

作者: xxt0018    时间: 2008-1-22 08:24
赞一个,焊工不错!
作者: 3119714    时间: 2008-1-22 17:10
好手艺啊!!
作者: abbedk    时间: 2008-1-22 22:26
又学到了不少知识~谢谢
作者: C.K.Y.    时间: 2008-1-22 23:35
标题: 水上爬兄:
過來我的新帖研究一下,對你做浆的心得可更上一層樓:loveliness::em00:
作者: IMATs    时间: 2008-1-22 23:38
突然法现上图的桨pitch好很大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22 23:44
原帖由 IMATs 于 2008-1-22 23:38 发表
突然法现上图的桨pitch好很大


视觉问题吧?桨梢大于40度,桨转船亦转:em15:
作者: 八百里的麾下炙    时间: 2008-1-22 23:48
焊接时可以用一个架子,上面有两个夹子,把桨叶夹住。以前有本书上就是这么画的。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22 23:49
原帖由 C.K.Y. 于 2008-1-22 23:35 发表
過來我的新帖研究一下,對你做浆的心得可更上一層樓:loveliness::em00:


最新心得是做桨比船难,做靓桨一定要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多谢支持:em00:
作者: IMATs    时间: 2008-1-23 00:17
和上圖相仿的軸係我有一套,哈哈哈,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23 00:37
原帖由 八百里的麾下炙 于 2008-1-22 23:48 发表
焊接时可以用一个架子,上面有两个夹子,把桨叶夹住。以前有本书上就是这么画的。


以前也有船友上过你说的那种焊桨台的图片,做工很精细的。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23 00:49
原帖由 bioeyes 于 2008-1-5 14:32 发表
牛哥的专注真是令人佩服:em26: 不知有没试过宽叶面的桨呢?
啥时候搞个我装O试一下:em15:


你的O太猛了,我的桨只能支持1公斤以下50公里以下的迷你小艇,你将船改小桨我包了:em15:
作者: IMATs    时间: 2008-1-23 00:57
我的普洱有1400g以上的重量,阿牛要小心la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1-23 01:05
你帮我试了那么多桨,一定会搞个死硬死硬的给你,435可以吗?
作者: IMATs    时间: 2008-1-23 02:01
可以一試,如果是咋葉的
作者: LBKK    时间: 2008-1-23 23:36
佩服:em26: :em26:
作者: 改改啦    时间: 2008-1-26 02:03
标题: 回复 #61 水上爬 的帖子
外国人是用雷射焊接的啊!
作者: 改改啦    时间: 2008-1-26 02:09
很贊同你的路線,Octura也有近似的東西,簡稱點葉......例:1.6  1.8  2.0  2.2..............等等!
作者: leifuli059    时间: 2008-1-28 10:31
这么多,好不容易看完了,做起来就更难了,看来还这个运动还是很有动力的。
作者: coolucky111    时间: 2008-1-28 12:42
船模
作者: 改改啦    时间: 2008-1-29 22:56
還有海模!!!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2-2 01:02
原帖由 DelayNoMore 于 2008-1-26 02:09 发表
很贊同你的路線,Octura也有近似的東西,簡稱點葉......例:1.6  1.8  2.0  2.2..............等等!


多谢赞赏!
其实以前不少高手都有制作的详尽介绍,我希望我的制作心得能抛砖引玉,使大家不但从制作上,而且从数据测量和实际应用上收到实效。
作者: 小平头    时间: 2008-2-2 13:17
哇!
作者: moxingchuan    时间: 2008-2-3 09:01
佩服
作者: w3zi    时间: 2008-2-3 19:22
边学边顶
作者: 23FU    时间: 2008-2-3 21:04
hao
作者: sdca945    时间: 2008-2-3 21:51
焊工不错!!!!!只是焊台不好!(没有可以机械固定桨叶的部分)!!!如果事先做2个浆叶定为的架就能焊的更精确了!比如象直机的大桨夹那样的夹子!可以调好角度后在焊接!
作者: sdca945    时间: 2008-2-3 21:58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2-5 05:28
标题: 做桨心得
帮好友打磨抛光这个桨,顺便做了一些探索

这个1732 OC桨的桨型比较肥大
(实际直径比标称32毫米大,是33毫米的,当时想:万一赢了我自制的1732桨,我也可以找理由推脱了……实际比拼结果我的没有输,它没有赢)







其桨梢曲面的后部明显下弯,曲面高度是叶宽度的10%


对比测试的工具




这就是用以测试对比而赶制的1732对桨之一(直径32,螺距55)。与下图的OC铜桨叶型差别较大,反正半浸桨不必过分考虑空泡



据说半浸桨螺距计算和全浸桨不同,会不会是半浸桨后缘砍了一部分?
为了破解此秘密,测过好几个桨,发现半浸桨扭角数值和标示的螺距比符合(私底下小弟认为无攻角就能产生升力的翼型,例如非对称翼型螺距应该比标称的要大,并非全浸半浸的差别)




为了对比中获得较准确的感性认识,而几天内连夜制作的32~35毫米不同螺距的桨



其中试制的宽叶桨,宽在桨梢,而前缘与放射线夹角尽量减少,以求获得较大推力


另一个输得比较明显的桨,事后检讨是双叶扭角不对称(因使用平凸剖面,扭制制过程中变成双凸型,扭角测不准)







我也曾为刀刃向前还是向下倾苦恼,近期制作的桨叶前缘依然锋利,但均带有凸边,原因来自高手提供的一份建议,效果来自亲身体验



OC铜桨也带有明显凸边(这张照片光线不好,不能反映出来)




OC塑料桨的凸边








有一些桨没有这个凸边,例如京商尼龙桨和国产桨就没有凸边




楔型剖面的后缘,中低速阻力比较大,据说半浸桨需到一定转速才有效率,不知到原因是否在此?




我也试过楔型剖面的,试验结果不如自己‘鸡’翼型的,不知道是否转速不够所致








这是我做‘鸡’翼型剖面的后缘,和前缘一样较锋利,记得德国的某些半浸桨,后缘也是锋利的



为破百那些哥们做桨选的厚铜片,实在硬,几乎扭断手腕。有老师傅教导:最多杂质的铜片做桨叶才够硬!




新近制作的三叶桨,据说桨叶数多,“效率多多少少会有提高”,不知道那个“多多少少”是多少……







附两张比较少见空气桨桨梢图片,我也不理解为何桨梢带方角,有兴趣朋友请告之






[ 本帖最后由 水上爬 于 2008-2-6 00:07 编辑 ]
作者: C.K.Y.    时间: 2008-2-5 15:18
标题: 以下资料不知你有沒有?
有關於浆型及型号系列的名稱.
http://www.rcprops.com/TechNotes/rcprop_tech_info.htm
作者: 豆腐渣    时间: 2008-2-5 17:48
学习喽
作者: C.K.Y.    时间: 2008-2-5 18:02
标题: 從同胞綱站找到的!
又是一些好的方法....:em26:
可從夾码分出斜度....:em26:
可從圆盆分出浆數....:em26:
        
作者: 豆腐渣    时间: 2008-2-5 19:51
楼上是铜焊的。发现如上图的支架比较通用,但每个浆片调试焊接的一致很难。实际上可以简单的改一下,只做一个固定浆片的支架,一个支架做两个固定点(能更好的保证精度),支架可以以浆中心旋转,同时还能固定在某个角度上。这样做出来的螺旋桨都是一个支架焊的是不是更精确。 本人表达能力有限,看不明白的等我做出来后就上图,呵呵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2-6 00:12
原帖由 C.K.Y. 于 2008-2-5 15:18 发表
有關於浆型及型号系列的名稱.
http://www.rcprops.com/TechNotes/rcprop_tech_info.htm


非常好的技术文章:em26:
作者: 水上爬    时间: 2008-2-6 01:12
原帖由 C.K.Y. 于 2008-2-5 18:02 发表
又是一些好的方法....:em26:
可從夾码分出斜度....:em26:
可從圆盆分出浆數....:em26:
        


实在令人羡慕:em26:
我开始尝试做桨那时候不也是耍空手道么,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建议各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作者: moxingchuan    时间: 2008-3-6 11:09
都是高手啊
作者: moxingchuan    时间: 2008-3-6 11:12
随心所意的调整船,还省下了买螺旋桨的钱
作者: dhb19770708    时间: 2008-3-6 12:58
精神精神可嘉啊!佩服
作者: lengrang911    时间: 2008-3-6 15:30
强人.服了.
作者: timegate    时间: 2008-3-6 16:50
老兄可以开桨和翼型数据库了
作者: 零希    时间: 2008-3-7 16:57
还是看不明白
作者: stls    时间: 2008-3-7 21:15
固定翼桨跟船桨有啥区别?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